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考试经济学试题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同等学力考试经济学试题分析20XX年的考试已经变的不可捉摸,学子们几乎失去了方向。但是,任何考试都是有迹可循。我们依然可以辨别出经济学考试的脉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导论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第一,市场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第二,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第三,国际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简答题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初,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互相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二、论述题2、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党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改革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就是要遵循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立社市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社市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条件下,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我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社市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马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名词解释1、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3、增量改革(下一章):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二、简答题1、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2)决策分散化;(3)自由和平等竞争;(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3、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2006),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三、论述题***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20XX年论述题)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市的所有制基础。(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第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二是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三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一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深化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需要构建三个约束机制:一是受制于个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二是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三是依靠法律、舆论、政府等力量的第三方监督。(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一、名词解释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因此后来人们又把这些所谓共识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北京共识”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创新的价值;二是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自主发展理论。2、产权规则: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4、诺斯悖论: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二、论述题1、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第一,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第二,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第三,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第四,“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化解上述冲突进而减少上述负效应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一、名词解释1、基础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信、水利等设施。2、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二、简答题1、为什么实现产权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产权制度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按照著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即产权对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第一,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第二,产权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第三,产权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第四,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第五,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五章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一、名词解释1、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地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2、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3、刺激一致性约束:为了使委托人的期望收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一个是所谓的刺激一致性约束。4、参与约束:(接3)另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或称为参与约束)。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一种理性化假设。它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少于其保留效用,做到了接受这个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5、代理成本: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制的引入必然会诱发一定的代理成本,它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薪金、奖金等费用;(2)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6、企业所有权:作为企业治理结构客体的企业所有权首先表现为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与控股权合称为企业所有权。7、内部人控制:就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并且这种控制权的获得往往是通过与职工“合谋”完成的。内部人控制不符合我国实际。8、企业共同治理:贯彻了“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10、相机治理结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从动态的角度看就是它的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二、论述题1、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阐述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性。如果承认产权与物权的不同含义以及产权行使的受限制性,就能够推导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的逻辑结论。契约背后隐含的产权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