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以及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材分析】一、学生的学知起点长度单位方面: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在第三册P9-10页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关于质量单位方面: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质量单位吨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二、教材的处理: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或质量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三)处理教材要注意的地方: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是,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2.安排学生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领导。3.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单元内容操作性很强,同时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合理安排动静时间。【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建构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者将正式的知识以自己日常的知觉经验联系起来的过程。本单元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并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以厘米的认识作为知识的起点,借用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学生尺进行测量的经历作为经验基础。所以本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估、测、议的基础上,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同时,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环境:课堂、操场、校园等,打开学生学习的窗口。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所以本单元在编排上都是以活动的方式展开的,其目的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3、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本单元在编排上的又一大特点。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了问题他们能同时过桥吗?,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并将限重1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生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做一个恰当的判断,以确定所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毫米、1分米、1千米及1吨与生活的事例联系起来,形成表象。比如: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个100米就是一千米等等。同时,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四)课时划分与具体内容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P2-3页例1,P3页做一做及P5页1、2、3题。)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5题)。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第四课时: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P8页例5,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3、5、6题)第五课时:吨的认识(P11页例6,及练习三中的第1、4两题)第六课时: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P12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中的第2、5题)第七课时:测量(生活中的数学)P14页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科书P2-3页例1,P3页做一做及P5页1、2、3题。)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前两年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一册教材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对于毫米学生虽然没有正式学过,但他们每人的学生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材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然后利用直尺中的毫米刻度,形象地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并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是:1厘米=10毫米。接着教材通过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以及做一做中的量1分硬币的厚度等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建议:第2~3页的情境图:是一幅较为形象的四位小朋友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估计、测量、讨论的主题图。在出示了主题图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分别估计一下课本的长、宽、厚。在估计的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当学生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测量的时候,就问: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相互交流一下,可以怎么样去解决它?从而引出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在学生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重点掌握1毫米的长度观念。先介绍1毫米的实例,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找找那些东西是1毫米,以加深他们对这个长度单位的感观建立。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说一说,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练习一中第1题,一是考查学生的长度观念,二是考查学生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水平。在做此题时,先让学生估测,不要急于用尺子测量。学生在判断是否是正方形时,存在竖着看和横着看的差别,可以采用转动课本的方法反复对比。判断后,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第3题,含有两项内容,一项是估计常见物品的长(或宽),另一项是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要让学生对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教学片段:《毫米的认识》片段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今天我们来个测量比赛好吗?(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片段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片段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评析:综观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以已有知识为基点,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中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点,并从一些活动中激活有关测量的知识认识。先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今天我们来个测量比赛好吗?通过测量比赛,抓住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设计的测量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去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在操作中,遇到实际的问题中,学生出现了茫然时,教师抓住亮点、抓住时机,引入新知。在随后的教学中留于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经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我的思考:如何用好主题图?主题图是借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