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佛教的寺院殿堂佛教的寺院殿堂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是佛和菩萨的“住宅”,也是出家僧人居住、生活和修行的地方,历来为佛教活动的中心,是偶像崇拜和宗教宣传的基地。从文化和景观的角度来说,佛寺殿堂作为集中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重要场所。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神奇的联想,也为诗人、画家提供了创作的激情、冲动和灵感。佛教寺院不仅与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还和农业、商业经济、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相联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一个寺院有若干院,合称寺院。寺原是古代官署名,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后来成为僧众供佛处所的名称。寺院也称“寺刹”、“梵刹”、“僧刹”,这是由于寺前幡杆称为刹的缘故。佛寺还称“兰若”(大寺)、“伽蓝”(小寺),“庙”、“精舍”,杜甫有诗道:“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谒真谛寺禅师》)我国汉地佛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发韧于汉代,风靡于六朝,继盛于隋唐,没落于明清,中国最早的寺是东汉明帝时于洛阳所建的白马寺。佛寺的布局在佛学小说《金瓶梅》第89回写吴月娘在清明节到城外为西门庆扫墓归来,众人一路踏青赏春,远远望见绿槐影里一座寺院,原来就是梁武帝敕建的永福禅寺。入得寺来,但见: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下金刚形势猛。五间大殿,龙鳞砌瓦碧成行;两廊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钟鼓楼森立,藏经阁巍峨。幡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侬稀侵碧汉。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莹煌,炉内香烟缭绕。幡幢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迎,鬼母位通罗汉院。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这里虽然写得是永福寺,实际上也是描绘了一幅汉化寺庙布局结构的大致轮廓。自古以来,各地寺院布局虽各有出入,但基本上以伽蓝七堂为主要建筑。伽蓝七堂这种建筑规制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由于中国传统审美崇尚对称、有序、稳定,所以注入了许多中国传统色彩。了解一下的大体情况,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加深趣味,促进地佛教生活的进一步了解。传统的中国伽蓝七堂是:1山门,2佛殿,3法堂,4僧堂,5厨库,6浴堂,7西净。中国伽蓝七堂的构建基本上是纵轴式:即由南往北,从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主要建筑,都一线直穿在中轴线上。主建筑之外,伽蓝殿(僧堂)、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东西配殿,都基本对称地分列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此外,寺院中轴线的左侧,即东侧,一般为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茶堂等生活区;右侧,即西侧,一般为云水堂、禅堂、马厩等接待区,以接待行云流水的游方僧众,或居士、游客等暂住的客人。纵轴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如昆明的圆通寺),除此,还有廊院式(东南亚的寺院以此形式为多,每个殿都有回廊围绕,形成独立院落,回廊四壁绘有丰富多彩的佛教绘画),和依山式(如西山华亭寺为东西非南北),有的寺院还建造有佛塔。最早是佛塔与寺院合为一体,明清以后,寺塔逐步分家,各自为政了。.1、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山门有左、中、右之分,也叫三门、三解脱门,按照佛教教义,三门作为涅槃的门户,标志着三种不同的解脱。正中大门为空解脱门,由佛教教义“诸法性空”而来;左侧东边门为无相解脱门,表示摆脱世俗的有相认识,而得无相的自在;右侧西边门为无作解脱门,意思是无所作为,无所愿求,不造作生死之业而永脱果报之苦。进入山门殿,左右两侧塑有手持金刚杵的两大金刚,左侧一像,怒目张口,高举金刚杵准备随时打击邪恶;左侧一像,闭口怒目,金刚杵平凡托手里,金刚是侍卫佛陀,守护佛法之神,从金刚的威严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门的奉善止恶,精深博大。2、天王殿——正面供弥勒佛,隔板背后供韦驮菩萨持杵护佛法。殿的两旁供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即四大金刚的塑像。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牟尼授记的未来佛,佛说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把弥勒佛供奉在一进寺门之处,就会给人一种希望上进的向往。根据《弥勒上生、下生经》记述,弥勒是南印度人,弥勒是姓,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出身于婆罗门家庭,为佛陀的弟子,由佛陀授记为未来婆娑世界教主、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现位居补处(后补),住在兜率天内院,7千岁(相当于人间56亿7千万年)下降人间为佛。弥勒现在是菩萨,未来是佛。基于此,弥勒像都是以典型的佛或菩萨像出现。中国化的弥勒佛——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佛),僧人契此(五代后梁(916)浙江奉化人)。据说在他临终前说了四句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才知道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于是在天王殿造像供奉。其形象给我们的启发:大肚——为人处世,肚量要大,如果整天患得患失,最后得到的只是无尽的烦恼;笑口常开——要有乐观精神,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布袋——包袱要放下,轻松过日子。其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要洁身自好,退一步海阔天空!既有积极的竞争精神,也要有退让、谦让的胸怀。弥勒菩萨的精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无量心:与人以乐之心悲无量心:拔人之苦之心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离苦得乐,生欢喜之心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韦驮韦驮原来是古印度的战将,佛教天神,护法最力,所以释迦牟尼封他为护法神。韦驮在寺院的地位相当于保卫处长,是寺院的守护神。其形象为身穿古将军服,手执金刚杵,童子面,将军身,菩萨心,金刚体前两句是说明外表,后两句说明内心精神世界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即四大金刚,是护寺、护国的善神,分别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故名。身为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矛拄地。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守护人民,故名。身为红色,穿甲戴胄,左手执矛,右手把赤索。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人增长善根,故名。