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科学2009-11-2119:25:43阅读84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安顺学院实习报告专用纸系(部):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专业:地理科学姓名:学号:班级:2008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实习性质: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实习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龙宫、格凸河、安顺市“贯城河”指导教师:李宪荣、杨静、王家录、黄英成绩:前言: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次野外实习的主要课程有: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地貌学。其中地质学的主要内容有:化石与海相沉积、地质罗盘的使用、地形图的科学应用、褶皱、断裂与地层等;土壤地理学的实习内容有:土壤剖面的选择与观察、土壤的性状观察与记载、土样的采集、土壤的地区分析、土壤的改良和土壤与环境的关系;水文实习的足以内容有:河流的相关特性、水的物理特性(水温、水深、流速、流量、水的臭度、透明度等)、河流的治理探讨;地貌学的实习内容有:喀斯特地貌、构造地貌、石漠化、河流地貌、山地地貌。这一次实习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更有力的加强了我们参与科研学习的能力。第一部分、地质学1.溶蚀洼地1.11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类似地点:竹林寨旁的洼地、冗理旁的洼地、中洞附近的洼地时间:2009年10月28日1.111相关描述:公园停车场旁,一个圆形凹地,直径约8米,深约2米,凹地内呈平坦状,且凹地内有良好的耕地。1.1111溶蚀洼地是一种负地形封闭半封闭性小盆地溶蚀洼地与峰丛同时形成,溶蚀洼地的边坡在形态、坡度上通常与邻近山地直接连接,没有明显的边界,山坡同时是洼地的内坡和组成。溶蚀洼地与峰林同时形成,开始在峰丛之间可能形成一些由岩溶漏斗、落水洞集中的小凹地;而后小凹地水流集中,使地表及地下的岩溶作用均强烈发展,漏斗、落水洞逐步扩大,形成溶蚀洼地。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由于其直径与深度较小,说明贵州地区在新生代有剧烈的地壳抬升运动。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有时溶蚀洼地上常有耕地分布。2.岩块2.1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时间:2009年10月28日地点:中洞下的羊肠小道时间:2009年10月31日2.11相关描述:①黑色岩块、岩块上有白色条纹;②灰岩上浅红色条带。2.111岩块的白色条纹为构造期间岩石受裂,因其节理而产生裂条,在裂条未改变时,含有caco3的溶液或凝结进入裂缝内,在完全还原的环境下结晶而成整块岩块;在岩石形成初期,岩石呈沉积态,受到铁的沉积而与岩石一起形成且形成整个岩块。3.化石3.1海百合的高度一般在几厘米到十几米,海洋中的海百合可分为柄海百合和无柄海百合两大类,海百合在死亡以后,这些钙质茎、萼很容易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形成化石的环境比较苛刻,所以这样的化石十分珍贵,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贵州现存的海百合主要为柄海百合,而柄海百合主要生长于深海,由此可推断出贵州在形成时期为迅速抬升作用而成,主要表现在新生代。3.11化石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其含钙量较高的生物骨架。其中骨架的主要成分为钙,生物体死亡后其尸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土体或岩体覆盖,让其尸体不至于被腐烂掉。在一定的年代构造运动及还原条件下的作用而形成。但是有一些动物尸体并不能完全形成化石,其原因在于:化石形成前其骨架不能完好的保存且发生相关的构造作用,即其骨骼内的钙质流失掉了,其次是形成化石的其他条件不够。再者,化石与周围的演示存在着很多不同,且能留下化石的生物极少。4.地形图4.1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时间:2009年10月28日4.11一般情况下,地形图的方位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布,地形图内的自我位置确定需注意:1、将地质罗盘打开,找到正北方向,使磁针正北方向与地质罗盘的外大指针相符;2、将地形图打开,使地图正北方向与罗盘正北方向相符,即达到地图、人、罗盘皆朝向北方,然后对照地图标注与现实景观,确定自我位置。5.地质罗盘岩层产状: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导。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5.11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岩层走向的测定: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角的测定: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岩层倾向的测定: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6.格凸河格凸河的概况:在千万年地质演变中,格凸河有12公里长的一段陷入地下伏流,上面留下了它当年穿山凿洞夺路奔流制造的奇妙景观,形成了穿洞、峡谷的奇观。