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概念:1、需求: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需求的价格弹性: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3、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4、供求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5、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6、互补品: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知识点1.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需求程度、可替代程度、商品在家庭中所占比例、使用时间的长短、本身用途广泛性第三章效用论概念: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2、边际效用:(UC)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量。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解释:生理和心理原因:兴奋度递减。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4、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与某种商品不同价格相联系的消费均衡点的轨迹。知识点1.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它有何特点?答: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轨迹。或者说是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特征:(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2)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3)凸向原点。2.结合图形说明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机制及需求曲线的推导。(PPT)第四章生产论概念:1、边际产量:(MP)是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2、生产中的短期:就单个企业而言,指短到至少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期。生产中的长期:就单个企业而言,指长到足以使所有投入要素成为变量的时期。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4、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5、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6、等成本线: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知识点1.结合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短期生产中合理投入区域的确定?(P74)MP与TP之间关系:MP0,TP↑MP=0,TP最大MP0,TP↓TP与APAP=TP/LAP曲线,是TP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值的轨迹。因此,过原点作TP曲线的切线,在该切点处斜率达到最大,AP在此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MP与AP之间关系:当MPAP,MP把AP拉上当MPAP,MP把AP拉下MP=AP,AP最高。MP与AP相交。第一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递增。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有利第二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开始小于平均产量(但仍然大于等于0);总产出增速放慢;生产者短期生产决策区间第三个阶段平均产量继续递减;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绝对下降。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有利2.结合图形说明厂商在长期内对最优要素组合的确定。(ppt六、生产均衡)无论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或是成本既定,产量最大,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点,在图形上都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即最优投入组合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即最优投入组合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所代表的组合。在切点E,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比率,而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的比率,于是:MPl/Pl=MPk/Pk这就是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原则,表示各厂商单位成本支出所获得的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都相等。第五章成本论概念:1、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是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或总成本曲线的斜率。2、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成产的机会成本。3、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也叫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规模经济:在厂商规模扩张初期,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知识点1.简述短期七个成本类型。从两个视角,总成本TC,总可变成本TVC,总固定成本TFC,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AFC,边际成本MC.2.结合图形,简要说明短期七个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MC-TVCAVC=TVC/QMC-AVCMC与AVC之间关系:当MCAVC,MC把AVC拉上当MCAVC,MC把AVC拉下当MC=AVC,AVC最低。MC与AVC相交。AFC=TFC/QAC=AVC+AFC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概念:边际收益: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1.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竞争地位平等(2)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自由流动。(4)信息完全2.结合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的形成过程。(1)价格水平较高如果市场价格为P1,根据MR=SMC原则,企业应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最佳产量点为Q*,此时,TR=OQ*E1P1,STC=OQ*MN,利润=NME1P1P=AR>SAC,TR>TC,企业将获得经济利润。MR与MC在SAC最低点以上位置相交。(2)价格水平比较适中,如果市场价格为P2,根据MR=SMC原则,企业应将均衡点选择在E2上,最佳产量点为Q*;此时,TR=STC=OQ*E2P2既无利润,也无亏损,P=AR=SAC,TR=TC企业将获得正常利润,MR与MC在SAC最低点相交。(3)价格水平比较低如果市场价格为P3,根据MR=SMC原则,企业应将均衡点选择在E3上,最佳产量点为Q*:此时,TR=OQ*E3P3,STC=OQ*MN,π<0亏损,AR>AVC,于是,厂商生产比不生产强→继续生产!MR与MC在SAC与AVC之间相交。(4)价格水平超低如果市场价格为P4,根据MR=SMC原则,企业应将均衡点选择在E4上,最佳产量点为Q*,此时TR=OQ*E4P4,STC=OQ*MNπ<0.亏损!AR=AVC,于是,厂商生产和不生产一样。→临界点,MR与MC在AVC最低点相交。(5)价格水平不能接受如果市场价格为P5根据MR=SMC原则,企业应将均衡点选择在E5上,最佳产量点为Q*,此时,TR=OQ*E5P5,STC=OQ*MN,π<0亏损!AR<AVC,于是,厂商不生产比生产强。→坚决停产。MR与MC在AVC最低点以下位置相交。综上所属,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4.结合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1)当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厂商选择Q1,在E1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在最优产量Q1水平,有ARLAC,π0新厂商加入民航业即市场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直至市场均衡价格下降,倒使得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π0为止,从而实现长期均衡(2)当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厂商选择Q2,在E2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在最优产量Q2水平,有ARLAC,π0。→行业内原有厂商的一部分退出→行业(即市场)供给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上升,直至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到使得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π=0为止,从而实现长期均衡。宏观部分第十一章国民收入(GDP)核算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最终产品:是指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知识点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区别:GDP是以领土(地理)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在本国领土上居住的外国公民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而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外国创造的价值;GNP是以国民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暂时)居住外国的本国公民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而不包括(暂时)居住本国的外国公民所创造的价值。联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或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2、支出法和收入法如何核算国民收入?支出法:支出法又叫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它是指从对产品的购买出发,把一年里社会所购买的全部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来计算当年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费品支出:C(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消费品支出劳务支出)投资支出:I(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如厂房、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存货投资即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额减年初存货额)政府购买支出:G(包括物品购买和劳务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支出:X–M(出口值减进囗值)用公式表示:GDP=C+I+G+(X—M)=AE(总支出)收入法: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是指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社会一年中各项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加总,即把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的利息、土地等自然资源所得的租金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应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公司未分配利润以及资本折旧。用公式表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以收入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要素报酬收入-工资、利息和租金等。(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0)(dQQdTVCdQdTCMC(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5)资本折旧3、流量和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4、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P当年*Q当年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统计中确定的基年价格)计算的GDP。=P基年*Q当年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总支出均衡概念:1、乘数效应:在一个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的经济里,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该变动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中的其他部门,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个变动的总和,就是乘数效应。2、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3、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对导致其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4、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即被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知识点1.消费函数(表达式、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是指消费与影响消费的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C=f(Y)=α+βy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化多少2.结合图形,说明两部门均衡收入的决定过程。(1)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没有投资)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图ppt)图中,消费曲线C与45o线交于A点,决定了横轴上均衡收入Yo(这里的消费C是自发消费)Yo之左,消费大于产出,要求增加收入(供给);Yo之右,消费小于产出,要求减少收入(供给)。只有Yo处,总消费支出等于总产出水平,实现了均衡国民收入。(2)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