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断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时一种微创的诊治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概念术后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活动指导•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应给予心电、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常规准备除颤仪急救物品,支架术后易发生冠状动脉急性栓塞、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休克,应多巡视手术患者,嘱病人有心前区疼痛时及时诉说,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做好急性心导管准备。•观察有无出血和血肿•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出血及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肤的温度、色泽及静脉回流情况。每30-60分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腹股沟穿刺处用盐袋加压止血,一般压迫时间为6小时,术侧肢体制度2小时,卧床24小时。桡动脉穿刺处加压腕带包扎,术后2小时根据伤口情况,开始给加压包扎伤口减压——稍松懈腕带,以后每隔2小时逐渐增加放松的程度。6小时后拆除腕带——减压结束。•观察有无低血压•1、反射性低血压由疼痛、恐惧、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包括拔管综合征)等原因引起,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迅速减慢、四肢湿冷、恶心呕吐、视力模糊。•2、血容量不足、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压。•观察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病人术侧肢体需24小时勿弯曲,对于某些患者,可因平卧位时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加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回流,可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特备是术侧肢体,病人可有一侧下肢肿胀,皮肤略显紫色。因此,在病人制动期24小时内,应注意对肢体的按摩,但对有下肢静脉曲张或静脉炎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按压下肢。•观察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由于术中所应用的造影剂含碘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术前常规应作碘过敏试验,发生时间通常在注入含碘造影剂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偶尔数小时至数日后出现迟发反应。轻度:面潮红、头痛、呕吐、荨麻疹;中度:反复呕吐、呼吸困难、剧烈腹痛、面部水肿;重度:全身抽搐、呼吸暂停、心跳骤停。应嘱咐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尿量,1小时内尿量不少于800ML,必要时给予利尿剂。饮食护理•因术后极易引起腹胀,一般不宜饮食过饱,不宜进食不宜消化的食物,不宜喝牛奶、豆浆、碳酸饮料,不宜吃生冷食物。最好吃一些粥类、汤类或者半流质食物,待可以下床活动后再如常进食。有些病人因害怕术后大、小便而不愿意进食或者喝水是错误的,这样会造成低血压、低血糖等严重后果,特别不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因此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一般4小时内摄入量维持在1000-2000毫升,必要时静脉补液,一保证液体量。活动指导•术后病人一定要卧床,术侧肢体绝对制动24小时,如要大、小便应在床上进行,但为了有利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绝对制动后,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方法如下1、术侧肢体制动时,非术侧肢体可以自由活动。2、当穿刺处的盐袋取后,病人可以侧卧,但必须是在保证术侧肢体勿弯曲发热前提下。心理护理•介入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术后康复产生影响。指导病人要避免情绪竞争,减少刺激,保持乐观,忌发怒。对于他们多交谈和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真正了解其重要性,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和恐惧。术后常见并发症•排尿困难•腹胀•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痛•精神紧张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排尿困难原因有排尿姿势的改变,术前未能很好的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及术后要求绝对卧床引起,可才取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4小时不排尿者,需行导尿术,注意第一次放尿1000ml,以免膀胱过度回缩。•腹胀因卧床引起肠蠕动减慢,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手术消毒时受凉等也可以引起腹胀,应给予腹部保暖、腹部热敷及腹部按摩,严重时可用药物或者胃肠减压等缓解症状。•医院的病床较硬或者床垫过软,卧床时间较长等可出现腰痛,此外,病人有骨质增生或腰椎病变也可出现腰痛。可选用软硬适中的床垫或在腰部垫一些柔软、舒适的棉织品,定时做腰部按摩等均可缓解腰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介入术后病人因精神紧张,长时间卧床不舒服,探视人员多等可引起失眠,可以通过自我精神调整,减少探视,保持环境安静等方法解决,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出院指导•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注意剂量准确,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粗纤维饮食;戒烟酒,不喝浓茶、浓咖啡等。•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者气短为指标。•勿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