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第五组成员:冶晓娟,焦蓉,李海俐,范家鑫,张妍,赵建宇,原晶莹,徐得健,张浩,张乐乐•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后果•全球变暖的首次国际应对•温室气体•温室效应这些气体犹如温室里的玻璃或薄膜,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热能,而且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逐渐升高。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人类共同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外部性、公共性、非排他性和“搭便车”激励等,导致各国不受限制地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正反馈作用”(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加强)加剧了全球气候的变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1)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将世界上所有国家分为:﹡需减排的附件1国家,即38个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无需减排的国家,即发展中国家(2)从2008-2012年,所有附件1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加拿大各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爱尔兰、澳大利亚、挪威的排放量1990年的分别增加10%、8%和1%《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3)为了帮助这些国家降低减排成本以更有效实现上述目标,《京都议定书》在减排途径上提出三种灵活机制---1)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项目,获得一部分减排指标,用于完成其在议定书下承诺义务的一部分。2)联合履约(JI)-有减排义务的国家联合履行减排义务3)排放贸易(ET)-排放贸易是指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也就是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2011年12月14日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在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一天之后,加拿大就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并称该协议不能将帮助解决气候危机。“加拿大的退出是加拿大在行使合法权利。”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表示,“《京都议定书》并不代表加拿大或世界前进的道路。”•屡屡在谈判现场获得“化石奖”并没有打动加拿大政府的决心:与之相反,加拿大决定成为德班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去年,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就曾表示,它们不会接受新的《京都议定书》承诺。退出该协议的行为是全球在1997年大张旗鼓签订该协约后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京都议定书》并不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因此注定无法奏效,”肯特表示,“现在很清楚的是,《京都议定书》不是前进的道路,也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肯特表示,“德班协议代表了前进的道路”。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所列举的数据加拿大2009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增长近30%,比2005年增长17%左右,而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加拿大到2012年的排放应比1990年降低6%。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博弈•巴厘岛路线图•哥本哈根会议•多哈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须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在2010年至2012年提供“快速启动”资金后,要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到2020年之前每年出资须达1000亿美元规模。会议还讨论了2020年后德班平台谈判的原则、要素和框架,对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巴厘岛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其中亮点如下:•首先,强调了国际合作•其次,把美国纳入进来。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第三,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第四,为下一步落实《公约》设定了时间表巴厘岛会议•会议前期,技术转让和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的焦点。•进入高级别会议阶段之后,欧盟和美国在2012年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问题上的争执一度使大会陷入僵局。•结束时,广大发展中国家15日上午对会议文件草案中的一个重要条款表示不能接受。这项条款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措施”,而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资金等只提出了含糊要求哥本哈根会议•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哥本哈根会议结果•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