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拿破仑的崇拜者与追随者一、自称“米兰人”的作家司汤达(1783-184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司汤达是贝尔170多个笔名中最重要的一个,他以此名传世。意大利情结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利奥斯托的作品,思想开明,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仇恨父亲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在司汤达的母亲死后,他把孩子交给了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管理,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他父亲列为反革命嫌疑分子被捕下狱,他毫无怨言,认为完全应该。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追随拿破仑从军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火留给拿破仑一座空城,这是拿破仑失败的开始。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司汤达脱离军队。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在米兰,他读书、旅行、欣赏意大利音乐美术,正式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巴黎写作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一生未婚司汤达一生未婚。1800年在米兰的时候,他爱上一个名叫安吉娜的姑娘,但安吉娜已和法国画家格罗有了亲密关系。这段感情生活给他带来痛苦,并造成他对爱情特别敏感的性格特点。1805年他在家乡爱上了一个女演员,后来女演员去马赛演出,司汤达跟着去了马赛,在一个食品杂货店当店员,只图为了见到那个女演员。他在那里当了一年店员,那个女演员突然和一个俄国人结婚了,他才失望地回到巴黎。司汤达习惯于玩世不恭的大胆表现,乔治·桑和缪塞在赴意大利途中遇见他时,他的玩世不恭就使乔治·桑非常震惊。墓志铭司汤达死后,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一生创作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二、代表作《红与黑》创作时间:1828-1829年1830年以后出版;副标题:1830年纪事创作内容斯丹达尔在《论〈红与黑)》这篇文章中说,这部小说是“认真地描写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描写“1814至1830年的波旁王朝所留给我们的这个严肃的、尊重道德的、愁眉苦脸的法国”。1、关于《红与黑》书名的含义:一、时代说:“红”:指拿破仑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指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的黑暗。二、人生选择说:曾想通过“红色军功”立功扬名,又不得不选择身穿圣职黑袍。三、预言性或寓意说:枪杀市长夫人与玛蒂尔每年全身披黑一次2、情节及主要人物:于连德瑞那夫人玛蒂尔德小姐老军医西朗神父彼拉神父德·拉木尔侯爵维利叶尔城—贝尚松神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3、《红与黑》的思想内容这部作品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作者对拿破仑的崇敬和对波旁王朝的憎恨在小说中有所体现。《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它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对贵族政权卖国行径的进行了深刻地揭露。作品对神学院的描写,是作品最有揭露性的篇章之一作者对候爵府第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社会的画面。作者对外省小城市长和贫民收养所所长的描写很富讽刺意味。4、人物形象主人公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于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他经历反抗——妥协——反抗这样的变化。于连也是个“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有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贫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意厚颜无耻地讨好主子,丧尽天良地利用他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肩章,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形象的典型意义:于连的悲剧概括了王政复辟时期一代青年的苦闷与追求,反抗与妥协,探索与失败,具有极大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于连的生活道路:给人们所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司汤达说:“在法国,有20万个于连·索黑尔。”于连悲剧的社会意义•于连的悲剧说明了一个问题:统治阶级绝不允许下层青年挤到自己的阶层里来,腐朽的统治阶级只需要奴才和走狗,拥有优秀品质的下层青年是对他们的威胁,作者通过于连的悲剧控诉了那个时代,对于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美。5、艺术特征: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分析社会维立叶尔小城——贝尚松神学院——首都巴黎资产阶级社会——宗教势力——贵族社会德·瑞那市长——彼拉主教——德拉·木尔侯爵哇·列诺所长福力列主教神父马世农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渡。杰出的心理描写。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司汤达是自觉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活动以明确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又使他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小说里所描写的惟利是图的维立叶城、阴森可怖的神学院、“阴谋与伪善的中心”巴黎,是揭示作品主题、展示时代特征、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作家善于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形成,与人物活动的环境紧密相联,使典型环境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形成提供合理的依据。因而,小说中于连的形象、木尔侯爵的形象、哇列诺的形象以至玛特儿的形象,都具有相当高的典型性。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这一派作家的自觉的使命。“于连站在最大的岩石上,双目仰望苍穹……他望着老鹰们在天空中静悄悄地画了无数的大圆圈。于连的眼睛机械地随着鹫鹰转动,这猛禽飞翔起来那种有力的安谧的活动在于连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这是拿破仑的命运,难道有一天也会是他自己的命运吗?”这段文字有什么意义?两次爱情温柔善良的德·雷纳尔市长夫人身穿黑丧服的玛蒂尔德德瑞那夫人与马特尔小姐•深沉、温柔、优雅、浪漫、高傲•纯洁、真实、热情、有风采。•冲破门阀观念进一步与之结婚•“心坎里的爱情”“头脑里的爱情”•背弃宗教、叛逆思古幽情•与于连同死埋葬情人的头颅•结构完整、严密、场面前后有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