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杜牧古诗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思考:1、你最欣赏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2、你认为作者听到了什么?3、这首诗实际上是批评谁?哪个字最有力度?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景——夜景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名句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绝句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评:诗中歌颂了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同时也隐讽赵构的昏庸和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这既是咏史诗,也是言志诗。李商隐(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①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②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③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汉文帝名为求贤,而无求贤之实。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只是为了满足文帝的好奇心。全诗显然寄寓着作者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感慨深沉。“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两句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官至宝谟阁学士。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一生爱国,但始终不得重用。晚年受宰相韩侂胄打压,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号文节。杨万里在诗歌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平生著作丰富,作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诗人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这首诗作于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原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试着翻译每一句诗。思考:1.表现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哪一句?一山放出一山拦。莫言下岭便无难,(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便没有困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政入万山围子里,(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一山放出一山拦。(当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又会将你阻拦。)莫言下岭便无难,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赚得行人错喜欢。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译文,请思考:1.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名句:1.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2.那个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得”后的失落神态?“空”3.试分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一句中“拦”字的妙处。“拦”字形象的写出了山的动态感。用形象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约客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注释选自《清苑斋集》(《南宋群贤小集》本)。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⑤有约:即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黄梅时节家家雨江南的梅雨时节雨水很多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长满了青草的池塘中蛙声不断处处蛙:到处是青蛙。有约不来过夜半与客人有约在先,但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有约:即邀约友人。闲敲棋子落灯花无聊之时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落:使……掉落。诗文赏析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主题思想黄梅雨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叫。诗人约来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的敲着棋子。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事物?诗中景物渲染了什么气氛?本诗描写江南春末夏初的夜晚,写了雨、池塘、蛙。“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诗中最精彩的句子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赵师秀其他作品数日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