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书愤陆游陆游(1125.11.13—1210.1.26)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中年时,陆游由朝廷任命赴前线参加抗金斗争。在政治斗争中,陆游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作者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游把自己的终身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合为一体。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写作背景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丧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受打击排斥,多次被贬官。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起,他被罢官在山阴(浙江绍兴)家中闲居了5年。一直到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天,又被起用,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此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解题•书: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疑问:“书”什么事?忧愤什么?诵读感知诵读文本,初步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基调是悲愤,但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艰”——艰难;“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气如山”——气愤积郁如山河;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形象地描绘除了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战场画面开阔、壮观,意象选取典型。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两次抗金战争的胜利,说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现在形成鲜明对比。前两联叙事,追忆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横刀跃马的爱国志士形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典故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空:徒劳的,白白的。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伯(孟)、仲、叔、季。用典明志。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作者对诸葛亮充满崇敬、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对国事操劳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陆游:主张北伐,恢复中原,但一直受到压制。诸葛亮: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全诗中不着一个“愤”字,你能不能体悟诗题中“书愤”作者究竟在忧愤什么事?愤:①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丧、被迫迁都。②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③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陆游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歌的灵魂。主题延伸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体味诗眼,解读诗歌诗歌鉴赏技巧鉴赏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艺术手法)。释字义描景象点作用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①“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②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③化静为动,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并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诉衷情陆游(70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古人评论陆游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练习参考答案:“未”、“先”、“空”三个字。“未”字表达放眼西北,神州陆沉,金贼未扫的遗恨;“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尤其一个“空”字,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政治主张的不满和愤慨。这三个词概括力强,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