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汇报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合肥经济圈汇报材料一、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合肥迈上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发展轨道。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与2005年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不断前移,GDP由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地方财政收入由第18位上升到第1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第17位上升到第9位。预计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7%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7亿元,增长27%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多亿元,增长19%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0亿元,增长33.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0亿元,增长12%。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自《规划纲要》和《意见》两个文件出台以来,合肥市积极主动,与淮南、六安、巢湖以及桐城等兄弟城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加强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方法和路径,五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合作氛围日益浓厚,合作共识越来越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加快建设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成立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工作机构。合肥市发改委向市政府办公厅专题报告,对皖发〔2009〕23号文进行了任务分解,要求牵头部门尽快提出工作方案。六安和巢湖市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发文贯彻落实皖发〔2009〕23号文件精神,并筹划、起草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工作方案。12月,六安市召开了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对当前工作进行了细化部署。2、迅速开展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一是规划先行。《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圈内城市规划一体化开始对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整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之中。省发改委按照《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分解意见要求,牵头组织或参加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合肥、淮南市围绕合淮同城化正在编制整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已由建设部组织评审结束,《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已完成初稿,下一步即将组织评审。二是加快同城化进程。合、淮两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城市建设、经济、文化、交通、旅游和环保六个一体化,在农业、林业、商务、旅游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签署了区域商贸、外经贸、旅游、信息化、司法行政等10个方面的合作协议。合、巢两市签署了《合肥市与巢湖市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逐步实现“四同四联”,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以及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等。协议确定了八方面合作重点,涉及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协作、环境共治、科教交流、市场统一、信息同享、应急协同等方面。合肥市与六安市主动加强与圈内的沟通协调,签订了《关于加强工业产业合作框架协议》;与淮南市签订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框架协议》、《加强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等多项框架协议,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推进通信同城化。整合各市信息资源,积极推动圈内通信同城化,促进电子政务系统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六安、巢湖、淮南三市广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前期调研工作。3、加强合作交流,建设统一市场体系。合肥市在区域合作中承诺做到“四个率先”:率先落实合作机制,率先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建设基础设施,率先推进产业对接。六安市紧紧围绕《规划纲要》,在汽车零部件、旅游合作、蔬菜供应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启动一批项目,加强区域内产业合作。巢湖市提出在工业产业、城市建设、科教和人才、基础设施、旅游、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合肥经济圈进行对接。积极推进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合肥的江汽集团、丰乐种业、百大集团、徽商集团、商之都等一批工商业企业到六安、巢湖、淮南投资发展。合肥供水集团成功并购巢湖自来水企业,并积极参与六安自来水项目招标洽谈。2006年以来,合肥企业到巢湖投资项目达480个,到位资金66.2亿元,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旅游开发、商贸流通、旧城改造和城市公用事业。合肥专业商品批发市场40%左右的商品销往淮南、六安、巢湖及所属各县。合肥与六安、巢湖共建蔬菜产销基地,目前已达到1万亩,与六安签署了新建供肥蔬菜基地的协议,同淮南市签订了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巢湖市一些企业也积极利用合肥的创业平台,到合肥投资发展。富煌集团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安徽富煌和利时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1500万元,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努力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圈内5市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互联,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互通,市场准入资质、标准、认证、检测互认。举办省会经济圈发展论坛,编制出版了《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发展报告(2008-2009)”》等。4、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方面。合淮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六安至潜山、六安至武汉、阜阳至六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蚌埠至淮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速马鞍山至巢湖段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合肥至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年内开工建设,寿县至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已经立项。国、省道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铁路方面。合肥至南京、合肥至武汉铁路建成通车,合肥至淮南至蚌埠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合肥至黄山至福州铁路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能源运输通道阜阳至六安铁路开工建设,庐江至铜陵铁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淮南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可研已经铁道部批复。