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8/171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toantibacterialdrugs2019/8/172一、基本概念2019/8/173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属于化疗药。2、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drugs):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3、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2019/8/174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药物的抗菌范围。窄谱: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2019/8/175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能杀灭细菌的药物。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2019/8/1766、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2019/8/1777、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CI):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LD50/ED50。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2019/8/178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2019/8/1791.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胞浆内胞浆膜细胞膜外N-乙酰胞壁酸前体N-乙酰胞壁酸消旋酶合成酶N-乙酰胞壁酸五肽N-乙酰葡萄糖胺甘氨酸二糖复合物直链十肽转肽酶粘肽磷霉素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内酰胺类2019/8/17102.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多肽类: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多烯类: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制霉菌素3.抑制核酸的合成①抑制叶酸的合成谷氨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蝶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对氨基苯甲酸(PABA)磺胺(-)甲氧苄啶(-)2019/8/1711②抑制DNA、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DNA回旋酶RFP——(-)依赖DNA的RNA多聚酶4.抑制蛋白的合成氨基苷类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四环素类30S亚基抑制药氯霉素林可霉素类50S亚基抑制药大环内酯类2019/8/1712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耐药性(drugresistance)的概念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注意:与耐受性相区别2019/8/1713(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①水解酶:如-内酰胺酶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②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2019/8/17142、改变靶位结构(1)改变靶蛋白结构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2)增加靶蛋白数量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3)生成耐药靶蛋白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2019/8/1715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4、改变代谢途径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5、主动流出作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泵出菌体外外排蛋白系统(细菌细胞膜上)2019/8/1716四、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用药原则:1、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2、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3、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4、防止滥用:(1)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2)避免局部用药(3)控制预防用药(4)合理联合用药2019/8/1717预防用药的指征1、预防风湿热复发:如苄星青霉素清除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2、传染性疾病流行期:如SD预防流脑3、预防新生儿眼炎:如红霉素、四环素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眼炎4、预防外科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5、其他:如青霉素预防战伤气性坏疽2019/8/1718联合用药——目的1.增强疗效2.减少不良反应3.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4.扩大抗菌谱2019/8/1719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2.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4.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如抗结核药5.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6.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如青霉素+SD预防流脑联合用药——指征2019/8/17201.协同作用(增强):1+232.相加作用:1+2=33.无关作用:1+2=24.拮抗作用:1+22联合用药——结果2019/8/1721药物分类: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Ⅰ+Ⅱ:协同Ⅱ+Ⅲ:相加或协同Ⅰ+Ⅲ:拮抗Ⅱ+Ⅳ:无关或相加Ⅰ+Ⅳ:无关或相加Ⅲ+Ⅳ:相加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2019/8/1722五、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临床用途,抗菌药物通常分为:(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氨基苷类抗生素(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五)人工合成抗菌药(六)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2019/8/1723小结1、基本概念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耐药性2、抗菌机制(四种)3、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五种)4、预防用药的指征(五个)5、联合用药的指征(六个)6、正确联合用药(四类药物)2019/8/1724第三十五章人工合成抗菌药Artificialsyntheticantibacterialdrugs2019/8/1725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其他合成抗菌药物2019/8/1726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代萘啶酸(1962,已弃用)第二代吡哌酸(1974)第三代(含“F”)1990年前上市诺氟沙星(1979)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2019/8/1727第四代曲伐沙星(肝毒,停生产)莫西沙星克林沙星1990年后上市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阿拉沙星巴洛沙星帕珠沙星西他沙星吉米沙星替马沙星(可致肾衰、肝脑毒性)格帕沙星(心血管毒性)欧美已撤出市场2019/8/1728共同特点1、抗菌作用(1)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3)PAE较长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4、不良反应较小2019/8/1729抗菌作用(第三代)1、抑菌谱广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G+菌:金葡、链球——敏感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2019/8/17302、机制:(1)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主)(2)诱导细菌DNA紧急修复系统(SOS)错误复制(3)改变细胞壁成分自溶酶(次)2019/8/1731细菌直径1~2MDNA分子长度1000M后者需要高度扭转、形成超螺旋结构装配在菌体内(回旋酶)2019/8/1732DNA回旋酶A——DNA链断裂与重接B——能量转换,ATP水解喹诺酮类靶点喹诺酮类作用靶点为A亚单位2019/8/17333、耐药性:存在交叉耐药,有增长趋势机理回旋酶基因突变:药物与回旋酶亲和力细胞膜通透性(通道蛋白的改变或缺失)菌体内药浓主动排出机制2019/8/1734药动学吸收: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余吸收率80%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达治疗浓度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见表)2019/8/1735临床应用敏感菌感染1、泌尿生殖道感染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2、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染4、TB: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5、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6、其他骨髓炎、关节感染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2019/8/1736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内不适(发生率3~5%)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致幻觉和癫痫发作(0.5%),可逆。可能是药物阻断了GABA的A受体所致3、过敏反应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4、其他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可致关节痛,儿童大剂量应用显示缺乏例证。孕妇、乳母避免用2019/8/1737药物相互作用1、H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物利用度,避免同服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CNS兴奋、惊厥的发生率3、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2019/8/1738常用药物特点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F为35~45%,血浓度较低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2019/8/1739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F为60%~8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绿脓等,对产酶淋球、耐药金葡有效,伤寒及TB杆菌有效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2019/8/1740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F比诺氟沙星高1倍,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达有效浓度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眼科感染等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2019/8/1741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可乐必妥)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强,为氧氟沙星(消旋体)的2倍3、不良反应少2019/8/1742洛美沙星(Lomefloxacin)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90~100%)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3、t1/2长,存在PAE,1次/d4、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2019/8/1743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沙星)特点:1、抗菌谱广:除一般敏感菌外,对厌氧菌,支、衣原体强2、体内抗菌活性强,(氧氟、环丙)3、生物利用度高(近100%)4、t1/2长,1次/d应用:似氧氟,去TB,加厌氧菌,支、衣原体感染2019/8/1744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司氟沙星)特点: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1)对G+菌作用强(葡萄球、链球环丙),对MRSA高浓度抑制(2)对支原体、衣原体强;分支杆菌有效2、t1/2长(17.6h),1次/d3、应用(1)敏感菌(含厌氧菌)及耐药菌(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3)第二线抗TB药4、不良反应光敏性皮炎2019/8/1745第四代喹诺酮类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特点:1、对G-菌、厌氧菌具有高活性,优于环丙2、对金葡、肺炎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