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执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最有名,地位最显赫,与中国宗教文化关系最密切。梵文音译为“毗沙门”。身为金色,头戴凤凰宝冠,带长刀,穿七宝金刚甲胄,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印度式的三叉戟,脚下踏三夜叉鬼。(托塔李天王)元代以后,四大天王的塑像逐渐发生了变化,东方持国天王改为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拿蛇一类的动物;北方多闻天王改为手持雨伞——表示分主风调雨顺的职能,以迎合中国民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社会心理。这种形象与《封神演义》小说所描绘的一致。小说把四大天王说成是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后经姜子牙点化,开封神榜而派到西方做四大天王,这也是民族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由此可以看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深刻影响。3、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中的主体建筑——正殿、大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道德、法力的尊称、赞叹。佛经上说他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及死魔等各种魔,威德高上。《华法经》赞道:“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大殿内供奉的主尊是释迦牟尼所以称大雄宝殿。毫无疑问,释迦牟尼自始至终都是佛教造像的主角,他是佛法精神的象征,隐含着宗教理想的特征,源于人间美好的时尚,而又根据宗教需要神格化。他既是历史上的现实之人,又是成为超越历史、超越人格的存在,由人升格为神!大雄宝殿的配置:主要有一尊像、三尊像、五方佛像。一尊像:以释迦牟尼佛或毗卢舍那佛为主尊,有立像、坐像和卧像立像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坐像结跏趺坐,左手作禅定印,右手作触地印。卧像即涅槃像。一尊像的左右两侧有塑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这叫一佛二弟子;如果塑文殊和普贤,以两位菩萨为胁侍,则为一佛二菩萨,也称为“华严三圣”;也有将上面两种合为一体的,叫做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尊像:较大的佛殿通常供奉三尊像,即所谓的三佛同殿。三尊像有两类:三身佛和三世佛。三身佛——法身、报身、应身。当中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代表佛法,左边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功德圆满,能显现出智慧的佛身,右边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随缘教化,超度众生而应化显现之身。三世佛——有横竖两种。竖三世是从时间上来说,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横三世是从空间而言,即中、东、西三个不同世界的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文殊←释迦牟尼佛→普贤(华严三圣)迦叶←释迦牟尼佛→阿难释尊之印相释尊具有多种手印,均有一定的内涵,表现特定行为中的神态,标志着法界之性德,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外在表现。实际上,佛教中手印并非释尊独有,其它佛或者菩萨均有手印,特别是密宗的手印,印相十分复杂,许多造像的身份、性格乃至所要表达的意思,都由印相上反映出来,因此,可以说印相是一种视觉的语言。释迦牟尼常见的印相主要有:禅定印、说法印、降魔印、施无畏·与愿印。禅定印:也称法界定印。作结跏趺坐,两手手掌相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作沉思冥想状。此相来源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悟道的神态,早期佛教造像中最为流行。说法印:也称转法轮印、增吉祥印。右手上举胸前,拇指与食指相拈。此印来源于释迦在鹿野苑初次复苏的手势。降魔印:也称为触地印。伸右手五指自然下垂覆于右膝。是印源于释迦在菩提树下降伏群魔成道的姿态。施无畏·与愿印:此印右手曲臂上举至肩,开掌向外,名施无畏,表示能解救众生苦难烦恼,给无畏往往往往之力;左手自然自然下垂。掌心向外,不是向众生布施一切大愿。此手印最具大乘精神,为众生排除苦难赐以恩惠,最得众生欢迎,在佛像造型中最为流行,经久不衰。释迦五印图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译作无量光、无量寿,有称无量寿佛,因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一佛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少见。西方极乐净土的由来,在《佛说无量寿经》中载道:“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有国王因闻佛法,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48大誓愿,普度有情”。后最,法藏比丘请世自在王佛为其广说210亿诸佛国土的情状作为蓝本,经五劫之后,,以大愿力创造了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号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所在之西方极乐净土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妙之地。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净土,又称接引佛。有生必有死,药师佛的灵丹妙药终不能免去人们最后的死亡。阿弥陀净土的出现,使人们由对死产生的不安中而获得了慰藉,并由绝望转向对来世的憧憬。家家阿弥陀,人人观世音,一度成为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上的主要崇拜对象。自北魏以来,阿弥陀佛的信仰长盛不衰,美术图像也也极为隆盛,就敦煌壁画中,反映阿弥陀经变与无量寿经变内容的就达二百铺左右,位居各类经变画之首。大量净土题材壁画的出现,既反映了人们对这个虚幻的极乐世界的向往,寄望于来世往生彼土,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美的崇拜与追求。从佛经到绘画、雕塑,从阿弥陀经变到无量寿经变,这个净土世界被不断美化着、不断升华着。净土世界的图像《佛说无量寿经》与其说是经,不如说是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是美的创造,而净土题材的壁画,则是画家根据经变故事将这个虚幻的世界提炼概括,以优美的具象呈现出来。从敦煌壁画净土的构图布局,画家不仅熟悉经典内容,还进行了大胆的发挥。场景气势宏大,描摹精致:无量寿佛端坐台坐中央,观音势至及诸菩萨环绕左右,殿前七宝树,莲池相间穿插,殿阁平台相续,平台上,诸天伎乐弦歌曼舞。中央台坐后,宝楼高耸,祥云萦绕,虚空中,飞天散花,乐器高悬。这些楼台殿阁的建筑,弦歌曼舞的伎乐人物,菩萨天女的装束,都是作者依据佛经进行的虚构,大具体图像乃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盛唐时净土图的楼台宫殿,取自唐代建筑模式,人物形象大多具唐人丰肥的时代特征。这些图像倾注了作者浓郁的时代审美色彩。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为: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这一铺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的手印阿弥陀佛根据往生者的品位不同,即修善断恶的根机和信仰程度的深浅来接引时所施的手相,不同的品位往生净土所受的待遇也有差别。手相分为九种,称为九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