合肥至淮南、合肥至六安近期可通过在建合蚌客运专线和已建成通车的合武铁路,实现城际客运功能,合肥至巢湖可通过规划建设的商丘至阜阳至合肥至芜湖铁路实现城际客运功能。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合肥南客站近期将开工建设,合肥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航空枢纽方面。4E级新桥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航道及港口方面。裕溪口船闸工程加快建设,巢湖复线船闸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合裕线航道整治项目建议书即将批复;巢湖港巢城港区建成投入使用,和县郑蒲万吨级深水港区可研报告已通过中咨公司评估,合肥港综合码头年内可建成投入使用,派河港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5、加强环境治理,推动节能减排。《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合肥经济圈内共有38个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项目获得2.22亿元国债资金支持,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场及管网完善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十大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工业污染治理等。特别是合肥市四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沿岸(庐江段)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流域河道坡岸的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将会进一步推进合肥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合肥市把12个巢湖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合肥市委、市政府重点调度项目,计划投入60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力争到明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不让一滴城市生产、生活污水进入南淝河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目标。目前在建、续建项目20个,总投资32亿元;合肥城市流入巢湖最大的河——南淝河流域河道已全面实施截污。6、培育壮大经济圈内优势产业。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合肥经济圈工业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债支持。2008年5月以来,合肥、六安、巢湖、淮南、桐城市向国家发改委争取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1.1亿元用于30个工业项目建设。二是合理安排“三高”资金。2008、2009年共为以上各市安排“三高”资金2300万元,重点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合肥江汽轿车、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美的白电基地、巢湖赢浦金龙水泥熟料线、淮南淮化合成氨老系统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或基本建成;合肥熔安动力、大陆轮胎、三洋产业园、巢湖无为华谊煤化工基地、盘景水泥熟料线、桐城鸿润羽绒加工等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合肥中盐化工基地、六安应流核电站泵阀精铸件等新项目开工准备工作有序进行。积极谋划合肥江淮万国重卡及发动机、淮南煤化一体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重大工业项目。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合肥市高校到圈内城市设立分校及分支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孵化器建设,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一批高校,已与六安、巢湖、淮南的企业开展了合作。7、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教育方面。争取中央投资加上地方配套共9695万元,开工建设了12所中等职业学校;争取中央投资11758万元,开工建设了105所农村初中。充分利用省统筹资金加上项目单位配套,加强安徽大学211工程、合肥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等院校建设,促进了经济圈内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巢湖市引进合肥工业大学设立二级学院,总投资2.27亿元,在校生规模将达到8000人。卫生方面。争取中央投资24120万元,积极推进圈内的重点中医院、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等191个项目建设,健全了区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文化方面。投资4258万元,开工建设了146所乡镇综合文化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旅游方面。编制了旅游建设项目规划,重点建设环巢湖、大别山等旅游基础设施。今年已争取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1500万元,开工建设了天堂寨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期,又报送了环巢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88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补助2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6850万元,主要建设滨湖旅游观光大道、清淤河道、护坡、绿化、景点展览陈列等。目前,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四市旅游合作机制已经形成,共建线路、联合促销、客源互动等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淮南与合肥签订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编制了《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共同举办了中国淮南桃花草莓节、合肥滨湖旅游文化节,召开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发展推进会,推出了合淮一体旅游线路,编制了合淮旅游地图及指南,发行了合淮互游暨旅游优惠卡,推动了两市市民互游。淮南与六安签署了《六淮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大八公山旅游区。巢湖与合肥联手打造环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引进合肥等地企业参与温泉开发,先后开工建设了庐江金孔雀度假村、汤池万振逍遥别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目前大多数已建成营业。8、加快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圈内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积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2008年下半年以来,已有7家企业共计112亿元企业债券获得核准并成功发行,其中,合肥建投37亿元、淮南矿业15亿元、省能源集团10亿元、合肥海恒10亿元、六安城投15亿元、淮南城投15亿元、合肥鑫城10亿元。目前,尚有2家企业共计27亿元企业债券申请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待批,分别是合肥高新区科技实业公司15亿元、巢湖建投12亿元。二是积极构建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合肥市金融服务业得到稳步发展,基本形成了涵盖银行、证券期货、保险、金融控股公司、金融中介组织等在内的较完备的金融体系,区域性金融中心开始显现。目前,在肥设立总部的金融机构有7家,国内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的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第一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建设银行总行入股兴泰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一)主要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两年的磨合成长,合肥经济圈迅猛发展,为安徽加速崛起,实现赶超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合肥经济圈已经成为引领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合肥与各兄弟城市迅速行动,秉持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探索区域一体化的方法途径,构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