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引言•民以食为天,吃饭之事从来就至关重要,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积淀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饮食文化。追根溯源,古人到底吃什么?他们怎么吃?古代餐具与烹饪方式遵循着怎样的演变规律?本老师讲在这一讲里引领你品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还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人出生时要吃,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是要吃,六十华诞时更要吃。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方式。饮食文化是指食物、饮料、饮食器具在生产、制做和食用过程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俗习惯、食用风格、礼仪常规、和消费观念总和。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鲜明标志。主要内容:•概述•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关键词:一、从茹毛饮血说起:“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上古之时,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神农氏始教民播种九谷”,“神农耕而作陶”。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厨氏’”。以前,人类只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食品,自神农氏发明原始农业,伏羲(牺)氏发明畜牧业后,人们认识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把它再生产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神农氏、伏羲氏分别是中国植物食品和肉类食品的开创者。“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礼记·礼运篇》“黄帝作灶,死为灶神”,“黄帝作釜甑”,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一)“民以食为天”,唯食忘忧“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二)诸子百家的饮食观念“食者,国之宝也。”又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墨子》(二)诸子百家的饮食观念1.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二)诸子百家的饮食观念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3.饮食有节,过犹不及三、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人类早年就有一个像其他灵长目动物一样以采集果实为食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以素食为主的。后来随着冰河时期的到来,气候变冷,要生存就要向杂食方向转变。用火的发明透露出人类文明曙光,它也使杂食得以巩固和发展。“粒食”只要能对五谷之类的草本植物的种子稍作粗加工就可以了,而“粉食”则有待于石磨和筛子的发明。能够吃到本地不出产的食物是交通和贸易发展的结果。中国人的饮食主要包括:主食•《黄帝内经》对于夏商周三代至秦汉的食物原料作了很好的概括:“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物是人们的主食,其他皆可划入副食范畴。副食•副食包括菜、果、肉及调料四项。先秦时期的人已经懂得栽种蔬菜和水果,脱离了采集阶段,园圃业已经产生。中国原产和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就食用的菜类和果类包括葵、韭、薤、葱、瓠、葑、笋、芹、苦菜、姜、桃、李、梨、杏、梅、木瓜、郁(山葡萄)、桔、柚、枣、栗、榛、瓜(甜瓜)等等。肉类则有牛、羊、猪、狗、鸡、鸭、鱼、鳖等。副食•调料最初只有盐(咸)、梅(酸)二味,春秋时期五味之说已很盛行。“五味”有咸(用盐或酱)、酸(用梅或醯)、辛(用姜或葱、桂、花椒、蓼等)、苦(用酒或豆豉)、甜(用饴或蜜)。点心和小吃•点心和小吃都是小食品。它们包括面广,种类繁多,为平民百姓所喜爱。这类食品虽然是在饮食商业繁荣以后发展起来的,但它却始于先秦。《周礼》中提到“糗饵粉粢”,这是中原一带的点心和小吃。外来食品•外来食品传入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两汉,这个时期以张骞通西域为开端,促进了中西交流。传入的食物与调料有豌豆、芝麻、核桃、黄瓜、葡萄、大蒜、石榴、芫荽等。二是唐宋时期,这时传入的有高粱、菠菜、胡萝卜、西瓜、洋葱等,另外用甘蔗制糖法也从印度传入。三是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原产于南北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如玉米、番薯(即白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菜豆、西红柿、花菜、辣椒、甘蓝、菠萝等相继传入中国。四、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一)“食不时不食”先秦时人们一般吃两顿饭,早餐是10时至11时,叫作“饔”;晚饭是下午3时至5时,叫作“飧”或“哺”。战国时期农家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实际上统治者那两餐与老百姓的两餐是天差地别的。汉代皇宫与上层社会里大多是吃三餐或四餐,平民百姓一般还是两餐,劳动紧张时,早上加上一顿早点,称之为“寒具”。•日常饮食:朝食(饔yōng,专指早餐)餔食(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昼食(午饭)•宴请饮食: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饮具成为一种政治的手段和工具。《礼记·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二)分餐制与合餐制:(三)筷子的使用:筷子古名“箸”,“箸者,助也”,也就是帮助吃饭的工具。后流行到南方水乡,水乡驶船忌讳顶风船住,“箸”与“住”音同,便改作“快”,加上形旁就成了“筷”。五、中国人对饮食的艺术追求人们食有余裕时,在饮食生活中追求精神满足甚至胜过了物质上的需求。这时吃饭不仅要填饱肚子,而且讲求饮食的味道、形状、色彩和入口时所给食者的感觉;不仅对食物本身提出要求,而且还对餐具、进餐次序、进餐环境、进餐伙伴等等许多与吃饱肚子并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提出了要求,但这些大多属于追求精神满足的层次。(一)五味调和“五味调和”最早是指做羹,古代的“羹”比现在的“羹”要浓稠一些,它是自古到隋唐期间最重要的菜肴。《说文》中把“羹”解释为“五味盉(后通作“和”)羹”。这意味着人们懂得使用五味调料后,首先把它使用在制作羹汤之中,后世称做羹为“调羹”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五味调和•善于调味的大厨烹饪祖师──彭祖;宰相名厨──伊尹;调味专家──易牙;(一)五味调和•花样繁多的炒菜作为一种烹饪法,“炒”加工的范围极广,蔬菜中的果类、叶类、块茎、块根、茎类都可以用“炒”的办法烹制,其他如山珍海味、家畜家禽、面筋豆腐,乃至粥饭糕饼无不可炒。炒菜营养丰富,不仅因为它是由多种原料配合而成,也由于它加工时间短,各种营养成分流失少。炒菜可荤可素,也可以荤素合炒,少量的肉与较多的蔬菜就可以炒出一个菜,这是水煮、火烤、油炸、汽蒸等烹饪法做不到的。(二)色、形、味、触相统一中国菜肴烹制的理论核心是调味,但也兼及菜肴的“色”、“形”、“触”,一个成功的菜肴可以说是这四者的统一。(三)食具“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行》西周的火锅战国的烤炉西汉的烤炉和煎炉豪强大族家的厨房和陶灶模型汉画像石酿酒图汉代的宴饮与席间娱乐粮食加工机械——舂碓斗茶图宋代的茶具1、炊具•鼎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鬲(lì):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镬:镬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古时指无足的鼎。今南方称锅子叫镬。有三个足架空,可以燃火,两耳用铉(铜钩)和扃(横杠)抬举。传世的大镬有高达三尺的。西汉以后,灶的使用日益广泛,炊具逐渐变成无足的釜了。烧肉用镬,食用时还配套有鼎、刀、匕等。镬内的熟肉、鱼肉与羞鼎的美味肉羹调和后,用匕(长柄汤匙)取出放在俎“zu”(长方形木案,两端有足支撑)上用刀割着出吃。甑(zèng):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的蒸锅鬶(guī)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斝(jiǎ)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2.食具•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簋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盂钵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盥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敦(duì):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俎(zǔ):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3.酒具•人类的饮食是由“饮”和“食”两部分组成的,“饮”的远古起源是酒(茶的起源要比酒晚许多,一般也不作为饭食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起古代的饮食文化,自然离不开的是酒和酒具。•盛酒的器具有:尊、壶、卣、彝、罍、缶等。•饮酒的器具有:爵、觯、觚、斝、觥等等。•尊是酒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