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枯竭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目前全球至少还有10亿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而每天有多达6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因缺水而死亡。德国乌珀塔尔的气候、环境和能源研究所估计的数字还要高,称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干净的水致病死亡,26亿人生活在水质低于西方标准的环境里。6个东非国家和5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居世界第109位。600多城市中404座城市缺水,北方有9个省市人均占水量还不到500立方米,远不到国际规定的最低标准(1000立方米),被列为世界贫水国之一。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的人均淡水量在600-700立方米之间,以色列、突尼斯等国为400-500左右,而像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等国家年人均淡水量仅有200-100立方米左右。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它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生态和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60年不遇”甚至部分地区“百年不遇”的干旱正严重折磨着中国西南五省区市。翻开世界地图册,可以看到全球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干旱的威胁。为了生存,各国都在想办法,关于如何涵养水资源并抗击旱情的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过。美国城市用水贵农村77倍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等地经常发生严重干旱。在一些旱情明显的农业地区,政府对水资源的分配有明显的倾斜。比如在加州,农业用水需求大大优先于城市用水。以加州西南部圣迭戈,农场的12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水费仅为17美元;而在圣迭戈市内,居民消耗同等水量却得付水费1311美元。美国在科技抗旱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培育具有强抗旱性能的转基因农作物。最近美国科学家还成功培育出了一种能在极度干旱地区存活,且只需少量水分就能茁壮成长的转基因烟草。科学家们还打算将这种技术应用于西红柿、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培育出具有更强抗旱、节水性能的农作物品种。以色列农村全部采用滴灌以色列的农业灌溉几乎全部采用滴灌方式。由于采用各种高科技节水系统和监控系统,农业用水总量虽然每年逐步减少,但是农业产出却有增无减。以色列的污水回收利用率是75%。在许多国家还在发展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的今天,以色列已经将焦点转向了节水与海水淡化。在节水技术领域,以色列的市政水损率为9.7%,几乎是世界最低,比欧洲平均水平的一半还少。以色列政府提出的节水口号是“时刻想着下一代”。为了鼓励公众节水,最节约用水的家庭将被奖励免费停车一年,公共厕所将安装无水清洁装置,等等。日本农田用废水灌溉在日本,无论是家庭内,还是大街上,都看不见厨房或者厕所里有“常流水”现象。马桶、水槽、管道、水龙头都制造得精致、美观、耐用。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技术对节约用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应用电子技术节约用水方面,日本也走在世界前列。在饭店、商业大厦、大小公园及各种车站等公共场所,厕所冲洗和洗手池都在实行给水自动化,有人用则开,无人用则关,真可以说一滴水也舍不得浪费。日本的工业用水自成体系,是通过专用管道供给的。到任何一家工厂去,无论是气管、油管,还是水管,都没有“滴、漏、跑、冒”现象。钢铁工业界则采用“阶梯式循环用水法”,即首先向最需要高质量水的单位供应新水,然后把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依次供应给其他对水质有不同要求的单位,对节约水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日本用水量最大的还是农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半数农村兴建了废水处理设施,把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用来灌溉农田。澳大利亚在市场上交易水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之一,中部有大片的沙漠。澳大利亚人对于水资源尤其重视,不少城市对居民用水量有明确限制。各种节水手段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交易水源。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于2004年建立起了全国性水市场,对各个河流的水量进行监控式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和私人都可以在这个全国性水市场中购买或出售他们所拥有的“水权”。农民可以跨州买卖可用的“水权”,政府也可出资购买一定份额的水量用于保护水源。这个水市场还催生了一批“买卖水权的经纪人”,你甚至可以去“水权”交易的专门网站登广告卖水或者买水。一、云南此地由于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的一些高山阻挡,导致北方冷空气很难与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不易形成锋面雨,从而无法形成降水。而且此次云南是秋冬春三季连旱,山区面积广大,人口居住分散,无法及时供水。最主要是雨带不在这里,而入春后气温回升,蒸发加大,而且春耕时农业用水需求也很大。此外,今年冷空气频繁且强大,导致太平洋水汽长时间在我国东南停留而无法进入西南。