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课件,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大体:细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闭塞镜下:细动脉壁增厚、均质红染、管腔狭窄或闭塞机制:管壁内皮细胞下渗入血浆蛋白并凝固成均匀无结构的红染物质,内膜下基底膜样物增多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肾入球动脉玻璃样变性3细胞内过多的蛋白质沉积所致见于:肾小球肾炎或伴明显蛋白尿的疾病慢性炎症的浆细胞胞浆内红染圆形玻璃样物质(Russell’body)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时,细胞内红染的玻璃样物(Mallory’sbody)蛋白质折叠缺陷镜下:细胞浆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电镜:细胞内沉积的蛋白质可呈均质状、细丝状或晶体状机制:肾小球漏出的血浆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免疫球蛋白或细胞角蛋白在细胞内的堆积基因突变、老化、环境因素等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Masson染色)Mallory’sbodyRussell’body4.黏液样变性(MucoidDegeneration)概念:组织间质出现黏液样物质的集聚机制: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质酸和蛋白质的蓄积部位: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甲低患者皮下组织(粘多糖代谢障碍是因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甲状腺激素减少,使溶酶体内粘多糖分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等大体:组织肿胀,切面灰白透明胶冻状镜下:间质疏松,多突起的星芒状细胞散在于淡蓝色的胶状物中粘液样变性5.淀粉样变性(AmyloidDegenration)概念:组织内有淀粉样物质沉着机制:蛋白质+黏多糖复合物的沉积部位:细胞间、小血管基底膜下、网状纤维支架、血管壁大体:呈现淀粉样呈色反应:+碘——棕褐色+稀硫酸——变蓝光镜:HE染色呈淡红色的均质云雾状无结构的物质,刚果红染色呈橘红色,甲基紫染色呈紫红色淀粉样变6.细胞内糖原沉积(intra-cellularaccumulationofglycogen)病变特点:细胞浆内透明泡状(HE染色,糖原被溶解)常见部位:细胞浆机制:醛糖和糖原代谢异常7.病理性色素沉着为有色物质(色素)在细胞内、外异常蓄积内源性色素: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胆色素等外源性色素:碳末、纹身等脂褐素:细胞自身的代谢产物,是不能被溶酶体酶消化的一种不溶性残体。多见于老年人的心、肝和肾细胞浆。也可见于正常人的附睾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胞浆中内源性色素:脂褐素含铁血黄素:血红蛋白代谢的衍生物。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溶酶体分解转化而成黑色素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黑色素细胞胞浆内酪氨酸氧化聚合而产生的棕褐色细颗粒皮内痣黑色素瘤胆色素炭末外源性色素8.病理性钙化1)概念:除牙齿及骨以外组织中有固体钙盐沉着病理性钙化2)分类:①营养不良性钙化:局部变性,坏死组织和异物的异常钙盐沉积常见于结核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异物沉积后、坏死组织中②转移性钙化: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血磷增高引起的钙盐沉积常见部位:正常泌酸的部位,如肺泡壁,肾小管的基底膜和胃粘膜上皮硅沉着肺硅结节内见蓝染颗粒状钙盐沉着损伤严重时,细胞发生不可逆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时,可导致细胞的死亡细胞死亡(celldeath)分为坏死和凋亡1.坏死(Necrosis)概念: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特点:不仅代谢停止、功能丧失而且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属于不可逆损伤(二)不可逆损伤(1)基本病变:1)细胞核的改变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核固缩(Pyknosis):核脱水,染色质凝聚,嗜碱性增强,核缩小核碎裂(Karyorrexis):染色质崩解成小碎片,核固缩后核膜破裂核溶解(Karyolysis):DNA活化,染色质水解,核染色淡,可见核轮廓图示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变化2)细胞浆和膜的改变胞浆红染,呈细颗粒状,胞膜崩解,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3)间质的改变基质解聚,胶原纤维肿胀、液化和纤维性结构消失,呈无结构的红染物肝细胞坏死(2).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necrosis)组织保留原有细胞轮廓,呈灰白干燥的凝固状镜下:细胞微细结构消失但细胞的外形和组织轮廓仍保存肉眼:灰白或黄白色,干燥,质硬与健康组织周围有一红色充血出血带常见于:脾、肾和心的梗死肾凝固性坏死(肾贫血性梗死)脾凝固性坏死(脾贫血性梗死)肾凝固性坏死(肾贫血性梗死)2)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necrosis)组织坏死因酶性分解而变成液态。含脂质多,蛋白少的器官,如脑(脑软化)和含蛋白酶多的组织如胰腺炎化脓菌感染时,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的渗出,释放水解酶,坏死组织溶解形成(脓肿)脑液化性坏死脑液化性坏死肾液化性坏死(肾脓肿)3)特殊类型坏死:①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镜下:组织结构完全破坏,呈无定形、颗粒状红染肉眼:微黄色、质松软,细腻状似干奶酪常见于:结核脾干酪样坏死肾干酪性坏死概念:坏死组织继发腐败菌感染所形成的呈黑色、暗绿色特殊形态的坏死好发部位:肢体和与外界相通的内脏特点:腐败菌感染(梭状芽孢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形成硫化铁—黑色②坏疽(gangrene)坏疽的类型干性坏疽(drygangrene)多发生于:肢体,特别是下肢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肢体机制: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尚好足干性坏疽湿性坏疽(wetgangrene)多发生于:与体表相通的内脏,如子宫肺、肠、阑尾等病变特点:湿润、黑绿色、恶臭、界不清、全身感染重机制:动脉阻塞,静脉淤血水肿小肠湿性坏疽气性坏疽(gasgangrene)多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战时肌肉枪伤病变:累及肌肉,肌纤维砖红色或棕黑色、肿胀、蜂窝状、界不清、奇臭机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感染时,产生大量气体③脂肪坏死(fatnecrosis)A.酶解性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胰酶外溢并激活,分解细胞内的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与组织中钙离子结合形成钙皂镜下:坏死细胞可见模糊的轮廓,细胞内有散在兰色的颗粒状钙皂肉眼:为不透明的灰白色斑点B.