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前言谈到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当然首先要理解社区工作是什么。事实上,本书第一章已对社区工作的定义有详细的解说,而本章亦贯彻本书对社区工作一词的用法:即是把a)社区工作定义:社区工作广泛地指谓在专业社会工作实践范围下的任何工作。采用这种涵盖性较大的观点,主要是有利于包容英、美,有关社区工作的讨论(包括社区组织、地区发展、社区行动、邻舍组织或发展等),因为两地在用词上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也要理解什么是理论。笼统地说,b)理论定义是用以解释事物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一套概念,能给予人们行为的指引及规范。1.理论的性质:可细分为描述性(descriptive)、分析性(analytic)及规范性(normative)三类。这种分类事实上是引申自社区工作学者利安纳(P.Leonard)对社区工作理论的划分:(1)描述性与解释性(explanatory),及(2)指示性(prescriptive)。2.从层次来划分理论的种类:亦即从理论的分析对象(unitofanalysis)或研究单位的范围来细分为微观(microscopic),中观(mesoscopic)及宏观(macroscopic)三大类。例如,从个人至小组,以至社群、国家、世界等的演进,可理解为从微至宏的渐次递升层次。3.三个不同层次的理论架构(就社区工作理论而言),从单一社区至社区与社会整体及至社会整体,可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理论架构。正如库恩(T.S.Kuhn)指出:理论的发展是会随着社会整体典范(paradigm)的转变而改变的。这包括理论的问题架构、研究对象、解释角度、研究方法、资料选取等一系列相关的课题。当然,典范的演变亦受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社区工作的理论是因应不同的客观环境而演变的。二、社区工作理论的架构根据1976年依云斯(R.Evans)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体分类,社工专业理论可分为实务理论(practicetheory)及实践理论(theoryofpractice)。a)实务理论:1.实务是较狭义地指实质的工作手法、技巧,以及有关的原则、规范等2.实务理论主要是指那些指引社区工作者在具体执行工作时的理论。b)实践理论:1.实践一词则涵意较广,泛指人类的有意识的行为。2.实践理论可理解为对社工人员从事社会工作的宏观环境的分析,以及指引社区工作者介入工作时的较高层次规范。c)具体说明,1.实务理论包括一些具体的介入模式(model):2.实践理论则包括对社会的分析,以及社会关系演变对公平、正义等抽象理念的理论架构。d)相关学者的解释:1.拜雅士(P.Bryers)引用了以上的二分法来阐释社区工作理论,认为实务理论是指引社区工作者达致某些具体成效的既细致清晰,且又经过试验的理念。这些理念是由实务中衍生出来的。至于,实践理论,则笼统地包括应用了社会科学知识基础(socialscienceknowledgebase)的理论。2.谭马士(著名社区工作学者)(D.N.Thomas)则更简单而具体地以知其然(know—how)及知其所以然(know-why)来分别指谓实务理论及实践理论。1、社区工作理论的发展轨迹1.社区工作理论在英美两地的发展,可溯源至十九世纪末英美的安置所(settlementhouses)运动。60年代,英国推行社区发展计划(communitydevelopmentproject),美国则有社区组织或社区行动计划(communityactionprogrammes)。这些都对社区工作理论的发展相当重要。2.近十年,社区工作理论加入了政策与机构宏观介入(macropractice)的元素,后期又引入社会学中有关国家性质、社会结构及本质,以至新女性主义、城市政治、社会变迁、社会运动,以及政治学的政治系统论等,均可看出由微观(即从单一社区)渐次演进至宏观(如地区与中央政府或国家整体的关系)的层次。这种转变,反映出社区工作从业员及学术界均逐渐体会到社区的改变不能单靠某一社区的力量来达致,必须有赖社区以外的较大系统作相应的转变。1)例如,在香港:这个密集的现代化社会中,政府的官僚行政权力日益膨胀,政府政策在介入个别社区及社会整体的运作时是无孔不入的,这正好显示社区与社会(甚至国家)整体的转变每每是息息相关的。2)就算是英美英美等幅员较广的国度,有省、郡与中央(或联邦)政府之别,仍不免体现社区与社会以至国家一脉相连的关系。3.综观现时英美两地主要的社区工作文献,大多牵涉实务理论的研究,有关实践理论的讨论则较少。究其原因:1)主要是实务理论的建立多由前线社区工作者透过工作经验总结出来:而英美两地的各种社区工作活动颇为活跃且多元化,能提供充裕的素材予从业员及学者著书立说。然而,这些文献多以某一特定社区为焦点,只能做到微观层次的讨论。2)至于实践理论,因其本质上援引了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宏观分析角度,故较少在社区工作或社会工作的文献中找到。不过,社区工作界亦不能不了解和认识社区与社会整体的密切关系,故近年亦见有渐从微观(实务理论)转向宏观(实践理论)的分析文献。2、社区工作理论中的不同派别由于社区工作引用的社会科学理论与学说,大多与政治学及社会学有关,而这些学说又普遍建基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故此,社区工作理论(包括实践与实务两者)均有不同的立场或派别。正如汉马(J.Hanmer)指出,社区工作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大派别:(1)共识取向的多元主义(consensus—orientedpluralism):(2)矛盾取向的多元主义(conflict·orientedpluralism):(3)阶级斗争取向的结构分析(class-conflict-orientedstructuralanalysis),其中又旁涉新女性主义(neo—feminism)。由于实践理论的涉足面广,其取向亦更见纷陈。诚然,任何分类法均不免有不足之处,例如将一些类似但有分歧的观点强行归类,或勉强剔除一些较次要的分歧等。但无论如何,上述的分类法不失为简单可行的架构,总结了英美两地自六十年代以来的社区工作理论取向。以下将分别探讨实践理论和实务理论。由于后者在实习中讨论,本章只集中讨论实践理论部分,对实务理论则只作扼要的论述。三、实践理论1、实践理论与社会分析的关系社区工作者对社会的分析,将影响其对社会或社区问题的介入策略,及社区工作在社会上应扮演的角色的看法。因此,对社会的理解便成为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不同学者对这种理解都有不同的称谓:a)达斯加(L.J.Tasker)称之为场境理论(contexttheory);b)汉马及劳丝(J.HanmerandH.Rose)将其简称为理论或社区工作理论;c)而莫泰基则直接称之为社会分析。