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新乡市第十一中学地理教研组贾心柯课前记忆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稀少。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寒带气候—全年严寒,降水极少。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气候垂直变化明显2011年10月31日,“70亿宝宝”诞生。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高山、寒冷地区和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依据:体质特征的差异)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进入主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那么作为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其分布有什么特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新课标要求:明确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重点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学习1.聚落的概念2.聚落的分类3.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统称城市和乡村读教材P86-P87,明确以下问题:比较项目乡村城市分布特点自然景观改变程度房屋道路人口生产活动规模小、分散规模大、集中小大一般不高,但经济适用以高楼为主窄而少宽而多稀疏稠密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林、鱼、矿产)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气候优越(气候温和,降水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汇处、沿海港口等地)探究学习自然环境与聚落人类早期的聚落:工业文明时期的聚落: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人文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旅游和科学技术等。多分布在中低纬度较大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热带雨林地区内蒙古草原地区北极寒带地区热带沙漠地区假如你身处这样的环境,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住房?合作学习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全年高温、多雨设计师的构想:建筑材料:木头,竹子建筑特点:屋顶坡度大,双层。目的:热带雨林地区的民居屋顶倾斜,便于排水;上层住人,通风凉爽,避免潮湿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自然环境特点: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以草原为主。设计师的构想:住帐篷,便于拆卸生产活动:以放牧为主,逐水草而居。西亚建筑西亚沙漠村落热带沙漠地区的村庄设计师的构想:建筑特点:墙厚、窗小目的:自然环境特点:热带沙漠地区,炎热,昼夜温差大,隔热,厚墙可减少通过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区吹来的热风。睡觉平台透气口门北极寒带地区的冰屋自然环境特点:北极寒带地区的气候特点:严寒设计师的构想:特点:就地取材且低矮,无窗户目的:挡风,保温世界文化遗产与保护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1)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2)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传承人类文化和文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截止2017年7月,中国已有52处世界遗产我国从2006年,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