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一)概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该理论模型对于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第一节H-O定理1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最早轮廓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年在一篇文章《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但它被埋没了10多年,直到1933年另一名瑞典经济学家赫的早期学生俄林在其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加以阐明和发展,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一理论最早由赫提出,因此该理论被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鉴于俄林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贡献,1977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3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即为资本丰裕型国家;甲国劳动相对丰裕,成为劳动丰裕型国家。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二)基本概念14图中,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ρAρB,故A国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15要素密集度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是针对产品来说的)。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如果生产Y的K/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K的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61、2×2×2模型;2、生产技术相同,且劳动是同质的;3、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4、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6、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7、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不能跨国流动;8、没有运输成本,自由贸易;9、两国的资源固定且均得到充分利用;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一)理论假定三、H-O定理17(二)H-O要素禀赋理论1.内在逻辑:在H-O模型的前提假设下,若两国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则两国之间就存在进行国际分工和互惠贸易的基础:劳动相对丰裕国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要低于资本相对丰裕国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从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种商品的绝对价差成本差异要素价差要素存量比率差异要素供给要素禀赋182.H-O定理的基本内容劳动丰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通过交换,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将提高,由此双方都将获益。193.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区域:假设A、B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设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X、Y两产品的要素密集型也不同,设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这意味着A国的生产可能性区域要比B国生产可能性区域的形状较为“横扁”一些。AABBxQyQ由于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要素禀赋不同故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不同。110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当一个经济越来越专业化于某一产品的生产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递增,因为我们在生产该产品时使用越来越多资源的效率下降。例如当生产更多的黄油的时候,生产大炮产业的工人将更多转移出去。一般情况下,最先从大炮部门转移出来的工人是最不适宜生产大炮的工人,因此一开始转移出一定数量的工人,大炮产出下降很少,但是随着生产黄油数量的增加,大炮部门高生产率工人也开始从该部门转出,因此转移出同样数量的工人将会导致大炮部门产量下降更多。111P*0=1.5S1CIC1C1P1*=103050大米钢铁6040CIC0进口出口E钢铁503004060大米出口进口ES1C1CIC1P0=0.5P1=1CIC0AB美国中国(三)H-O定理的一般均衡分析112四、里昂惕夫之谜1.里昂惕夫之谜: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投入-产出表首次对H-O贸易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是世界上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并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经验结果。但是里昂惕夫所得到的实际估算结果却令人吃惊——美国当时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因为他当时缺乏估算美国进口产品资本密集度的数据,所以不得不用美国自己生产的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来近似代替)反倒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出大约30%(即便是考虑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高出其进口品的资本密集度,这一结果仍然过于超乎常理,很像是对H-O贸易理论的一次“证伪”),似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此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113Leontief’sParadox(1953)1953年Leontief利用美国194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美国每一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中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结果如下:出口进口资本(百万美元)2.53.1劳动(人年)182170资本/劳动(美元/人)1370018200114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贸易壁垒说:修改H-O理论中不考虑贸易壁垒的假设,考虑引入美国常常限制高技术产品(通常将其归入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和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贸易政策因素。(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2)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说:修改H-O理论中关于“不会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假定。