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定义1.发热(体温≥38℃);2.临床实验室检测:外周血血小板降低,或同时伴有白细胞降低(排除血液系统疾病);3.急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表现为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纳差、呕吐、腹痛、腹泻、少数病例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等)(一)病原学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布尼亚病毒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RNA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科而得名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目前已知包括200种以上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1975年正式命名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纳伊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及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布尼亚病毒的变种2010年9月12日,国家疾控中心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二)流行病学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节,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病例有野外作业史,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起病,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大多数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表现明显。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部分患者有出血症状如: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点、眼结膜充血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四)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鉴别诊断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五)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出院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六)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七)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同功酶(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尿素氮(BUN)升高病原学检查: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血清学检查: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验室检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抗体滴度对比检测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标本运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应当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检测结果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标本采集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长袖工作服)采集后应当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检,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时,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当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应当及时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由省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八)预防控制措施(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二)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三)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四)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积极、广泛地宣传疾病防治和蜱等媒介昆虫的防制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常识从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使公众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五)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应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环境清理,必要时采取灭杀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蜱等传播媒介的密度。蜱叮咬后处理措施(宣教)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取蜱时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蜱叮咬后处理措施(宣教)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