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批判何青主講/台灣《資本論》研究會錄音稿整理編按:此篇文章是根據何青先生於1999年在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客座講授資本論課程的錄音帶文字稿,該講座包括【評高安邦的「資本論導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與【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批判】等專題,對《資本論》的分析既廣博又深刻,是學習《資本論》的上乘佳作。前此,已在本網站發表的【評高安邦的「資本論導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曾引起熱烈的討論與迴響,並有多個政治經濟學學術網站轉載文章強烈推薦,包括有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相關之網站。【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批判】的講座,何青先生歸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三大問題:1.混淆價值與交換價值2.無法說明具體勞動如何轉化為一般勞動3.無法說明私人勞動如何轉化成社會勞動可說是綱舉目張,畫龍點睛。何青先生精確評價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代表人物的理論缺失──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半套,李嘉圖偉大的嘗試以失敗來終結。何青先生亦介紹了李嘉圖學派的兩個二律背反,更道出李嘉圖學派的精髓與要害。這個講座是有助於認識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以及學習《資本論》,特此發表,以提昇對《資本論》研究的理論水平。政治經濟學批判是《資本論》的副標題,馬克思所談到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指得是從配第、亞當斯密、一直到李嘉圖等人對價值、工資、剩餘價值、利潤、勞動、資本、地租等的研究,他們自稱其研究為「政治經濟學」,而馬克思所稱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則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例如李嘉圖最有名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馬爾薩斯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等等,都將其研究稱為政治經濟學。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提到馬克思對前人──即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他的意見是和所有他的前人直接對立的。在前人認爲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卻認爲只是問題所在。」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開宗明義談三大階級:資本家階級、地主階級和工人階級。但他對階級的概念與李嘉圖不同,他所指的資本家階級是對土地進行投資的土地作業主(中文翻譯為農業家),他所指的工人階級則是傾向於土地的勞動者,而李嘉圖所指的資本家階級是產業資本家。「階級」這個概念並不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自己也解釋過「階級」不是他先提出的。他在寫給魏德邁醫生的一封信中曾提到這個問題,馬克思認為階級的概念不是他提出來的,這個功勞他不能接受,他說:「至於講到我,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就已經描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經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致約。魏德邁〉1852.3.5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28卷509頁﹞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半套亞當斯密在他的書中承認工業資本家作為一個階級。在十八世紀貴族階級還是主要的統治階級,並且擁有大部分的土地,資本家與商人則是新興階級,他們很多不是貴族出身,此時資本家帶來一種新的產業革命,相較於腐朽的貴族階級是進步的階級。資本主義正方興未艾,蓬勃發展,手工業轉化為大規模生產的工廠。這個發展時期,在《資本論》第一卷有詳細的描述。因此,當時有必要在理論上為資本主義的運作找到科學的解釋,亞當斯密大概是第一個有系統的介紹資本主義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解釋何謂資本家?利潤是怎麼來的?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怎麼分配的?他的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又稱為《國富論》)就是在討論這些概念。