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453西汉在中国历史上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夷,声威远播,是一个重要的朝代。西汉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有关史实;熟悉丝绸之路示意图,知道丝绸之路;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以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重温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学习张骞身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坚强意志。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12453学情分析我实习的班级是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刚进中学的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内容上我就选择以教材为主,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12453遵循有效学习的原则,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设置情景,学生参与的过程来完成学习。12453两条路线一个人物利用三个情景带领一次旅行突出三个要点西汉疆域图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情景一我们坐上列车,来到敦煌(今甘肃敦煌),看到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情景一我们坐上列车,来到敦煌(今甘肃敦煌),看到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1.“西域”是指什么地区?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玉门关阳关张骞塑像西域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前114),汉中成固人,西汉官吏,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应募出使西域。一张骞通西域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取得了什么成果?了解了西域各国的地理、风俗和民情。4.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38年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成果熟悉了西域的地理、风土和人情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葡萄苜蓿核桃石榴铁器良种马丝绸一张骞通西域5.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①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情景二我们一路西行,来到鄯善(今新疆若羌县)境内,看到当地的居民跟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都是高鼻梁、深眼眶、肤色较浅。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仍然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新疆地区从什么时候才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西汉疆域图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情景三在疏勒(今新疆喀什)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撒(公元前1世纪)曾经穿过这种丝绸做的衣服。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1.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洲去的?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敦煌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2.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西河走廊,敦煌,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欧洲地区。3.海上丝绸之路印度半岛南端广东沿海港口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三班超经营西域1.班超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B)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C设立西域都护D控制西域各族2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A西汉时期B秦朝时期C战国时期D东汉时期3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D)①玉门关②河西走廊③安息④鄯善⑤于阗⑥塞琉西亚⑦葱岭A③⑥⑦②④⑤B①②⑦⑤③④⑥C②④⑥⑦⑤③D②①④⑤⑦③⑥12453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亲历历史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陶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同时还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上课的节奏!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