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南京高三三模语文详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7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详评1.B(3分)2.C(3分)3.B(3分)4.A(3分)5.C(3分)6.D(3分。汲:提拔)7.C(3分。不是逼迫奴仆冒充他去顶罪,而是他的党羽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宋]文同石公字君瑜,其家世代在关中定居。年轻时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扶沟县主簿。当地百姓习于凶悍、狡猾,做非法的事来破坏法治,心中无所敬畏,轻侮散漫,骄横凶狠。石公到任之后,不能容忍,以国法来制成他们,绝无宽恕。一段时间之后,那些卑劣胡为的年轻人相互商量决定要逃离,他们说:“这个官员和别人不一样,小心不要触犯他,一旦被他抓住,那就粉身碎骨了。”县令曾经私下对石公说,认为京城近处的治理,难以和外地相比,执法应当稍加宽松,争取能平安无事地离任。如果不能这样,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石公说:“执法如果京城近处和外地有所不同,这不是朝廷用来公平对待天下人的用意。属下的职责在于辅佐上级,我只知道为国家利益而献身,不懂得还有其他的选择。”改任虹县知县。虹县的习俗多驳杂而邪恶,贪图利益且嗜好诉讼。石公初到任,拜谒知州。知州见石公年轻,轻视他,就以虹县难以治理来动摇他,要留他暂且辅助处理州府事务。石公说:“我奉朝廷诏令,不能为个人考虑不去赴任,我想尝试前往。如果有需要向上禀报的政务,希望州府不要因见我有了差失就庇护我。事情如果没有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的。”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从此全县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石公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并抓捕审讯。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剥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治罪。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调任绵州罗江县令,蜀地百姓柔弱驯良,胆小怕事,需要安抚,石公改变了在虹县的治理之道,全都采用清静简单的方式。不久,县府已没有多少政务布臵。官府公文簿册静臵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百姓都没见过有催交赋税的官吏来骚扰,都尽力于耕作。石公新建了学校,招集了良家子弟入学,任用良师教诲他们,并亲自给他们讲授道义,让他们遵从,他们的父兄为此感动流泪,前来致谢。升任屯田郎中,宰相正要提拔任用他,可是石公却卧病不治,享年五十二岁。呜呼,石公器宇轩昂,洒脱不羁,看上去魁梧高大。他重气节,善于品评人事是非,对于世情时势的精细之处无不分析得完备详细,让人听得明白清楚,都可以立即实施使用。他对人殷勤应酬,以恩意待人,没有人不能亲善和睦相处。所以他逝世的时候,所有的人们都嗟叹悼念他。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4分)不如此,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4分,“尔”,这样。“忽”:疏忽;“虑”:考虑。“奇”:诡计、奇谋。“安可悔”:译成反问语气即可。(2)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4分)译文: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薄书凝然:“公文(文书)不动(翻)、静置”之意即可。械杻:“刑具”“器具”;杻:niǔ古书上说的一种树。chǒu古代手铐一类的刑具:杻械。“蠹”译为“虫子”。“庑下徒吏”译为“官府的差役”之类。廊庑,lángwǔ,指“堂下周屋”,即堂下四周的廊屋。廊无壁,仅作通道;庑则有壁,可以住人。徒: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徒吏: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官吏。“偃居门宇终日”译出终日闲居无事之意即可。9.石公治理虹县与罗江县,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4分)答:治理虹县打击奸邪与豪强;治理罗江县无为而治,兴办教育。因为两县民风不同,虹县民俗驳杂而邪恶,蜀人柔弱驯良,胆小怕事。(4分。每问2分)第一问治理虹县扣“执法严厉”,治理罗江县“无为而治”“兴办教育”答到一点即可。第二问扣民风,虹县“杂恶”、罗县“柔良畏事”。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晚蝉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闻蝉来鹄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注】轸,此处意为拨弄。围,腰围。10.诗人各用哪个字概括了蝉的特点?蝉声分别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答:晚、新。(2分)《晚蝉》,羁旅之愁;《闻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4分。每点2分)1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最后两句表达方式的特色。