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a.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b.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c.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d.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实验要求4-1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纲要求实验要求4-2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4-3稳态与环境(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模拟尿糖的检测(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一、考核目标与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纲要求课本实验对考纲所要求的实验逐个进行复习。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并学会在其他类似情况条件下的应用。显微镜观察类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注意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盐酸作用进行对比2、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3、实验选材:(1)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2)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3)取材要点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②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主要步骤(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为例)(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刮:③涂: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目的?注意顺序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4)染色①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2、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第二步: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第三步: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第四步:观察并用细胞准焦螺旋调焦。先低后高!4、讨论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5)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6)大肠杆菌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2.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3.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4.方法步骤(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5)观察线粒体(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讨论题(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3、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实验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2)观察洋葱(或水绵)细胞可看到:液泡大,呈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3)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大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5、讨论题:(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2.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3.实验材料:洋葱(可用葱、蒜代替)。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4.实验步骤:(1)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观察根尖要多长?解离的目的?漂洗的目的?压片的目的?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在分裂ing?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2.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3.方法步骤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实验原理:(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2.实验目的:(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3.方法步骤(1)低温诱导培养洋葱根。待洋葱根长出1cm左右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2)固定形态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冼2次(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并寻找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目的?什么染料?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2012江苏单科,15,2分)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C高倍镜使用高考真题2.(2012山东卷,4,4分)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高考真题选项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A胚胎干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C黑藻叶片叶绿体移动D大肠杆菌有核仁22.(2012广东理综,24,6分)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高考真题3、(2011江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