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内容梳理【关于如何做人】《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五,君子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关于学习】《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于学习的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关于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关于学习的内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关于学习的目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关于教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教无类。”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关于务政】《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1、关于务政的对象: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关于治国与安邦】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