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课)-南京大学医学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科张德平定义肺源性心脏病(corpulmonale,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概述根据国内近年对二千多万人的调查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病因1、呼吸道病变:慢性支气管炎(约占80%~90%)、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2、肺组织病变: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ARDS等。3、肺血管病变:肺栓塞、肺血管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4、胸廓病变:严重脊椎后凸或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等。5、神经肌肉疾病:脊髓灰质炎等。发病机制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如在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2.67kPa),或肺动脉收缩压≥30mmHg(4.0kPa)即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若静息肺动脉平均压<20mmHg,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30mmHg时,则为隐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1、体液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肺部炎症,炎症细胞释放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白三烯、TXA2、PGF2a、组胺、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多,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2、组织因素:缺氧使平滑肌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Ca2+内流增加,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增强,肺血管收缩。3、神经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肺血管收缩。发病机制(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1、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周围炎,累及邻近的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肺血管阻力增加;2、随肺气肿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发病机制3、严重肺气肿,肺泡壁破裂、融合,毛细血管网毁损,当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4、慢性缺氧使血管收缩,长期肺血管壁张力增高可直接刺激管壁,内膜纤维增生,中层增厚,血管变硬,肺血管重建。发病机制(三)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当红细胞压积超过55%~60%时,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血流阻力增高。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使水、钠潴留;同时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加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促使肺动脉压升高。发病机制二、右心功能改变和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后负荷增加是影响右心功能的主要因素。右心后负荷增加,一方面因心室壁张力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另一方面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血流减少,同时缺氧对心肌有直接损害,心肌功能损害。发病机制右心后负荷增加,为克服肺动脉压升高的阻力而发生右心室肥厚,维持正常泵功能,右心代偿。随着病情的进展,肺动脉压持续升高且严重,特别是急性加重时,超过右心室的负荷,右心失代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左心衰竭:少见;伴发的高血压或冠心病等;继发于肺心病:①心肌缺氧、高能磷酸键合成降低,心功能受损;②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③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COPD的症状—咳嗽、咳痰、气喘,重症可有紫绀。肺气肿的体征—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干、湿性罗音。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的体征—颈静脉充盈、第二心音亢进、剑突下收缩期搏动、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临床表现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神经精神症状等。右心衰竭:胃肠道淤血症状(食欲减退、腹胀)、夜尿增多、肝脏淤血肿大和疼痛、肝颈静脉反流征、下肢水肿、胸水和腹水等。并发症肺心脑病: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而引起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的综合征。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或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心肺动脉扩张,而外周动脉骤然变细呈截断或鼠尾状;右心室增大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右心肥大:额面平均电轴右偏,+90°;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肺型P波”:Ⅱ、Ⅲ、aVF导联中P波高尖,振幅可达0.22mV或以上;。右室肥厚:V1R/S≥1,Rv1+Sv5≥1.05mV,aVRR/S≥1;V1~V3可出现酷似阵旧性心肌梗塞的QS波;右束支传导阻滞(表示有右心负荷过重),肢导联低电压图形。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a波低平或2mm)。实验室检查其它:血气分析:呼吸衰竭时可有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肺功能检查:缓解期可考虑测定,常有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右心导管检查:直接测定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有利于早期诊断;血液检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血液粘度增加;血清钾、钠、氯、钙、镁均可有变化。诊断慢支、肺气肿、其它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病史;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下肢浮肿及静脉高压等;心电图、X线表现;参考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或其它检查。鉴别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原发性心肌病治疗一、抗感染治疗:90%感染为诱因,且易继发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厌氧菌等,应作痰培养+药敏。常用抗菌药物: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如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疑为MRSA)。治疗二、保持呼吸道通畅:(1)解除气道痉挛: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或口服、氨茶碱、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2)促进分泌物排出:呼吸道的湿化与雾化、拍背、补液、祛痰药物(氨溴索、必嗽平)。治疗三、氧疗(oxygentherapy):吸氧方法:双腔鼻管、鼻导管、鼻塞、面罩。吸氧浓度:FiO2=21+4×吸氧流量(L/min)I型呼衰:吸氧浓度35%~45%或更高;II型呼衰: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浓度25%~33%(1~3L/分)。理想水平:PaO260mmHg,PaCO2和pH在适合范围。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1)II型呼衰时,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靠低氧血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吸入高氧,刺激作用消失,肺泡通气量下降;(2)吸入高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解除,使高V/Q的肺单位中的血流向低V/Q肺单位,加重V/Q比例失调,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3)根据氧解离曲线特性,PaO260mmHg时,PaO2稍增高,SaO2增加,低流量吸氧可改善严重缺氧,但仍有缺氧,能刺激化学感受器。治疗四、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应用指征:(1)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2)呼吸频率35次/分,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3)严重呼衰:PaO250mmHg,PaCO270~80mmHg,pH7.2。人工气道的选择:面罩(口或鼻)、气管插管(经口或鼻)、气管切开。通气方式:(1)无创机械通气:经面(鼻)罩机械通气,如BiPAP,适用于未昏迷病人;(2)有创机械通气:IPPB、PSV、SIMV。治疗五、呼吸兴奋剂(respiratorystimulant):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且能促进患者清醒和自主咳痰,但可增加氧耗量和CO2的产生,应注意减轻气道负荷。有神经精神症状即肺性脑病,或PaCO275~80mmHg时可应用。常用药物:可拉明(尼可刹米)、回苏灵,洛贝林(山梗菜碱)、阿米三嗪、多沙普仑等。治疗六、皮质激素的应用:减轻气道炎症和脑水肿。原则:短程、足量,注意并发症。七、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1)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呼衰;(2)补液与脱水处理;(3)呼酸、呼酸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酸的处理,pH7.2可适当补5%NaCO3;(4)补钾、补氯。治疗八、心力衰竭的治疗:1、利尿剂:抑制肾脏水、钠重吸收,减少循环血容量,减轻右心前负荷宜选用作用轻、剂量小、短疗程的利尿剂。常用药物有呋喃苯胺酸(速尿)、双氢氯噻嗪(双克)、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2、强心剂:因缺氧与感染对洋地黄耐受性低,剂量宜小(常规剂量1/2~2/3),选用作用快、排泄快制剂,用药前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避免药物毒性反应。应用指征:①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衰者;②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③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以右心衰竭为主而无明显急性感染者。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强心药的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治疗3、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低心脏氧耗,改善心功能,可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硝苯吡啶、卡托普利等,对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对降低肺动脉压力仍有不同看法(可引起体循环血压下降)。4、抗心律失常药:一般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持续存在者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治疗九、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纠正缺氧与CO2潴留、慎用对胃刺激性药物、制酸剂、补充血容量。十、营养支持: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热能每日不低于30kcal/kg。治疗缓解期的治疗:冷水擦身等耐寒锻炼;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以改善肺脏通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胸腺肽等;中医中药治疗: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治疗长期家庭氧疗(LTOT):慢性呼衰患者,若PaO255mmHg,或PaO2为55~59mmHg伴有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红细胞增多症或严重夜间低氧血症者;每日吸氧应15小时,氧流量1.5~2.5L/min;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