外伤性脂肪坏死:常见于乳腺外伤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④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发生于纤维结组织和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及恶性高血压、胃溃疡底部血管壁)特点:病变局部结构消失,形成边界不清的小条或小块状染色深红的、有折光性的无结构物机制: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沉积于结缔组织的Ag-Ab复合物、血浆中渗出的血浆蛋白纤维素样坏死(纤维蛋白样坏死)①溶解吸收囊腔(cyst)②分离排出糜烂(erosion)溃疡(ulcer)空洞(cavity)瘘道(sinus)瘘管(fistula)③机化(organization)④包裹、钙化(3)坏死的结局心肌梗死(发病后约7天)肺结核球(纤维包裹)病例二男,65岁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逐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A.下肢A.及冠状A.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A.及足背A.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左股A.及胫前A.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右足趾变黑、坏死。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病例二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A、下肢A及冠状A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A及足背A管壁不规则增厚,左股A及胫前A不规则黄白色斑块(A粥样硬化)③右胫前A及足背A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A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趾变黑、坏死(梗死、坏疽),左下肢肌肉变细(缺血性萎缩)左大脑内囊大片出血(脑出血)2.A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3.(1)高血压→左心室克服外周阻力→代偿肥大扩张(2)缺血性萎缩4.脑出血概念: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死亡,以凋亡小体形成为特点,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2.凋亡(apoptosis)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1923年1月13日生于南非。※1951年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业。※1954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被称为“分子细胞学之父”。※他创新地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为后来人们研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生于1942年3月27日。※196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苏尔斯顿加盟布雷内在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科研小组。※1998年,苏尔斯顿排列出线虫的基因图谱,得出科学界首份动物基因图谱。※他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可以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生于1947年5月8日。※先后于1972年和1974年取得哈佛大学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历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他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他揭示了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且证实了人体内也存在相应的基因。凋亡的形态变化:光镜:细胞缩小,圆形,胞浆浓染,核染色质聚集成团块状,无炎症反应电镜:胞浆浓缩,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边集,新月形,胞膜出芽,脱落,凋亡小体形成凋亡的肝细胞染色质呈新月状,凋亡小体内可见细胞器典型凋亡小体凋亡的过程+受体cAMPCa2+神经酰胺凋亡诱导因素死亡信号凋亡相关基因激活DNase激活Caspases激活巨噬细胞吞噬分解凋亡细胞信号转导基因激活执行凋亡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小体形成过程凋亡电镜凋亡细胞核的改变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凋亡坏死诱导因素生理及弱刺激强烈刺激范围单个细胞成群细胞死亡膜完整性保持到晚期早期即丧失形成凋亡小体坏死细胞崩解基因组DNA有控降解随机降解大分子合成一般需要不需要基因调控有无炎症反应无存在后果生理和病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caspase家族与凋亡caspase可特异地断开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使某些蛋白活化或失活,由此细胞凋亡。2、Bcl-2家族Bcl-2是一种原癌基因,是ced-9在哺乳类中的同源物。Bcl-2能延长细胞的寿命,但不促进细胞增殖,能抑制细胞凋亡。3、P53与细胞凋亡p53是肿瘤抑制基因,其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p53基因在人类肿瘤有关基因的突变率最高,人类肿瘤的50%以上是由p53基因的缺失造成的。将p53基因重新导入已转化的细胞中,可能产生细胞凋亡或细胞生长阻遏两种结果。凋亡的意义即可发生于生理状态下,也可发生于病理状态下。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的稳定,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细胞损伤、老化和肿瘤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凋亡过多引起的疾病:艾滋病:CD4+T细胞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死亡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导致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Parkinson)等病暴露于电离辐射:可引起多种组织细胞的凋亡凋亡过少引起的疾病:(肿瘤)1.诱导凋亡的基因如P53等失活、突变2.抑制凋亡的基因如Bcl-2等过度表达都会引起细胞凋亡显著减少,在肿瘤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小结重点及难点:变性、坏死的种类及病理学改变坏死与凋亡的区别谢谢!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