我的講話是著重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及馬克思對他們的批判。亞當斯密提出三大階級,以及所有的財富是由工資、資本以及地租所構成的,並是第一個比較有系統地提出勞動是創造財富與價值的泉源,工資就是對工人勞動的報酬。根據勞動價值理論,如果遵守等價交換的規律,工人所創造的所有成果都應該歸工人所有,但如此一來,根本不可能生產利潤,國家的財富也不可能累積。因此,工人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應比他實際所得到的工資還要多,一個產品的價值比勞動的價值還要多,利潤才能生產出來,然而工資是對工人勞動的報酬,如此便無法用等價規律做合理的解釋。亞當斯密看到這一點之後,對勞動價值理論開始撤退,因為他無法解釋工資以外的利潤與地租從何而來,於是撤退為勞動價值理論只適合於簡單商品生產以前,不適合簡單商品生產之後的較複雜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樣一撤退,由於資本主義不適合勞動價值理論,亞當斯密的問題就解決了,他解決的方式是:工人會產生工資,資本家會產生利潤,地主會產生地租,人人有獎。資本都可以產生價值,無論是付給工人工資的這部分資本也好,或是機器廠房等固定資本會產生利潤,以及土地也會產生地租,這些全都是財富的組成部分。這些組成部分是從何而來?是從收入而來。因此他不從生產來看,即不從價值如何生產的角度來看,而是從已經有的財富如何分配來看,在流通領域或是在分配上從收入來區分。用《資本論》的觀點來看,他所談的就是v+m,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是三大階級的收入,從而構成財富的組成部分。馬克思將這種理論稱為「斯密教條」。關於斯密教條,可參考《資本論》第二卷第十九章。所以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半套,即只是適用於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單商品生產。這個“半套”的理論,到了工業發達,工人人數增加,大規模的生產增加之後,便已經行不通了。後來李嘉圖沿著這條路並邁進一大步,不認為勞動價值理論只適用於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單商品生產,而認為所有時代的生產方式都可以用勞動價值理論來解釋,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來解釋工資、利潤與地租。李嘉圖偉大的嘗試,以失敗來終結李嘉圖首先要做的是要確定價值,即兩個商品之間如何對等與互相交換。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曾經提到亞里斯多德對商品交換的分析,亞里斯多德認為商品能夠對等與互相交換,那麼商品與商品之間一定有某種東西是相等的,但是卻分析不出來。他看到奴隸的買賣與奴隸的價格,相互交換奴隸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多是以不等價方式交換的,當時的社會根本沒有等價交換。對亞里斯多德來說,從理性上推論,商品交換是要有相等的東西,但現實生活中卻是不相等的現象,因此他的推論無法進行下去,他分析不出價值。馬克思認為這是階級與歷史的侷限性所造成的。勞動價值理論是主張價值是從工人的勞動產生的,但是利潤與地租是怎麼來的?亞當斯密無法解釋。產品的價值通常是大於工資,亞當斯密無法解釋多出來的價值部分?便推說另有來源,認為資本天經地義的會產生利潤,土地亦是天經地義會產生地租。在亞當斯密那個時代,由於現代工業的生產仍不很發達,商品交換的等價形式還不是佔統治地位,貴族仍然佔有很多土地,用勞動價值理論很難解釋清楚地租與利潤。到了李嘉圖時代就改觀了,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是佔主要的地位,而且是歐洲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李嘉圖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去解釋工資、利潤與地租的問題。由於他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其理論難免會留下缺陷與空洞,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並且參雜很濃厚的斯密教條的色彩。李嘉圖學派的擁護者大多都留有斯密教條的色彩,這部分可以參考《剩餘價值理論》,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在第三冊第二十章談李嘉圖學派的解體。馬克思認為,李嘉圖偉大之處在於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徹底解釋所有問題,並且在很多地方堅持勞動價值理論。最後他碰到一些困難,其門徒與追隨者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當他科學地提出勞動價值理論時,同時也是他的終結。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中,恩格斯曾經把李嘉圖學派在剩餘價值上碰壁的兩點提出來,馬克思也在《剩餘價值理論》中,在「李嘉圖學派的解體」的章節做了相同的兩點結論:「(1)資本和勞動之間按照價值規律交換。(2)一般利潤率的形成。