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合理使用中成药宁津县中医院宋书珍基本概念药物药品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动植物疾病和计划生育的物质。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材: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符合药品质量标准,未经加工(鲜用)或只经产地初加工而形成的原料药。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药饮片:2010版药典-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概念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9号),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除《实施意见》外,9部委还同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已经2012年9月21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9号同时废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构成化学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按照功能分类)中药饮片-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二部登载的所有中药饮片(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的分类1.按功效分: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2.按病证分:治疗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3.按各科分类:内外妇儿骨伤妇科耳鼻喉科用药。4.按剂型分类:丸、丹、膏、散、药酒、片剂等。5.按笔划拼音分类(检索用)。6.按管理分类: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等。中成药处方来源传统方:古典医籍中著名方剂经验方:民间流传广疗效好的、名医经验方、医院名医名家集成拟定处方科研方:现代药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拟定的配方。处方结构君药(主药):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饮片、成分)臣药(辅药)帮助君药加强作用;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佐使药:起佐助、佐制、反佐、引经、调和作用的药物。常用剂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糖浆剂、散剂、滴丸剂、丸剂、酊剂、煎膏剂、酒剂、注射剂、软膏剂、贴膏剂、膏药、气雾剂、喷雾剂、眼用制剂、栓剂。中成药用法用量用法:内服、外用、注射。内服一般宜空腹服用,补养类饭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驱虫药清晨空腹服用;安神剂睡前服用;呕吐者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经期前数日服用。急症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指导使用。剂量(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注用量使用,应根据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对含毒性成分的、作用剧烈的(相当于西药的毒剧药)应严格控制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小儿用药应该严格控制在国家批准的使用剂量内,“儿童酌减”品种,一般情况可参照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1/3成人量,5~10岁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使用注意症候禁忌配伍禁忌:中成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其他化学药注射剂相隔一定时间)、输液器亦应该更换妊娠禁忌饮食禁忌特殊人群禁忌使用注意妊娠禁忌:禁用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坠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慎用药包括含有通经逐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三七等;行气破滞的枳实、厚朴、大黄、芒硝、番泻叶等;辛热燥烈类的附子、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通草等。含上述成分的中成药,也就相应被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饮食禁忌:服用某些时,要尽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常山忌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指南中所登载中成药标注有【禁忌】项的,一定要严格执行。【注意事项】要看清。合理应用一、辨证合理用药1.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2.辨病辨证相结合二、配伍合理用药:中成药配伍中成药(2种)、汤剂、西药三、安全合理用药1.正确使用说明书2.恰当合理选用含毒性饮片品种中成药3.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药严禁超范围使用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给药途径:能口服的尽量避免注射,能肌注的不静脉给药;加强监测单独使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慎用;初次使用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加强用药监护,检查药品外观:发现颜色异常、沉淀、浑浊,漏气、破损严禁使用,用药过程注意观察、询问病人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措施救治。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1加强管理,保证质量2药证相符,合理用药3严控质量,规范用法4特殊人群,尤其重视5加强监控,安全用药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内容组成中成药名称(剂型)药物组成:饮片(提取物)名称、西药成分名称(含量)功能主治:中医术语方解:君臣佐使药的具体作用临床应用(适应证或症--中西医病名)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剂型规格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四气五味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萎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四气五味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伤其阳。四气五味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然而和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四气五味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及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毒性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分有生物碱类、毒苷类、毒性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的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的症状。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1加强管理,保证质量2药证相符,合理用药3严控质量,规范用法4特殊人群,尤其重视5加强监控,安全用药第一节解表剂一辛温解表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临床应用:感冒由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苦而粘者;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药理: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注意:用于风寒挟湿、内有郁热证。风热感冒或湿热证慎用.孕妇慎用,忌食辛辣生冷油腻感冒清热颗粒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临床应用:感冒药理:解热、抗病毒作用注意:风热感冒不宜用,不宜与环孢素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正柴胡饮颗粒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临床应用:感冒药理: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过敏作用注意:风热感冒不宜第一节解表剂二辛凉解表柴胡注射液药物组成:柴胡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发热。临床应用:1感冒2实行感冒3疟疾药理:解热、抗炎、抗病毒、保肝。注意:肌注用药不可静脉注射。银翘解毒丸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