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心中的印象第二学段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留在心中的印象》第二学段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张红【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一面》和以“留在心中的印象”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深厚的爱戴之情。《留在心中的印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印象深的人。教学内容体现两个方面三个层次:两个方面:可以回忆认识的人当中,第一印象最深的人;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人中,找自己印象最深,有特点的人。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说一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设计思路】古今中外,大凡流传百世的著作佳文,其共同之处都在与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了在达成课标的基础上,体现小学语文高年段跨越式实验的模式,使得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得到大幅度的跨越,我在跨越式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地整合各种资源,建成了一个融合本组学习内容和单元“口语交际”话题的名为“留在心中的印象——“走近鲁迅”语文专题学习网站,从而为在跨越式理念指导下的本组课文的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把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园地的内容自然融合,让教学活动协调进行,并渗透到每一节课时中去,这样科学地划分教学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更高效、更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把能力训练落到实处,还能逐渐升华情感,让情感目标随着学习的进程而逐层达到,最后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一面》一课的教学是重点是感受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的一面,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敬仰和怀念。虽然仅是一面之交,却胜似多面,特别是当鲁迅逝世后,夹杂着怀念的情感,这种印象就越发的深刻而难以忘怀了。本课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外貌的描写,教学中运用列表的方法对六次外貌描写进行聚焦,通过品读、对比、调换、删除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这六次外貌的描写是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逐渐深刻的过程。并概括出给人的印象就是“瘦”但“精神”。从而迁移到“口语交际”中,让孩子们说说他们心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印象,再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谁在初次见面时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运用第一课和本课时学到的“以事表人”的方法,把他(她)给你的印象说具体、生动。可以根据这个人的特点在“语言”、“动作”或“外貌”中有重点的写,突出人物的特点;也可以仿照《一面》的写法将对人物印象的变化由浅入深地表达具体和生动。其中可以调用与达成课时目标有关的拓展资源《小馋猫》、《豆腐老抠》等。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读懂课文,利用文中“词语热键”来自主理解难懂的词语2、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难点句子的深刻含义。4、能跳读课文,聚焦外貌,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感受抓住人物特点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重要作用。其外,在聚焦外貌的过程中,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的顺序。通过聚焦语言,感受鲁迅对青年的热情,对青年的关怀和无私而真挚的帮助。5、能运用“聚焦外貌”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6、能进行拓展阅读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13年后再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上)和(下)、作者阿累的《写作背景》以及《最贵的蛋是“笨蛋”》、《童音》、《小馋猫》、《豆腐老抠》等文章。7、能围绕“留在心中的印象”进行口语交际。过程方法:1、通过网络环境下热键的功能,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自主理解难懂词语的能力。2、通过品读、对比、调换、删除、表格、创设情景等教学手段,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提高结合时代背景,结合拓展阅读材料,联系上下文体会重难点语句的能力。3、通过阅读拓展资源、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4、通过聚焦外貌,使学生懂得对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可以与情节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可使人物形象深印读者心里,另一方面还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鉴赏水平。5、通过在感受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手法后,能尝试在口语交际中加以运用,提高口语表达,刻画人物特点的能力并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有序观察的能力。6、拓展阅读在选材上与本篇课文有类似的文章,如《童音》、《豆腐老抠》等文章,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口语中运用,提高口头表达中选材方面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时的教学,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的兴趣,展现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感受一颗伟大心灵的跳动。2、在学习网站的指引下,有继续研究鲁迅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敬仰崇拜之情。【教学重难点】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2、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创设交际情境和氛围,多方位的开展交际活动,使交际有层次地展开。【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鲁迅资料,接触“留在心中的印象——‘走近鲁迅’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媒体】“留在心中的印象——‘走近鲁迅’语文专题学习网站”【学情分析】1、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理解了单元导读,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2、学习了诗歌《有的人》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对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抓住外貌、动作、语言,关键词语或重难点句子理解课文有一定的能力。3、知道了以事写人的写作方法,懂得用几件事情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4、接触了留在心中的印象——“走近鲁迅”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拓展阅读了网站中的相关资源,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生平,作者简介有一定的了解。