把剩餘價值和利潤等同起來。不理解價值和費用價格的關係。」(《剩餘價值理論》第三卷第259頁)我們不僅要了解這兩點,並且要就勞動價值理論來分析李嘉圖學派破產的原因。李嘉圖學派之所以破產的原因並不只是技術上沒有想通,馬克思指出他碰到的困難是現實中真正的矛盾,而不僅是在思維中產生的。由於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沒辦法解決。要分析清楚現實中真正的矛盾,在理論層次必須往上提升才行。李嘉圖混淆價值與交換價值李嘉圖學派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並沒有談清楚,在理論發展上便碰到困難。第一個問題是混淆價值與交換價值,李嘉圖是如何看待價值的?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有時他會把價值稱為「實際價值」或「絕對價值」,而交換價值則稱為「比較價值」或「相對價值」,李嘉圖自己早就看出其理論的缺陷,但是他無法解決。在斯拉法(PieroSraffa)所編輯的《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我們可以看到李嘉圖曾在寫給馬爾薩斯的一封信上提到,他碰到很大的困難,正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但從馬克思對其理論的分析來看,李嘉圖並沒有解決問題。李嘉圖與馬爾薩斯曾經是很好的朋友,馬爾薩斯用人口理論來談發展的問題,李嘉圖也試著用他的理論──土地肥力遞減規律來解決級差地租的問題,馬克思認為這個規律是錯誤的,提出了許多批評。李嘉圖如何看待交換價值?李嘉圖認為兩個商品可以相等是因為商品中內涵的價值量相等,兩個商品的價值量有某種關係,所以是從價值量的觀點去看待交換價值。然而以「20碼麻布=1件上衣」這個等價形式為例,這個等價形式已經蘊含使用價值的觀點,這個等式能夠成立是與價值相關。價值量如何表現出來?李嘉圖常以「價值」、「交換價值」、「相對價值」等等名稱混合使用,因此書中觀點時常模糊不清,這是他時常招致批評之處。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到:「我並沒有因為一種商品所用的勞動量值一千鎊、另一種商品所用的勞動量值二千鎊,就說前者具有一千鎊的價值,後者具有二千鎊的價值。我只是說它們的價值彼此成為二與一之比,而且它們會按這一比例進行交換。」[1]李嘉圖對價值的分析,忽略了質的方面他在此所說的價值是比例的關係,而不是多少鎊,價格多少的問題,價格高低不是關鍵。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提高價格,如果保持一定的比例,價值是不變的。不僅如此,他亦說:「我只說它們的相對價值將由它們生產中所投入的相對勞動量規定。」[2]這個段落就有談到價值與勞動量之間的關係。因此他有時候認為價值是由勞動量規定,有時候又不是。由於李嘉圖表達的方式有些混亂,使他的理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他為了證明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是決定價值的因素,便進一步探究是什麼東西決定價值?他分析的答案是勞動時間。勞動時間說起來也是一種量,他的分析完全忽略了使用價值的問題,商品之所以要交換,是因為有使用價值,如果只是量與量相比還是停留在量的關係上,而質的方面──使用價值卻被忽略了。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中,關於商品等價關係的分析,在等式的兩邊是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要互相交換,為了要交換,以等價形式出現,因此是以交換價值的形式進行交換。商品以交換價值的形式發生關係,不同商品之間才會有比例的關係,但是商品可以進行交換主要是具有使用價值的緣故,因為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才要交換,不是因為有量的關係,不是因為有價值量。在商品交換很頻繁,而且到了歷史的某個階段,等價關係才開始形成。假如沒有使用價值,這種交換便不可能存在。隨著商品交換愈來愈頻繁,從特殊等價物慢慢地發展到一般等價物的過程中,產生了貨幣;當貨幣產生時,商品的交換才比較順利。分析這種交換形式,不僅要從量的方面,也要從質的方面來考察,而且交換形式是一步步的發展,從簡單形式到總和形式到一般形式到貨幣形式,因此,也需要一步步的分析。馬克思的一步步分析,就提出了貨幣產生的理論,也就是貨幣理論。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使用價值,貨幣可以等於許多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那如何來決定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是相等的?假如只從量的方面很難看出它們彼此是相等的。由於馬克思有從質的方面來分析,才得出兩者之所以相等是由於商品中包含的價值實體。但李嘉圖並沒有往質的方面去想,亦沒有往價值實體方面去想,而只從價值量去考慮,因此沒有發現到質這個問題,對他而言,貨幣也就沒有出現在對交換形式的分析中。如何解釋兩種價值量之間如何相等?李嘉圖以兩種方式來解釋。第一,某種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市場來決定的。當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