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是指: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中国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在美国可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即用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则当美国进口小麦时,进口产品就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1153)需求偏好差异说:修改H-O理论中关于“两国的需求偏好完全相同”的假定,考虑引入资本丰裕国更偏好消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因素,则美国将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教材中的图形)4)自然资源说:修改H-O理论中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假定,考虑引入第三种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实际上进口的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比如美国进口煤炭和石油。(不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5)人力资本说:修改H-O理论中未考虑“人力资本”因素的缺陷,由于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世界其余地区要高的多,如果将所谓人力资本投入(如对高素质劳动力的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投资)计入出口部门的资本投入之内,则实际情况比较符合H-O定理。(不支持里昂惕夫的结论)116一、贸易对于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S-S定理此定理由斯托尔普(W·Stolper)和萨缪尔森(P·A·Samuelson)共同提出,分析了国际分工、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可以简单表述如下:在H-O理论的前提假设下,国际贸易一般会提高贸易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长期来看,国际贸易最终将会提高贸易国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而降低其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二、关于S-S定理的论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一国的两个商品市场和两个要素市场达到一致均衡时,会有统一的劳动报酬(名义工资率W)和资本报酬(名义利息率R)。第二节S-S定理117劳动报酬的实际购买力资本报酬的实际购买力X产品(劳动密集型)W/PX=MPLXR/PX=MPRXY产品(资本密集型)W/PY=MPLYR/PY=MPRY(1)对于劳动丰裕国来说:在贸易后,该国会增加X产品的生产和减少Y产品的生产,从而引起该国的生产要素从Y部门流出,向X部门流入,但由于X部门是劳动密集型,而Y部门是资本密集型,要素的流动会使劳动显得不足,资本显得过剩,因此会导致资本变得相对便宜,两个部门都会用资本去替代劳动,所以当达到新的长期一致均衡时,结果会形成X、Y两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密集度在贸易后都较贸易前有所上升:这使得该国两生产部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在贸易后都有所上升,这意味着劳动的实际报酬在贸易后将会有所上升(还意味着如果贸易使得、上升的话,则W的上涨幅度会大于、的上升幅度)。xMPLyMPLxPxP要素报酬的实际购买力如下表所示yPyP118与此同时,该国两生产部门资本的边际产量和在贸易后则都会有所下降——这又意味着资本的实际报酬在贸易后将会有所下降(意味着如果贸易使得、下降的话,则R的下跌幅度将会大于、的下降幅度。xMPKyMPKyPyP(2)对于资本丰裕国来说:国际贸易会提高资本的实际报酬,降低劳动的实际报酬。(论证同上类似,略)。(作业)三、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的整体福利,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对同一贸易政策有不同态度。罗纳德·琼斯认为,如果国际贸易使一国利用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则该要素价格也会上升,而且要素价格上升幅度将大于产品价格上升幅度。我国的情况……xPxP119第三节H-O-S定理——两国同质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H-O-S定理的表述该定理是由保罗·萨缪尔森在前述H-O定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所以被称为H-O-S定理,可以简单表述如下:在H-O理论的前提假设下,长期来看,国际贸易最终会使得两贸易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实际报酬都趋于均等化。此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国家除了存在要素禀赋差异以外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的话,则无须生产要素的直接跨国流动,而只须通过分工贸易(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且不考虑任何贸易费用的情况下)也可间接实现要素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120AEBBEAApEpBp贸易前,代表A国要素-商品市场相对价格均衡点,代表B国要素-商品市场相对价格均衡点。贸易后,假定为X产品的均衡贸易条件。则对于A国来说,一方面,其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会由于国际贸易而趋于上升直至达到等于国际均衡的贸易条件为止,另一方面,由于A国增加X产品的生产和减少Y产品的生产,这又会引起其国内对于劳动需求的增加和资本需求的减少,从而间接导致其国内劳动相对价格的相应上升直至达到等于国际均衡的劳动相对价格为止;同理对B国来说,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点B也会移到开放条件下的均衡点E。(,)AAAp(,)BBBp()EAEBppppEpE()()()()xAxxBxAByAyyByLkLkppLkLk由上节可知,当国际贸易使得A、B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趋同达到时,必有AB3、H-O-S定理的图形说明横轴是劳动的相对价格纵轴是X产品的相对价格121(2)关于两国同质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趋于均等化的简要论证1)由上节论证可知,当两国达到贸易均衡时,必有2)又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且规模报酬固定不变,可得:,即当达到贸易均衡时,两国同一生产部门的资本密集度相等。还可进一步得到,当达到贸易均衡时,两国同一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等,即又有。3)由欧拉定理可知,则当达到贸易均衡时,A国该部门的产量为: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AEBpppAEBAABBMPLMPKMPLMPKAAAMPLMPKBBBMPLMPKAABBKLKLABAPLAPLAABBQLQLAAAAAQMPLLMPKK1()(AAAAAAAQLMPLKLMPKMPL,对于两个国家的同一生产部门(X或Y部门)必有因为,1224)同理达到贸易均衡时B国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由以上各等式可求得。这说明当达到贸易均衡时两国同一生产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将趋于相同。再考虑到达到贸易均衡时一国两生产部门的劳动报酬应达成一致,从而在达到贸易均衡时两国两部门劳动要素的实际报酬应趋于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