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中国近代人物介绍(生平及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孤直梁鼎芬——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第三组一、人物生平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诗词多慷慨愤世之作,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一)人物简介(二)人生主要经历1.初入仕途,弹劾李鸿章光绪九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因李鸿章主和签越事协议,上疏弹劾李鸿章,言其“骄横奸恣,罪恶昭彰,有可杀之罪六。”引中外瞩目,被论“妄劾”之罪,降五级调用,遂辞官回乡,出京时付托妻子与文廷式,后来文龚二人有染。2.入张之洞幕府,兴办教育梁鼎芬辞官回广东,却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赏识,请其入洞之幕府,深荷倚重。在此期间梁鼎芬随张之洞几经辗转,发展教育,同时任张之洞重要幕僚。1886年,任惠州丰湖书院讲席。1887年,转任肇庆端溪书院山长。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梁任院长。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梁辞广雅书院,隐居于江苏镇。1892年,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两湖书院,梁鼎芬任史学分教。1894年,张之洞代署两江总督,又聘梁鼎芬任钟山书院山长。1895年,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梁鼎芬也随之到湖北,直至1907年成为张之洞在湖北改革旧教育,大力兴办新式教育的主要助手,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梁鼎芬”条对梁鼎芬在维新运动时期与张之洞的关系及其在张幕中的作用有概括的论述:论曰:梁鼎芬久侍张之洞,深荷倚重。张之洞之抑压《时务报》主张,每由鼎芬函告康年“政变甫发,自拟电文,公诸报刊,以明远见深识。盖鼎芬与有为“恒有往还”,诗歌相酬,见其改制!民权之说始恶之耳犹虑株连,特揭载以明心迹。溯其以孔子纪年而示禁强学,以“经理”无权而掣肘康年,且置康梁为“乘机煽乱,昌言变法”,几与顽固派之诬蔑相类。然而梁鼎芬非顽固派,张之洞之济流耳,若是,顽固洋务两派虽存矛盾,而低诽维新,维护封建,其旨一也。且梁鼎芬又“刻深自熹,以迎合张之洞”,为张之洞所信任,论者且谓:“天下崇拜之洞者,必并崇拜鼎芬;唾骂之洞者,必并唾骂鼎芬,......鼎芬即小之洞,之洞即大鼎芬。3.“一根筋”的大清遗民(1)复出为官,再奏弹章光绪二十七年(1901)2月,梁鼎芬被”赏还原衔”,起用为直隶州知州,后经张之洞之荐,年底命署理武昌府知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由知府兼署武昌盐法道。1905年奉调为安襄郧荆道,同年10月升署湖北按察使。1907年兼署湖北布政使,数年间,升转甚速。1907年8月,梁鼎芬上书奏劾庆亲王奕励和直隶总督袁世凯,同年10月再上弹章,却未果。1908年2月上奏折以病辞官,朝廷准许所奏。(2)清朝遗老,种树守陵宣统三年辛亥(1911),清政府被推翻,梁鼎芬悲痛哀鸣,惶惧无依,但又坚守臣节,不肯与革命党人往来。壬子(1912)年九月,梁鼎芬拜谒崇陵,且晚年担任崇陵陵工大臣,种树护陵。宣统六年(1917)梁鼎芬参与张勋的复辟运动“丁巳复辟,已卧病,强起周旋。事变忧甚,逾年卒,溢文忠(《清史稿》)家人遵其遗嘱,将他葬于易县梁各庄行宫旁,使他实现了“生前尽忠,死后保驾”的诺言。(三)创作经历1.学术性著作:《经学文钞》十四卷,梁鼎芬辑,江苏存古学堂,光绪34年木活字本《续番禺续志稿》梁鼎芬修,四十四卷,民国20年刻本《续广东通志》梁鼎芬总纂民国间《后南园诗课》1册,梁鼎芬辑,宣统三年,羊城墨宝楼刻本《书藏四约》1册,梁鼎芬撰,刻本,光绪十四年《会试朱卷》,梁鼎芬撰,刻本,光绪间,附注:光绪6年庚辰科《梁祠图书馆章程》梁鼎芬撰,铅印,粤东编译公司,1册2.梁鼎芬的诗文词集有:《节庵先生遗诗》六卷,余绍宋辑,洒阳卢氏慎始基斋,民国十二年刻本《节庵遗诗续编》叶恭绰辑,民国间铅印本《款红楼词》叶恭绰辑,民国21年刻本《节庵先生遗诗补辑》汪宗衍辑,1952年《节庵先生遗稿》,杨敬安辑,文海出版社本,1991年《节庵先生剩稿》二卷,杨敬安辑,1965年,又1991,文海出版社影印本二、创作及其思想总述梁鼎芬一生坚持忠君爱国,但为时势所限,建功立业的理想无法实现,他把自己的思想性情和人生经历投射到文学创作之中。其诗词文章关怀家国,注目时艰,抒写自己的志向怀抱,充溢着对君亲的忠爱之情和对友朋的深挚之谊,传达出对大变动的晚清社会与自我人生的感受和体悟。其诗歌风格婉约幽秀,而兼悲慨、超逸;其词风以徘恻哀婉为主而时有雄放之作;文章质实朴直,感情真切强烈。其诗词文章风格都与作者的思想和经历密切相关。概述:创作分期(纵向)第一阶段:罢官之前,少年意气,豪壮凌厉,忠君爱国。第二阶段:为人幕僚,倾心教育。