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17课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945.8——1949.9)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①重庆谈判②政协会议2、战争阶段①战略防御②战略反攻④最后胜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胜利的意义1、胜利的原因解放战争③战略决战知识树美国——蒋介石——共产党——中国人民——扶蒋反共坚持独裁内战和一党专政。争取和平民主,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同时准备武装斗争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探背景民主党派——争取民主、和平,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945.8---1945.10原因:国民党:内战准备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规定:和平民主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意义:①中共向全国人民显示了和平的诚意,取得了政治主动权;②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再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但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内战爆发。1.重庆谈判(1945.8-10)一、内战的爆发(一)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内容)思考: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意义:①中共向全国人民显示了和平的诚意,取得了政治主动权。②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再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2.政治协商会议(1946.1)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中共:争取和平民主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A.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B.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C.战略反攻阶段,军事上千里挺进大别山。经济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问题导引]二、解放战争1、开始: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2、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人。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上半年,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山东几个月后,重点进攻被粉碎大别山三军挺进中原刘邓大军陈赓兵团陈粟大军人民解放军全国性的反攻拉开了序幕二、解放战争4、战略反攻:(1)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队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土地改革:①目的: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速解放战争的胜;②内容: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③意义: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5、战略决战:(1948年秋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辽沈战役:占锦州,围长春,攻沈阳。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碾庄战役。平津战役:分割包围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北平和平解放。二、战争过程1、战略防御(1946.6—1947.6)2、战略反攻(1947.6—1948秋)刘邓挺进大别山(标志)4、胜利阶段稍后再讲(1)北平和平谈判(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3)追歼残敌(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战役时间部队战果辽沈战役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47万淮海战役1948.11—1949.1中原、华东解放军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55万平津战役1948.11—1949.1东北、华北解放军基本解放华北全境52万意义:三大战役概况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略提一下。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主要内容:(1)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原因: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主要任务发生变化),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2)并提出促进革命胜利的总方针。(3)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意义: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联系现实讨论,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1949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学习延伸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4月,中共在北平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是:解放军占领南京或者新中国的诞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3)追歼残敌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前1949年后屈辱独立(自主)专制民主分裂(割据)(基本)统一两半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表格: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时期关系原因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合作敌对合作敌对反革命势力强大,革命力量需要联合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内战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新民主主义胜利,内战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国共关系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对今天祖国统一有何借鉴?努力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侵略史:184019世纪末1937一二鸦片甲午中日战日本侵华战争八国侵华184019世纪末191919211949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五四中共新民主主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运动成立革命胜利(农民阶级)(民族资(无产阶级)产阶级)抗争史:第四单元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1)根据材料一图片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8分)根据图三到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1)图一:虎门销烟(或禁烟运动)图二:五四运动图三:抗日战争图四:渡江战役(每项1分)斗争对象: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或答反对美蒋反动派);斗争对象: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或答反对美蒋反动派);(2分)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或答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阴谋内战,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分)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1949年4月)(2)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6分)(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6分)“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星火燎原”——在“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指导下,到1930年夏,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已有星火燎原之势。“力挽狂澜”——遵义会议的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灯塔指引”——“灯塔”指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延安宝塔也就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1937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驻延安,“灯塔指引”指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进京赶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从西柏坡前往北平,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赶考”指如何建立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毛泽东把解放战争胜利后,赴北平组建新中国政府,及其治理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繁重工作当成是一次严格的考试,以此隐喻中国共产党决不重蹈当年闯王李自成的居安不思危而导致灭亡的覆辙。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中原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结合课本知识思考:①第一年1946-1947人民解放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作战方针是什么?战果如何?②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结果如何?山东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430︰127=?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二、解放战争的过程战争阶段(1946.6—1949.10)内战爆发:解放军作战方针:结果: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①战略防御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6-1947.6)土地改革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解放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政策制定的依据:由社会主要矛盾和斗争的任务决定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1)目的: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2)内容(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3)意义: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解放区农民踊跃参加解放军解放区农民为解放军运送军需物资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有什么关系?答案提示: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学思之窗】P79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农民组成担架队积极支援前线政策:1)国共对峙时期: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3)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据:1)社会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