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佛教的源流与传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佛教的源流与传播第一节、佛陀和佛教的建立第二节、佛教的基本教义第三节、佛教在印度的分派与外传第四节、中国的佛教第五节、中国历史上的兴佛与废佛第一节、佛陀和佛教的创立一、佛教在印度产生的基础1、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2、佛教产生的思想背景1、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佛教建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这一时期,古印度的经济急剧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城市,如王舍城、舍卫城、波罗奈城等。根据佛典记载,当时从恒河流域的上游到下游还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16个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摩揭陀国和桥萨罗国。2、佛教产生的思想基础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吠陀》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天书,尊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宣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主义。大梵天种性制度婆罗门教将人类社会分成四个种姓。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阶级;其次是刹帝利,是掌握军政的国王和武士阶级;其次是吠舍,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有从事农耕的农民阶级;最下的种姓是首陀罗,是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种姓制度严格划分:•梵是造物主•婆罗门Brāhmana,司祭祀,拥有最高权力。由梵口生•刹帝利Ksatriya,主政治军事。由梵胸生•吠舍Vaisya,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由梵腹生。上三者为再生族•首陀罗Sudra,工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贱民四种姓严格分别“庆吊不通,婚媾不遂,载在渊府,世世无有移易。高下之殊至是,此释伽所以不平,而谠言平等以矫之也。”(章太炎《訄书》)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除婆罗门教外,其他反婆罗门教教派的统称,除佛教外,主要有六大教派,也即是佛教所说的“六师外道”。他们分别为:尼乾陀若提子所创建的耆那教。以阿耆多舍钦婆罗为首的顺世论派。以珊奢那毗罗胝子为首的怀疑论派。以末伽梨拘舍梨为首的自然论派。以富兰那迦叶为首的无道德论派。以迦罗鸠驮迦旃延为首的感觉论派。二、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不是神,他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八相成佛1、降兜率释迦生前,原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大约4000年之久。他观察五种因缘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度化众生。2、入胎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鼻卷一朵白色莲花,下降毗罗卫国,从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此称“乘象入胎”。3、出生摩耶夫人生产前,根据古印度风俗回娘家分娩,路过蓝毗尼园,在树下休息时,从右胁生下了释迦太子。此称“树下诞生”。令人惊奇的是,太子刚落地,就向四方各走了七步,还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称“步步生莲”。太子降生后,天雨香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此称“九龙灌顶”。这天是四月初八,后来成了佛教的“浴佛节”。4、出家净饭王请阿私陀仙人为太子占相,仙人预言道:“这位太子如果在家,将来可以做威震四方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了,可以成为引导众生觉悟的佛陀。”此称“仙人占相”。太子出游四城门,分别见到了痛苦的病人、孤独的老人、死者的尸体和自由自在的出家修行人,深深地感到人生充满着苦难,引发了他出家寻求真理的念头。此称“出游四门”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据说太子为了不惊动别人,由诸天托着马足,逾城而走。此称“逾城出家”黎明,太子抵达苦行林,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和爱马回宫报信。此为“犍徙惜别”。5、降魔太子在苦行林中修6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间或7日食一麻一麦,形容槁枯,仍未见道。于是他意识到苦行不是道,遂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沐浴。沐浴后,吃了牧女的乳麋,恢复了元气。于是,他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期间魔王率魔兵魔女,以死亡相威胁,以美女相诱惑,但太子不为所动。此称“释迦降魔”。魔女炫媚众魔败阵6、成佛经过了七天七夜的入定,战胜了内心群魔的诱惑与扰乱,悟出了宇宙人生的本质,获得了解脱。他成了现代的佛祖。此称“树下成道”。7、转法轮释迦牟尼成道以后,首先来到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憍陈如等五位以前的随从第一次宣讲了佛法,使五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皈依佛教。他们是佛最初的五位弟子。此称“初转法轮”。佛陀在45年的传教生涯中,周游各地,广收信徒,说法普渡众生。佛陀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此称“转法轮”。8、佛陀涅槃释迦在八十岁高龄时,游化到了拘尸那迦城外,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头朝北方、右胁而卧,进入了涅槃境界。佛陀达到了彻底的解脱,他的大法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传遍了世界各地。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佛教圣迹释迦牟尼诞生处——蓝毗尼园遗址释迦牟尼成道处——大菩提树初转法轮处———鹿野园遗址释迦牟尼涅磐处——拘尸那揭佛陀常说法的地方竹林精舍灵鹫山祗园精舍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