本章借用莫泰基的用语。社会分析是指对社会不同组成部分的关系的分析。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家庭、经济制度、政府、社会福利制度、意识形态、社会不同社群的关系等。由于篇幅所限,本章仅就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社区工作者的实践,来引证社会分析为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2、意识形态及其对社区工作者的影响(1)定义:有关意识形态的定义很多i.霍毕(R.Thorpe)的定义,即是:个人及小组或社群的一般社会及政治世界观:该等世界观多包括在不同的政治哲学之中,例如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1)事实上,社会上是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的;2)随着不同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出现,当中某种意识形态可以占据社会上主导的地位,而出现所谓霸权(hegemony),3)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人和社群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亦影响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社区工作者亦难免会受意识形态的左右。除了霍毕有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外,不少论者亦对意识形态与社区工作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如社区工作人员协会(AssociationofCommunityWorkers)、费活及林伯特(M.FleetwoodandJ.Lambert)、思雅(J.Sayer)等。ii.狄臣(J.Dixon)曾指出,意识形态是影响社区工作者介入策略的重要因素。不过,对于激进的社区工作者来说,是不易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反之,支援机构对工作者的认同、官僚的干预、惟恐失去政府支援及缺乏全盘策略等因素,更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实践。iii.李氏及雷朋(P.LeeandC.Raban)更指出,讨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可能会夸大价值取向对个人或社群行动的作用。然而,思雅、林伯特、霍毕,及社区工作人员协会却十分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2)故此,意识形态是否影响社区工作者进行介入工作的主要因素,实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影响社区工作者实践的其中一项因素。(3)讨论意识形态的文献,多会选择数种意识形态来作比较。A.根据李氏及雷朋的分析,这些讨论大致是依据一项或两项准则来挑选的。依据一项准则的包括彭加(R.Pinker)、佐治及怀尔定(V.GeorgeandP.Wilding),和格伦(R.Groom)等的讨论,他们所依据的准则是:B.一项准则:各种意识形态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及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应扮演的角色。1)自由市场角色的增加会削弱政府的角色,反之亦然。2)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可以依据自由市场角色的轻重来相互排列的(参看图5.1)。市场角色重要市场角色薄弱(政府角色薄弱)(政府角色重要)(1)传统经济理论-------后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2)反集体主义------有保留集体主义------费边主义-------马克思主义(3)市场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注:(1)彭加的见解:(2)佐治及怀尔定的见解:(3)格伦的见解。图5.1:不同意识形态对市场角色轻重的分布C.此外,乔治(P.George)更认为,除了市场与政府的相互角色这一准则外,还需加上另一准则:对社区或社会内不同社群应否平等。这两项准则便会交织出四个象核(参看图5.2)。社区工作关注社会上资源调配的情况。社会资源分配平等与否当然成为关注的重要部分。此外,在资源调配上,政府及市场各自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社区工作因此亦要留意政府及市场在这方面的表现。基于这些原因,本章遂以两项原则(即社会平等与否及市场和政府角色孰重孰轻)为选择不同意识形态的依归。社会平等社区民主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女性主义费边主义市场角色重要市场角色薄弱(政府角色薄弱)(政府角色重要)多元主义新保守主义社会不平等图5.2:意识形态对市场角色及社会平等立场的分布(4)本章运用上述的准则,选取了六套意识形态介绍给读者。它们分别是:新保守主义、多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费边主义、社区民主主义,及新女性主义等。A.新保守主义1)产生时间:新保守主义在70年代后期开始在英美等地普及起来。2)代表人物或机构:海耶克(F.A.Hayek),约瑟(K.Joseph)、经济事务研究所(InstituteofEconomicAffairs)等的论说均为其中的例子。3)新保守主义强调社会的渐进性(evolutionism)。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均为社会演变的结果。此外,强调人类理性的限制亦是它的另一特徵。现存的市场,家庭、代议民主等制度,均不是任何人或社群凭借理性设计所能达致的。由于社会制度是演进的产物,故此它们全部都是合理的,能反映社会上不同个体及群体的利益。急剧的改革只会带来负面的后果。4)自由市场制度是新保守主义所坚信的。自由市场制度为社会上每个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只要个人肯付出努力,必有发挥的机会。社会不平等与个人天赋的差异有关;市场制度将各人不同的天赋适当的反映出来。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并不需要,亦不合理。5)新保守主义亦强调个人主义:a)一切社会制度均由个人的行为促成。对社会上集体行为及制度的出现,以及问题的孕育等的解释,均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