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2018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两兄弟爬楼梯的故事从前有两兄弟,他们酷爱旅游,一次他们旅游回来恰好大厦停电,可是他们住在80楼,无奈之下两人决定爬楼。开始的时候两人兴高采烈,走到二十楼的时候二人感觉有点累,于是他们决定把沉重的包袱先放在二十楼,等来电了再坐电梯来取;于是两人又继续走,当走到四十楼的时候,两人累得不想走了,于是开始相互抱怨,就这样抱怨着走到六十楼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再抱怨,低着头继续走,终于到达八十楼的时候,走到自己家门前,他们才发现原来钥匙被他们放在了二十楼的包袱里。这就好比人的一生,二十岁之前时,意气风发的面对人生,当他们面对学习的压力和家人们的期望,他却选择把这份沉重的包袱留在了二十岁;转眼间,他们到了不惑之年,没有成功的事业,没有汽车,没有房子,开始抱怨这一切,但有什么用呢?无奈之下,只好继续人生。岁月不饶人,年近花甲的时候更是无心再去抱怨什么,只能享受最后生活;当他们生命走向尽头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20岁的青春岁月里,还没来得及完成。启示一个人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都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人为什么活着?该怎么活?如何活得有价值?有的人把“人”字写得浩气凛然、顶天立地;有的人把“人”字写得认认真真、堂堂正正;有的人把“人”字写得马马虎虎、歪歪斜斜;有的人把“人”字写得头脚倒立、栽进了非人的行列。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第一节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第三节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PART1人生与人生观思考:到底何谓人?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斐神庙)(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点评】“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神谕。提出这一问题是人类特有的自我反思能力的表现。追溯起来,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和反思,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司芬克斯”之谜,就是人类开始对自身认识的写照。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约公元前496—前406)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中有这样一个神话: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它面前的每一个行人说出了同样的谜语:早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俄狄浦斯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人。于是,斯芬克斯一头扎入大海。司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仅仅说出了人的“表象”,仅仅理解了神秘谜语中昭示的人生岁月的痕迹,但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并没有参悟出生命的本义。为了探寻人的本质,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最早,中国从人的外部体态来认识人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列子·黄帝》PART1人生与人生观荀子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在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之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人是什么”的认识发生了飞跃性的发展。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PART1人生与人生观人与动物相比不过是一架更精致、更加复杂的机器人是理性动物。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苏格拉底人不过是食品的过道。达芬奇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培根拉美特里西方思想家对人的的认知PART1人生与人生观“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本质,为人们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PART1人生与人生观人的两种属性本能本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PART1人生与人生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1、从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的是人的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4、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和发展的。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1984年夏,一位本家叔叔偶然来她家办事偶然发现了王显凤。并写下《锅柽子村发现猪孩》的文章,此事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显示: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没有悲伤。比纳智力表测量表明,她的智力只相当于3岁半的小孩。WISC—CR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到自己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认字、念诗,提高她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发现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上升到了69,接近于正常人70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1999年5月,经人介绍王显凤与村民李俊来相识,并于半年后的1999年12月结了婚。2002年5月2日,他们的小宝宝在夫妻俩的期盼中降生了,小宝宝有点瘦,但非常健康。PART1人生与人生观印度“狼孩”1920年,在印度的米德纳波尔,一到晚上,人们发现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大狼死后,人们在狼窝里发现“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卡玛拉当时的智力仅达到六个月的婴儿水平。4年学会6个单词。6年才学会独立行走,卡玛拉活到1929年16岁死去,智力相当于3岁左右的孩子。“狼孩”虽然生理构造与正常人是一般无异的,其心理与行为却完全被环境所同化了和狼在一起成了狼孩。结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总之,只有正确理解了人的本质,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来说明人生观的形成。每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成长,正是这些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自我。每一个自我不断面对各种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形成与自己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建立在正确地把握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PART1人生与人生观(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曹操《龟虽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沈从文: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根本区别在于人生观不同钟扬汪品先吴孟超殷沙漫五假副部卢恩光PART1人生与人生观“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王太庆译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严群译文)《苏格拉底的申辩》PART1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主要内容及其辩证统一关系人生目的(决定)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价值(制约)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人生态度(影响)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1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PART1人生与人生观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每天都在从事着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而在这些日常的具体目的性活动的背后,又往往存在着一个起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人生目的。比如,在中学阶段有人问你“认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上大学。”;“你上大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好工作又为了什么呢?”“为了多挣钱。”;多挣钱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什么是快乐和幸福呢?”……问题越来越由具体目的上升到人生目的。丰子恺:人生三层楼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第一层楼:物质生活,丰衣足食;第二层楼:精神生活,读书写作;第三层楼:灵魂生活,灵魂信仰。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与努力结果即为人生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或者说活着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为吃喝玩乐,有人为名利权色,有人求平淡,有人求遁世,革命者则是为了革命事业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观的进步与落后、崇高与卑微。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放牛娃说起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记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牛娃:“让牛长大!”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放牛娃:“卖钱,盖房子。”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放牛娃:“娶媳妇,生娃。”记者:“生了娃呢?”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马克思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不同的人生选择……..邓亚萍希特勒吴仪霍金毛泽东周恩来思考并讨论:同为浙江理工大学的两位毕业生贺晓华与谢某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前者为传承民族音乐倾其所有,艰难维持“华音网”,赢得了乐友的广泛喜爱与尊重;后者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在网上传播色情电影,最终锒铛入狱,成为浙江省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中被正式批捕的“第一人”。同是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办网,为何两人却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呢?执著之中,贺晓华对未来充满希望身陷囹圄,谢某追悔莫及37人生目的作用和意义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从而也构成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是生活实践的根本指向,决定了以怎样的方式对待生活,也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投身革命时所抱有的不同人生目的是导致他们后来不同的人生归宿的根本原因。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后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在无产阶级人生目的的支配下,为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现实多么残酷,他们和无数革命志士都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

1 / 1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