辗转各地,词风雅丽缠绵。第三阶段:再次为官,诗风沉郁,针砭时弊。第四阶段:暮年归隐,平易清淡。(一)诗歌创作开篇:梁鼎芬遗言不可刻其诗集:“今年烧了许多,有烧不尽者,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出也。”因此梁的诗歌作品仅存后人为其辑录:《节庵先生遗诗》《节庵先生遗诗续编》《节庵先生遗诗补辑》诗歌的题材内容(横向)(1)关注时事,忧国忠君《望雨》吾闻镇江农,久旱鲜一饱。今年春雨绝,赤日光呆呆。高原树身拆,下限麦脚倒。土坚牛不进,水涸鱼尽蔓。凋敝既堪虑,灾凶更难保。遗蝗况深入,乖龙但自了。我生钝如锥,要术尚粗晓。无家犹望岁,一日千念祷。匹夫系天下,民病事不少。出闻里巷语,北来长官好。吾友英且仁,行将活枯搞。(2)怀古抒情,不忘现实《禄水桥·吊杜牧》移履府西头,粼粼但一沟。柳桥初罢絮,词客莫登楼。买酒无人识,伤春并泪收。低徊樊上老,何事乞湖州。(3)交游酬唱,道同谊厚《赠侯官沈瑜庆》沈郎都市初相识,不待文章发英直。虎豹斑斑风矩存,有才独俊无渝则。乃翁知国出威名,旅旗不懂姜虎惊。江南百姓最知恩,今见行媳泪犹坠。直须见龙文武心,铁石万口争传范。(4)思念亲人,骨肉情深《佳儿二首》夺情恩旨出丹除,海外东还雪满据。谁见曹勋持使节,未闻崔善上封书。墨绞饮泣知何积,金革从权或不如。两世佳儿都仕宦,九原慈母几啼嘘。(5)感受生活,体悟人生《辛卯元日》日月一以迈,志士无穷期。兹辰庆岁首,万树迎朝晖。劳生三十三,今是昨未非。山中尔何人,木食而草衣。寒泉撤肝胆,清风醒心脾。枝头春鸟鸣,欣欣得所归。故山岂不怀,腥浊辞芳菲。佳人不随世,智者要见微。滔滔江海流,目移心更违。弹琴以乐道,读书且忘饥。(二)词作、文章1.词梁鼎芬的词作的数量远远少于其诗歌。叶恭绰辑录其词为《款红楼词》。梁鼎芬的词作向唐五代学习,艳丽缠绵,低哀诉说自我感情,体现了词为小道的传。又用描写缠绵感情的词牌写时事,体现其不囿于传统之词。所以其词既有花间的幽幽缠绵却又有稼轩的豪气,用的是柔婉之词表达其激昂内敛的爱国深情。2.文章梁鼎芬《节庵先生遗稿》前三卷为文,其中第一、二卷为奏疏,第三卷为杂文,涉及文体种类不多。奏折多抨击时弊、倾心教育和批判科举考试流弊之类,杂文则其中包括一些读书笔记书写读书精神,开学堂之时的演讲稿,与朋友的书信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与亲人所做的祭文和碑文等。三、近当代对梁鼎芬研究成果概述梁鼎芬首先是一位近代历史人物,故作为专门性的学术研究,也主要体现在历史和政治研究领域。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主要是一些相关著作和地方史料辑中刊载了有关梁鼎芬的文章: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智军《梁鼎芬参勃李鸿章袁世凯及其在广东办学等活动》韩峰《效忠清廷至死的梁鼎芬》杰公《我所知道的梁鼎芬》杜永泉《清廷的忠诚卫士梁鼎芬》等2000年代后在学术期刊才陆续有一些专题论文以及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如:韩春英《晚清遗老梁鼎芬》韩春英《论梁鼎芬一晚清忠君卫道型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武增峰、韩春英《试论梁鼎芬与张之洞的关系》李吉奎《因政见不同而影响私交的近代典型——康有为梁鼎芬关系索隐》于静《梁鼎芬人际关系探析》这些论文把梁鼎芬作为历史人物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另外还有从图书馆事业和藏书活动角度研究梁鼎芬的,如:林子雄《试论梁鼎芬的办馆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刘晓娥《梁鼎芬藏书活动及其对晚清图书事业的贡献》,丰富了梁鼎芬的研究。四、参考书目1.叶恭绰《全清词钞》中华书局,1982年版2.清代名人编《清代名人书札》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3.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4.陈永正:《岭南历代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管林:《岭南晚清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王森然:《梁鼎芬先生评传》,三联书店,1998年版7.武增锋、韩春英:《试论梁鼎芬与张之洞的关系》8.何艺梅:《梁鼎芬文学创作研究》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小组成员及合作组长:秧XX——人员分工安排及PPT制作组员:虎X——查阅书籍金XX——文献检索及借阅龙XX——资料查找王X——资料分析筛选张X——资料搜集,PPT后期制作龙XX——资料整合马XX——资料查找组员讲课分工张X——开场、主持及人物信息王X——弹劾李鸿章,为人幕僚秧XX——一根筋,清朝遗老马XX——创作经历龙XX——总述及其创作分期金XX——诗歌创作龙XX——词作及文章虎X——近当代梁鼎芬研究成果概述谢谢观赏!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