(5分)答:《晚蝉》:抒情和描写相结合,怨蝉声惹人愁,无理而有情。《闻蝉》:以议论入诗;力翻陈案,出人意表。观点新颖(富有新意)(5分,共五点,前三后二,一点一分。)12.(1)扈江离与辟芷兮(2)飞漱其间(3)潦倒新停浊酒杯(4)只是当时已惘然(5)山岳潜形(6)赢得仓皇北顾(7)金石为开(8)观千剑而后识器13.下列句中加点词传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请具体解说。(4分)(1)“死了。”根元很平淡地回答。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对死亡的麻木。(2分)(2)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虽不能像铜匠那样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威,但不必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1分),为可以享受美景和舒适的生活感到庆幸,产生了一丝优越感。(1分)14.在进入高等小学时,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的运动场和他的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环境和人物就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1分)他看到的运动场古怪广阔,(1分)表现他对这一环境感到恐惧,(1分)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1分)他看到自己的先生衣着不同寻常,举止谨慎恭敬,(1分)反衬出高等小学先生的威严,增加了他的内心压力。(1分)(补充“增强现场感”1分。)15.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答: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吃苦耐劳的性格,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生活窘迫。与前文比较,体现其身份的转变。手法2分。效果2分,16.小说题为“小铜匠”,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答:(1)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2)写他的铜匠生活少,是为了引出他的师父,并与学校的先生作比较,引出对教育问题的讨论。(3)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4)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对教育的批判。可从详写、略写、对比等材料安排方法及用意这两方面做探究。也可从情节(身份转变的合理性)、人物(丰满形象)、主题(对旧式教育的批判)等角度作答,各2分。)17.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6分)答:(1)美的东西让人只有凝视和赞赏;(2)人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终极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没有持久的美感了(完美无缺常常使人厌腻);(3)美带给人消极的感受。(6分。每点2分)18.从全文来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6分)答:艺术品(审美对象)的完美程度;审美者的身心状态、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时间。(6分。每点2分,第二点答到两点即可)19.根据④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6分)答:艺术要使人愉快;要能给人安慰,教人积聚力量迎战邪恶;培育人高尚的品德;艺术效果往往是无意之得。(6分。每点2分,第二点答到“迎战邪恶”即可。)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感觉”作为名词,可以是本能、直觉、欲望、情绪等;作为动词,可以是感知等。“思考”作为名词,可以是思想等;作为动词,则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用……来”,可以表目的,即“用感觉替代思考”或“用思考代替感觉”;“用……来”,也可表方式,即“用感觉的方式来思考”或“用思考的方式来感觉”。“感觉”和“思考”并无高下之分,但从不同角度来看“用感觉来思考”和“用思考来感觉”,则又有可思考的空间。在佩索阿看来,大多数人凭感觉认识事物、生活,跟着感觉走,易为欲望驱使,被表象迷惑;而他则通过思考深入事物内部去辨别和省思,从而认识事物和生活。这只是诗人的个性生命体验,是供思考的素材,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整体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用感觉来思考”角度,如:赞同:遵循内心的感觉常常是最深刻的思考、感觉是思考的先导、感觉使思考更贴近事物和生活、感觉让思考有了温度、感觉常让思考闪耀独特的光辉等。否定:感觉常使思考迷航、依赖感觉使思考变得肤浅、感觉多于思考将陷入非理性的泥淖等。2.“用思考来感觉”角度,如:赞同:经过思考的感觉才能动人、理性让感觉找到方向、感觉需要思考的锤炼等。否定:过度的思考让感觉变得麻木、离开感觉的思考往往偏执等。3.整体角度,如:思考和感觉相辅相成。用感觉感受生活,以思考感悟人生。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