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和:和睦,有和衷共济之意;谐:相合也,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提问:同学们还知道中国古代哪些关于和谐的思想?(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傅立叶(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4页。(二)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构建美好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56—457页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4.十六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一)人与自然的冲突: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1、人均占有耕地少,资源约束明显,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石油11%,水27%,耕地43%铁42%,煤炭55%2、环境耗费惊人,能源技术落后2004年我国的GDP占世界4%而资源消耗却大大高于这一比例,石油7.4%,燃油41%。3、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人均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4、未来发展过程中资源甁颈越来越严重。(二)人自身心灵冲突—精神危机1、社会的急剧变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混乱。社会变迁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动,导致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社会成员出现思想困惑或混乱,导致个人产生心理上的危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起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变化。3、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及社会上的坏风气会冲击人们的心灵4、人自身的不和谐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2人自杀未遂,还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导致人自身不和谐。(三)人与人的冲突—整合危机1、社会阶层分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使我们面对的利益主体情况更加复杂。2、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公平问题凸现。3、社会阶层之间,没有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流动机制。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农民的社会流动,另一方面农民工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城市的从业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干部制度等对社会流动形成了一定的制约。4、突发事件增多•由于不能有效地化解某些激发了的人民内部矛盾造成突发事件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次序和安定团结。5、干群矛盾突出•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而这些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党群、干群矛盾。对于执政党来说,不和谐主要体现在:腐败现象严重成为人民忧虑的焦点;一些党员脱离群众;党与政、党与非党、党与他党关系没有理顺。(四)人与社会的冲突—社会危机1、社会风险增大:人们引失业、疾病、工伤、自然灾害而丧失生活来源和失去基本的生活条件。2、社会政策缺失,社会保障脆弱。3、就业压力增大。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和谐。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组丰富就业难度最大的国家。4、社会矛盾广泛存在•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引起的社会矛盾、不及时足额发放退休金引起的社会矛盾、因违背劳动法引起的劳资冲突、大量的刑事犯罪、频发的大型生产事故,非法宗教活动、恐怖主义、新型传染病、公共突发事件增多,这些矛盾危及民众安全。5、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6、社会不公正现象严重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不公正现象普遍。教育投入不公平、公共卫生投入不公平。(五)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发展危机•1、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社会发展事业迟缓。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落后与经济建设。•2、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政治制度还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民主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腐败风气蔓延。3、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4、经济社会结构转换比较迟缓。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农业从业人口比重高。•正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上述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上述危机,所以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与特征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调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文化领域(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7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必须坚持民主法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