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英国王位继承人爱德华和贫儿汤姆相貌相似,互换服装。王子被卫兵赶出王宫,以一个孩子的身份体验了民间苦难;汤姆被迫留在宫内,顶替王子登记当国王。两个孩子的经历从不同侧面揭露了封建专制时代的残酷压迫。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人物分析写作特色主题思想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从风格上说,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返回英国王位继承人爱德华和贫儿汤姆相貌相似,互换服装。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两个少年人也在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场景中经受了锻炼:王子爱德华由此深深了解到民间的疾苦,乞儿汤姆也真切体会到治理国家的艰难。本书充满了马克·吐温式的幽默,语言风趣诙谐,情节生动曲折,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渐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返回汤姆·康蒂:贫儿汤姆善良、机智,虽然他已登上王位,但他却没有想要独占王位,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义无反顾地帮助爱德华王子回忆起玉玺的正确位子,证明了王子的真实身份,帮助他重新获得了王位,这凸显了汤姆心灵的纯洁,更升华了他善良的本性。在汤姆当国王的时间里,他废除了许多血腥的法律,使百姓能够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他一上任时就救下了即将被处死的诺福克公爵,虽然还只是个孩子,但这显示了汤姆的仁爱之心,汤姆也用自己的聪明机智救下了受冤的妇女和她的孩子,让众人都惊叹他的聪明。爱德华王子(爱德华六世)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翁爱德华王子心地普良、勇敢、执著,当汤姆的母亲正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王子免于遭受约翰·康蒂的毒打时,王子勇敢地站起来说太太,你不用替我挨打,就让这两个畜生冲着我来吧!。王子的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敢于担当和勇敢的个性,也表现了他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他的心地善良显尽无遗。虽然他重获王位的路途艰险,虽然他处处受到人们的冷遇与嘲讽,但爱德华王子却从没放弃寻回王位的目标,他的执著最后让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也感染着读者的心灵,鼓励读者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迈尔斯·亨顿爵士因受弟弟陷害,被父亲赶出家门。后来他救下了流浪在民间的爱德华王子汤姆的母亲衣衫破旧的贫苦底层妇人。因为母爱,她是唯一分辨出真假王子的人。亨利八世爱德华王子的父亲,老国王,爱施行虐政,小说中的他,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模样。返回写作特色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对比手法,构造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刻画了性格迥异的人物,衍生出令人捧腹的幽默效果,并由此阐发出深刻的主题思想。开篇伊始,小说就描绘了两个小主人公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的不同身世背景和生活境遇。他们俩在同一天出生,王子一出生举国欢庆,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贫儿的出生只是给家人徒增烦恼。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的是,作者在小说中安排这两个小主人公在某一天相遇了,使两人的对比描写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可以想象,他们由于社会阶级悬殊,毫无共同语言,彼此不能理解,于是两个人决定交换身份,开始冒险生活,在“新”生活中,两人处处碰壁,深有感悟,作品在其间也充分运用了对比。另一处对比便是亨利八世的血腥统治与汤姆和爱德华施行的仁政,在亨利八世在位时,人民往往会因为很小的过错而被判处绞刑,而汤姆和爱德华爱护人民,珍视他们的生命。作品中所体现的幽默、诙谐的风格也是一大特色。当两个孩子互换衣服后,侍卫竟然没有认出王子而把他赶出皇宫,连与他朝夕相处的父亲也没有认出汤姆是假王子,汤姆一些不知所措的言语、在宫廷中表现的很多可笑的举动,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而只认为王子是因为学习压力暂时疯了……这些情节的巧妙设置,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讽刺效果。返回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一书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讽刺了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受苦受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激发了人们对正直、善良、勇气、平等等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寓意深刻,启人深思。《王子与贫儿》,这部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教育我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梦想,不要放弃希望和勇气,树立正直、诚实、善良的人生观,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王子与贫儿》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它对表达小说主题、推进故事情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作品中的对比手法对于小说叙事的趣味性和故事展开的幽默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着重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手法和其所产生的幽默效果之间的关联。