5、学生是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开展语文跨越式研究已经五年之久,信息技术、自主学习、阅读能力、打写水平都处于非实验班的前列。【教学策略】1、问题任务驱动法:以“鲁迅为什么会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这一问题为引导,从内容和写法两个层面来探究,达成教学目标。2、创设阅读环境,以读代讲,“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成为交流协作的工具;成为提供丰富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成为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复习回顾,承上启下:(2分钟)资源准备:网站中《一面》一课的课件1、复习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的人》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鲁迅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2、激情导入:是的,鲁迅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关心过的青年不计其数,据统计他一生接待来访青年500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就在他病重期,手无执笔之力的情况下,对青年朋友的来信都刻印上生病的字样,退回青年手中,不让这些信件石沉大海,不让一个青年失望、彷徨!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老人,却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鲁迅时代”。难怪有这样一位青年,与他一面之交后,永世难忘,对他的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孩子们,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一面,为什么这一面却如此不同寻常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19一面)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4分钟)资源准备:网站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的课件1、回顾比较: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选取了四件小事来表现生前的鲁迅,是哪四件事?谁能用小标题概括?(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照女佣)小结:课文就是用了这四件小事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确是一位(为-----)齐读的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以事表人的写作方法。2、导入新课:那《一面》有什么不同呢?(用一件事写鲁迅,多巧妙的构思啊,选择一个小小的角度,一件小小的事情却把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真是以小见大,这对我们以后在选材和构思上都有启示呀!)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1)过渡: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学生汇报,板书“过程、影响”)(2)课文就讲了这两大部分的内容,你能用分段符号标出吗?(学生汇报(1——29)写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30——31)一面给我的巨大鼓舞和影响(激励、力量))(3)小结:过渡: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写了自己和鲁迅见面的全过程。请同学们跳读3——29自然段,3看看作者围绕“书”,讲了哪三部分内容?请特别留心鲁迅的话,(学生回报,教师板书:“推荐好书——廉价卖书——亲自送书”)(4)点明写作顺序:(板书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三、深入探究,聚焦外貌:(12分钟)资源准备:网站中“名家笔端下的鲁迅”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重点写了“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全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六次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请大家默读3——29自然段,用横线勾画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可以在找出的语句前加上序号),认真读,用心想?1、学生自读体会,画句子,边读边想象。2、学生一边汇报汇报,教师一边点击《一面》课件中的表格。3、再读表格中六次描写,谈发现。(1)、谈共同点:“瘦”,为什么这么瘦?找读文中的句子。“鲁迅”工作是什么?是作家为什么称他为战士?(调用视频资源,了解三十年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和鲁迅的斗争精神)(2)、有两处外貌描写重复的地方。能不能删掉一处?(不能,第一次黄里带白的脸的描写出现在鲁迅从店内走出来,作者仔细观察后发现的。而第二次的黄里带白是因为鲁迅要廉价卖书给作者,这时作者抬起头,惊讶地望着鲁迅的特写镜头,这次作何看得何等仔细,就连------小结: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得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中,而且还构成了一条内在的连线,使全文浑然一体,这和我们在中年段写人的外貌有所不同,以前我们都是写在开头比较多,以后可以尝试把外貌穿插在情节中一起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深刻。)(3)这六次外貌描写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不能,因为这六次的外貌描写是跟随观察的顺序由远到近,印象由浅入深,描绘由粗到细,写法由略到详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观察的对外貌深刻描写的方法。)(4)过渡:作者就是这样反复六次对鲁迅外貌的地描写,使鲁迅“瘦但精神”的印象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透过外貌,我们还看到了鲁迅的精神,那就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是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用自己笔拯救危难的中国,唤醒人民,振兴中华呀!多么炽热的爱国之情啊!4、小结学法:(找画句子——读想结合——交流体会)四、运用学法,小结收获:(4分钟)1、明确学习任务:过渡:除了外貌的描写,本课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等方面描写得也很不错,特别是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我们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找出文中你最有触动的句子读一读,再你的同桌交流,你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对话,互相谈谈你的理解。2、学生汇报。3、小结:五、理解影响,升华情感:(3分钟)1、集体感情朗读30——31节,思考:“为什么作者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板书:和我们在一起)2、学生理解:3、教师引申:不仅是在70多年前,直到跨世纪的今天,鲁迅仍被人们颂扬,如何看待新时代的鲁迅精神呢?老师给大家推荐网站中的“永恒的鲁迅”模块,相信对你们一定有启发。4、激情诵读,升华情感:这里,老师有一篇巴金在鲁迅逝世13年后的一篇《忆鲁迅先生》的节选,我想读给大家听,或许在别人对鲁迅的回忆中,你会对鲁迅有更深的印象。(学生汇报)六、印象导入,开启话题:(16分钟)过渡:通过这两段课的学习,你对鲁迅的印象一定加深了?谁来谈谈?1、学生汇报2、提出口语交际话题: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比如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