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江夏区五里界卫生院2016年3月传染病防治法摘要•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是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共九章八十条,纳入法定传染病的共三类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包括2008年纳入丙类管理的手足口病、2009年纳入乙类甲型H1N1流感)。最新的传染病法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1、鼠疫2、霍乱。最新的传染病法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麻疹7、流行性出血热8、狂犬病9、流行性乙型脑炎10、登革热11、炭疽1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3、肺结核14、伤寒和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百日咳17、白喉18、新生儿破伤风19、猩红热20、布鲁氏菌病21、淋病22、梅毒23、钩端螺旋体病24、血吸虫病25、疟疾26、甲型H1N1流感。•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最新的传染病法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最新的传染病法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门诊日志九大项、出入院登记十大项均登记不规范、不完整,门诊日志登记本上易漏登记14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姓名,35岁以上人群要测量血压,症状代替诊断,传染病个案无联系电话等,门诊日志及住院部登记本上登记数与创业系统就诊人数不符。•传染病相关知识院内培训资料完整,内容单一、不全,试卷与讲义内容不符,效果评价达不到预期值。三、传染病报告存在问题•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发热和肠道门诊设置不够合理、规范;登记本一直未登记。•虽建立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机制,但自查记录简单,流于形式,未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且未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三、传染病报告存在问题传染病报告流程图1、村卫生室接诊传染病例后2、在门诊日志上进行规范的的登记3、在自己科室所在的传染病登记本上进行规范的登记1、单位各科室门诊医师或住院部医师接诊传染病例后6、防保科负责疫情直报人员将传染病报卡上的信息在防保科传染病登记本上进行登记5、将传染病报卡报至自己所在乡镇或单位的防保科7、将传染病报卡上的信息录入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4、接诊医师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项目填写齐全四、传染病管理要求•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传染病各种相关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报告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首诊责任制度、肠道门诊制度、预检分诊制度、检验结果阳性反馈制度、门诊日志规范制度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医疗卫生机构各项传染病相关制度汇总•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4、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5、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6、门诊日志、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7、医院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8、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9、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0、传染病报告自查制度四、传染病管理要求•规范各项登记本及报告卡片的正确书写•加强院内医务人员及新上岗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强院内传染病自查督导工作。•制定医院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与流程中国传染病报告卡.doc传染病报告卡最新填写要求•②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设为必填项。•③人群分类替换了职业一栏。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员、民工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必须填写其所在的学校及班级或托幼机构班级、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建筑工地。•④填卡医生设为必填项。•⑤只有病种是HIV时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监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⑥病例“诊断时间”设定为“年/月/日/时/分”。•⑦身份证号”改为“有效证件号”,增加身份证件号码的逻辑校验。尚未取得身份证的婴幼儿、残障患者及其它可填写监护人有效证件号。•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进行登记,以月为单位报告至属地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或管理部门。•乙肝无特别诊断说明,均报告慢性。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跟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四、传染病管理要求•加强门诊日志规范登记,门诊日志登记数与创业系统门诊就诊数相符合。出入院登记数与实际住院人数相符合。传染病登记本项目填写完整性,门诊日志登记或出入院登记与传染病登记本、纸质报告卡、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相一致。•做好放射科、检验科专项登记,对传染病诊断异常结果做反馈登记。预检分诊流程•预检分诊流程是:•1.在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发热预检分诊台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发热病人,由预检分诊台护士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2.对所有发热伴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进行监测,并造表登记。•3.对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有接触史以及近期疫情发生地旅行的流感样病例和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和报告。•4.疑似病例均需留观,留观室设在发热门诊,确诊患者均需收住感染科,由感染科开设专门的隔离病房。四、传染病管理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报卡单位每月至少报告1例传染病报卡•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报告1例传染病报卡•自查核对已报告传染病,做到传染病登记本、纸质报告卡、网络直报系统信息一致性。•报告病例务必做到准确报告,杜绝漏登、漏报、迟报、缓报、谎报。•对出疹伴发热性疾病要按疑似麻疹报告•甲肝不能以临床症状及肝功为报告依据,必须要做IgM抗体后才能确诊、报告五、重点传染病监测要求•麻疹、风疹等出疹伴发热性疾病要报告时务必先电话通知计免科,要求均按照麻疹采样标准采样(采出诊后第5-28天之间血清1.5ml)报告手足口病要求全区轻症每月至少采集5例,重症、危重病例全部采样•疑似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症)病例发现及时通知区疾控计免科•同一学校或社区聚集性发病,及时向区疾控传防科报告。•在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医疗机构设立肠道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