一、语言的对比首先是通过借助不同语体,来制造幽默。譬如使用一本正经的语言来讲一些低俗琐碎的事情。书中爱德华反复声明自己是王子,但是在亨利看来,爱德华只是个犯了病的可怜孩子,但是为了好好照顾爱德华,亨利一直依照宫廷礼节,表面上顺从。比如“亨利把买好的童装和皮鞋抱在怀里,高兴地回到寓所,走进房间,跑到床边问道:‘陛下,您还没有睡醒吗?’”亨利面对犯病的孩子,使用“陛下”、“您”这类的尊称,询问是否睡醒这种琐事,这两种语体的对比,容易让人不自觉地莞尔一笑。其次是将人物的间接引语和作者的话交替使用,造成两种语言手段的对比,来唤起幽默。亨利和爱德华相互告知彼此经历之后,亨利毕恭毕敬地请求爱德华允许他坐在陛下面前,爱德华立刻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封他为爵士。而此时“亨利赶紧坐到椅子上,心里笑道:这下可太好了,不但以后不用罚站了,而且这位童话故事中的国王还封我为爵士呢。当然,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国王面前荣获赐座的,在英国他是第一个,此次封爵的事,也是真事,并非儿戏。”国王面前的礼节,在亨利看来成了“罚站”,而爱德华对他实行的封爵仪式,在他心里也是孩童的游戏。另一方面,作者的插话中又写道“荣获赐座”、“此次封爵的事,也是真事”。亨利的心中所想与作者的话便形成鲜明的对比,幽默效应显而易见。最后是一类天真的老实人形象。这类形象常见于西方的幽默讽刺文学,他们按照自己既定的思维逻辑行事,而他们的思维逻辑常常与正常人大相径庭,以此来制造笑料。在汤姆担任国王期间,鞭童汉弗利哭哭啼啼地前来求见,“‘陛下,因为鞭童就是我的职业,我就靠鞭童这份薪俸来维持生活的。假如,陛下不再读书,不再受老师管教的话,那么我就会失业了。……敬请陛下恕罪,发发慈悲,答应臣下的请求,还希望陛下继续读书,我好仍然忠于我的职务。……我今天来,是因为法文老师没有鞭打我,我想是因为陛下停止读书的缘故,所以我才前来请愿的。’”居然有鞭童这种职业?!想必这是读者看到这里心中一定十分惊讶,紧接着阅读后文,幽默之风扑面而来。王子没有好好读书,鞭童就替王子受罚,当王子成为国王不去学习了,鞭童还来请愿希望继续受罚,以保存工作奉养家庭。在我们看来,鞭童这种替人挨打的职业十分荒唐,然而汉弗利还巴望着这份工作不放,请愿继续这份工作。书中人物和读者对于同一事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突出的幽默效果。二、人物的对比首先,人物对比引发的幽默意境,通常在于人物自身的不协调和矛盾性,譬如人物的言行、表里、目的和效果等等的不一致。亨利和爱德华赶往伦敦时,爱德华嘱咐亨利保管好他写给哈弗特公爵的信,“这时爱德华问道:‘……不要丢掉了。等到了王宫之后,你就亲自把它交给哈弗特公爵吧!我想这么办,是最合适的。’‘知道了,我一定这样办。’亨利嘴上虽然答应着,可是心里却想,他的精神病又犯了。”亨利嘴上应允,心里不以为然,既典型的比的表里不一的人物对比。其次,人物对比不仅限于同一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还有不同人物的性格对比。幽默讽刺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对相互映衬的人物性格。雨果教唆爱德华行骗,雨果假装自己得病,一位好心的农夫跑来帮忙,“‘是,是的,老爷,你这样善良,谢谢您……不过,老爷爬起来以后,我反而更痛苦,您就让我这样躺着吧,没关系,在旁边的弟弟会照顾我的,等一会儿就会好的……老爷,您瞧,我们的命运实在太坏了,除了害这种讨厌的病以外,又没有钱来买东西吃。请您可怜可怜我们兄弟俩,赐给我们一点钱吧。’农夫就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进雨果的怀中,又对爱德华说:‘喂,小家伙,我帮你把你哥哥抬到那边的屋檐下去,让他稍微睡一会儿,或许会好些。”爱德华被他这么一说,答道:‘我跟他不是兄弟。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这种怪样子!’‘什么!你说什么?你们不是兄弟俩吗?’雨果急忙用可怜的声调掩饰道:‘老爷,请您听我说,这孩子原本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家伙。他不愿意照顾我,所以不愿意承认我这个做哥哥的。’‘喂,小混蛋,你为什么这么没良心呢?怎么说出这样薄情的话呢?他不是你的哥哥,那么,是你的什么人呢?’‘他不是我的什么人,他是一个要饭的,又是一个贼。他骗了你的钱,还要把你的钱包儿偷走呢!’‘哇!我的钱包不见了。’”雨果在这里花言巧语,偷盗农夫的钱包;爱德华却直言不讳雨果的耍诈行为,揭露真相。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格,通过对比,更加饱满鲜明。爱德华劝告农夫用棍棒去揍雨果,雨果一听立刻跳起来飞奔逃窜,实在令人捧腹大笑。作品中所体现的幽默、诙谐的风格也是一大特色。当两个孩子互换衣服后,侍卫竟然没有认出王子而把他赶出皇宫,连与他朝夕相处的父亲也没有认出汤姆是假王子,汤姆一些不知所措的言语、在宫廷中表现的很多可笑的举动,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而只认为王子是因为学习压力暂时疯了……这些情节的巧妙设置,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讽刺效果。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一书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讽刺了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受苦受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激发了人们对正直、善良、勇气、平等等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寓意深刻,启人深思。《王子与贫儿》,这部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教育我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梦想,不要放弃希望和勇气,树立正直、诚实、善良的人生观,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