二、1.全球最大造纸企业即印尼的金光纸业集团(APP)大规模进入云南。2.云南澜沧江、怒江、红河等大大小小河流上大规模的极其盲目的破坏性水电开发热潮。3.水利设施薄弱。四、如果百年大旱真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那是不是表明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避免?对于这个问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气候专家许建初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云南百年大旱是存在必然性的偶然事件。”关于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三、概率问题“因为云南属于季风气候,一旦季风无法到达,就极有可能造成干旱。”云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学锋对干旱原因给予了这样的解释。“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同样可以解释这次干旱。”王学锋说,其实所谓的百年大旱,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像彩票中奖率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那么一年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这么想的话,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五、最近一项研究重新定义了“玛雅之死”,研究大胆地提出:曾经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迅速衰落的真正原因是干旱。在这里引用“玛雅之死”并非是危言耸听,云南当前经历的百年大旱和玛雅旱灾早已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如果硬要说“玛雅之死”和云南大旱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这也许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好警示。1.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价格飙升。2.影响了工业企业,尤其是高耗能的金属冶炼企业的正常生产。3.导致大米市场的涨价。4.森林火险等级提高。5.给旅游业造成很大压力。黄果树“瘦身”、漓江水位下降、油菜花美景已不再……百年难遇的干旱让西南旅游线上的一些著名景点深受无水之害,水景景观严重“缩水”,风光受损。针对这种情况,部分旅行社纷纷对西南的旅游线路做出调整。与此同时,一场针对旅游业的抗旱行动也开始展开。最近有一篇,流传甚广,叫《不要给西南灾区捐水了》,署名是韩寒。这篇文章并非我写,我的所有杂文的出处都会在我的博客中,如果博客里没有出现过(注意,是出现过,因为我不能保证文章出现以后能一直出现着),那就是没有写过。这篇文章我大致看了,很明显,文中类似“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去颠覆你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因为生活中很多在你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话,是不会出现在我的文章里的。对于本文背后作者的观点,我认同一部分,但对于主观点我不认同。在四川地震前,我已经知道原来红十字会是有一个所谓的手续费的,这个手续费的比例很高。到了四川,我们去了红十字会,当时老罗和我说起此事,我和老罗还说,如果捐款很多,岂不是光手续费就能够收几十亿?我寻思着要不要写这个文章,但是到最后,我都没有写,因为我不能在那个时候打击大家捐款的热情,这个近些年一直表现的自私冷漠的民族,多么难得有如此团结向善的时刻。后来我只是说,我不会向官方机构捐款,手续费是一方面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我并不了解最终捐款的去向。好在最终红十字会宣布免收手续费。至今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就是比如某处灾难,救灾最终需要一亿,民众积极捐款,捐到了五千万,那到底意味着救灾总款变成了一亿五千万呢,还是救灾款依然是一亿,但是我们捐给了政府五千万?它困扰了我很久,最终解决的方法是各帮各的,各行其善。西南大旱,天灾人祸都有,无论一个政府做的有多么不到位,都不能妨碍你以个人的身份行善的决心。事实上,经过了汶川地震,震后又出现了一些让人失望的新闻,大家的善心抗震程度又有所提高,之后的几次天灾,民众的热情程度一直不是很高,包括这次西南大旱。但你需知道,也许只有你知道,在你的一身中,一定犯下了罪孽。虽然在这个压力这么大的社会里,我们恨不得都是需要扶助的对象,但是力所能及的慈善,不光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有希望,也是为了减轻你自己的罪恶,这个事情和政府无关,但是和社会有关。有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如果诸恶一直在作,甚至越做越过,乃至是非颠倒,这一切都不影响后面的那句,众善奉行。只有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陈:困难当前,80、90后没有漠视,众志成城,倾囊相助。但中国的体制毕竟存在问题,层层剥削,最后到灾民手中的屈指可数。我们并不希望这种情况存在。如果可以,我们希望能给灾民直接捐赠物资,他们需要什么,我们相助什么,用最直接的方式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捐赠。冯:1.任何民间捐款和政--府拨款比起来都是毛毛雨,没有拨款,灾后重建等等,都是空话。2.政府对灾区的拨款也是巨大的,而且是实质的解决灾民的困难。尽管不否认拨款被一级一级的盘剥的事实存在。3.捐款是个人行为,个人有权利捐或不捐,与人的品行无关。何:帮助灾区、捐款灾民,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困难时我们作为同胞应有的责任。胡:希望国家领导在抗灾同时也能关注下下面各级对待灾区的态度,避免出现普通百姓拼命捐,上面级级剥削的情况。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