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3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共计18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385年拓跋硅重建代国,次年改国号“魏”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文明太后——冯太后,两度临朝听政17年汉化后的孝文帝(在位471—499年)孝文帝(467—499年)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次很有特色的重大改革,不论从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是从社会转型、民族融合、制度创立等都值得借鉴与研究。有人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但是,也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学到了汉人的繁琐腐朽,而丢掉了勇武质朴。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一、改革措施: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一家三口人,在485年前后,你家的生活可能发生哪些变化?(结合孝文帝前期改革其他方面的措施)你一家三口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其实质是什么?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资治通鉴》桑田男:20亩露田男:40亩女:20亩国家所有农民所有禁限前期后期均田制租调制(影响)官吏俸禄制恢复经济: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税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物质基础。一、改革措施:租调制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赋税征收有序,农民负担减轻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那么,北魏政权怎么向农民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改革前改革后宗主督护三长制(北魏基层行政组织)目的:内容:职责:影响: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健全县以下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根本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影响:(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2)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3)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阅读课本第42页,归纳孝文帝行汉制的具体做法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洛阳伽蓝记》卷二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主题,你知道是什么吗?(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生活方式汉化生产方式汉化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民族融合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改革的性质深度分析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改革措施:前期后期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行汉制二、改革的影响: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深度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其改革的重点转向民族政策。孝文帝是没有民族成见的皇帝,他曾说:“皇帝经常犯的毛病在于不能处心公平、诚意待人。如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做兄弟。”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阐释改革后的鲜卑族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在推进民族政策改革方面的重大意义。(2分)(1)通过迁都、均田制、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3分)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风俗习惯的汉族化。(3分)(2)意义: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的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基础。(2分)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