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体的稳态——免疫对人体稳态的调节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讨论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广义上: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一、免疫的概念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B细胞(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迁移到胸腺中成熟骨髓中成熟(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成)人体的免疫器官·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第一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溶菌酶使细菌溶解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第二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以后怎么办?因缺乏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而没有免疫功能资料2、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想通过骨髓移植手术使其体内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统功能思考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如何产生?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分裂B淋巴细胞(B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其他白细胞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的产生骨髓中产生,骨髓中成熟骨髓中产生,胸腺中成熟比较项目抗原抗体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异物,此外人体自身衰老的、死亡的、癌变的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布体液及靶细胞中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分泌蛋白(参与合成的主要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实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上的糖蛋白等。抗毒素、凝集素等(外毒素)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物质的一些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决定簇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进入人体在体液中被相应的抗体消灭已进入细胞内,抗体无法起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汉水丑生侯伟作品体液免疫过程抗原(细菌)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B细胞(识别)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体抗原结合吞噬细胞消化增殖、分化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记忆B细胞二次免疫抗体+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信号1)(信号2)增殖分化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原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体液免疫过程: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的分子标志。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关于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大量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汉水丑生侯伟作品(3)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更高、更快、更强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思考1】体液免疫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或物质有哪些?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或物质有哪些?哪种细胞没有识别作用?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体、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唯一能分泌抗体的细胞。1、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2、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细胞免疫记忆T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靶细胞(细胞凋亡)二次免疫细胞免疫过程: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1.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思考2】3.在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2.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与哪种细胞器有关?溶酶体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吞噬细胞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关系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释放抗原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效应方式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体液中的抗原作用对象细胞免疫项目体液免疫【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骨髓和胸腺的作用,分析当免疫器官受到破坏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当胸腺受到破坏:下降缺陷(完全丧失)输入造血干细胞:下降缺陷(完全丧失)输入T淋巴细胞:正常正常解析:当胸腺受到破坏,T淋巴细胞无法形成,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仅保留了部分。输入造血干细胞后,T淋巴细胞仍然无法形成,结果与不输入造血干细胞相同。输入T细胞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恢复正常。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当骨髓受到破坏:缺陷(完全丧失)缺陷(完全丧失)输入造血干细胞:缺陷(完全丧失)正常输入B淋巴细胞:正常正常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实例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过弱:免疫功能过强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保障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它能准确找到攻击对象,不影响其他正常细胞、物质的基础之上。假如免疫系统找错了目标,攻错了对象,就会使人得病。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酿脓链球菌感染引起。酿脓链球菌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很相似。人感染该菌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在清除病菌时错误地与心脏瓣膜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疾病。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也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机体某些细胞的表面。当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生理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艾滋病毒的特点:①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死。②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体内存活。③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分布: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眼泪、唾液等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免疫缺陷病汉水丑生侯伟作品1.含义:艾滋病是英语的译音,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引起的。2.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细胞,使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4.直接死因:。5.艾滋病无法预防的原因:艾滋病小常识,大智慧AIDSTHIV病毒T性接触血液母婴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HIV为RNA病毒,易变异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时刻监视着内环境,并将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细胞及时清除。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构成完整的调节网络。所以,总的来说,内环境的稳态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疫苗抗体记忆细胞2、检测疾病:用荧光标记某种抗体,用来检测是否存在对应的抗原(抗原—抗体杂交技术)。3、器官移植:自体移植异体移植供体:提供器官的人受体: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供体和受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免疫调节免疫失调过敏反应如何识别异物免疫预防功能免疫防卫免疫监控和清除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功能过弱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免疫学应用疾病检测器官移植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汉水丑生侯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