目前已探知的就有堪称一绝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遗迹穿上洞、盲谷,举世无双的大穿洞绝景燕王宫,巨大幽深、气势恢宏的世界第二大洞穴厅室苗厅。6.11地点:格凸河景区河流旁时间:2009年10月31日6.11格凸河的形成得以于贵州强烈的喀斯特作用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在新生代的发展中,格凸河的显著喀斯特景观形成。在距穿上洞山脚约200米的地方,通过地质罗盘测量山地坡度的方法,测得所处位置与山顶的角度为40度,由此可得,在新生代,格凸河景区以穿上洞为代表的山约在新生代每万年抬升了2.3厘米。7.龙宫的形成——从地质的视角分析7.1概况: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距贵阳市127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20`03`N,105`26`E,共分为四大景区,三十多个景点。龙宫风景区以地底的暗湖溶洞群和洞穴瀑布、旱溶洞为主体,洞内景色奇异,宛若人间仙境,加之这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一个天然成趣,世间罕见的旅游胜地。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获世界吉尼斯记录。贵州龙宫以溶洞、洞穴、瀑布为主体,堪称黔中一绝,包括龙宫、油菜湖、漩塘、蚂蟥四大片区。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澄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跌拓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7.11①、在龙宫景区的入口处,及流经景区入口的河流旁,我们发现在河流的左岸存在着大片的非喀斯特地貌,即表现出了大量砂质泥岩和与之想对应的植被等。砂质泥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具有极好的隔水性能,风化后极易形成土壤。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一般情况下砂质泥岩主要为河流长期沉积后由于河床抬升显露的产物,但是喀斯特作用极强的贵州,尤其是喀斯特发育较好的龙宫景区为何会有如此的岩石?在龙宫景区天池乘船码头旁也出现了类似的大石。7.12砂质泥岩。②、在龙宫景区璇塘入口处,即在通璇河明河段可清楚的看到大片的坝子,其面积较广。然而从整个龙宫景区来看,像通璇河段平坦广阔的其他坝子几乎没有。由于其海拔在1224米,而就整个龙宫景区而言其平均海拔在1000到1400之间,因此可判断通璇河段的位置较低,其原因在于块面受流水下蚀下塌,后经不断的沉积而形成。③、在龙宫景区玉龙洞旁,有一个极大的块体塌陷,从单个案例分析其可能由于暗河的下蚀而受重下塌,但是从整体的景区地貌结构看,可得出此处的塌陷与大块体的运动有关。④、观察一进龙宫、二进龙宫及虎穴洞内,在除了看到水溶蚀的巨大作用外,还可得出水溶蚀的请打作用还得益于一定程度上的断裂。综上所述及参考相关的1:10000地形图可知,龙宫景区处在一个断裂带内。首先、砂质泥岩的存在为河流沉积物,断裂发生后在一定外力施加之下从断裂上盘堆积到交接带,后因河流的阻隔使断裂上下盘差异渐大;其次、龙宫景区内塌陷之处极多,其形成是在断裂影响和流水下蚀作用下共同形成,其中主要有玉龙洞旁、一进龙宫、二进龙宫等;最后、从贯穿整个龙宫景区的河流为轴线,左右岸的山坡明显有所对称但是却有明显高差。7.111喀斯特作用(Kasitezuoyong)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石灰岩(CaCO3)溶解后形成可溶于水的重碳酸盐(Ca(HCO3)2),重碳酸盐溶解与水形成溶液随水流失后沉积。其反应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因素:岩石的透水性,孔隙和裂隙越多的岩石透水性越强,溶蚀作用也越明显;在厚度较大,构造裂隙又十分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区,喀斯特作用常常有很好的表现。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水的化学溶蚀强度,主要决定于水中游离CO2的多少;岩石的可溶性,岩石可被溶解的程度,决定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由此可判断,龙宫的强烈喀斯特作用是在断裂带的极大影响下给造成的。第二部分土壤地理学1土壤质地实验意义:了解新鲜土壤的物理特性,了解该土壤的分类和该区土壤的肥力情况和耕作方式。1.11实验地点:察耳岩村时间:2009年10月29日晴1.111实验步骤:取少量土样放入手心,加水充分湿润、调匀后,用手搓成直径约1厘米和长度约3厘米的团粒和细长条,再将细长条圈成环状。1.1111结果显示:成环状时有裂纹为重壤土2土壤水分2.1实验意义:了解当地土壤水分状况,为土壤水分、确定土地灌溉定额作依据。2.11实验地点:察耳岩村时间:2009年10月29日晴2.111实验步骤:1、取约10克的土壤放入瓷碟中一起进行称重,其重量为W1;2、加少量的酒精于瓷碟中,搅拌,使土壤全部被酒精湿润,然后点燃酒精,直待到酒精燃烧将近,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助其燃烧;3、待火燃尽后,再加少量酒精继续重复燃烧所取土样,进行约2~3次,土样干后称重W2.2.1111实验现象:1、土样为较少根系和较少石砾,栗黑耕作土;2、燃烧钱土样为粒状;3、燃烧和搅拌过程中,土壤的颜色渐渐变为苍栗色,土壤渐干。2.11111实验结果:W1=135.1克W2=123.5克2.111111实验原理:水分%=湿样土W1/烘干样土W2-19.4%=135.1/123.5-13土壤的性状观察土壤性状备注颜色栗黑耕作土栗为主、黑为次质地重壤土能成环、有裂痕结构粒结构土粒疏松、眼的均一等坚实度稍紧环刀取土稍紧干湿度润手握图有凉感、捏紧不会再受伤留下湿痕孔隙有孔隙耕作土、根系多新生体石灰反应明显有气泡侵入体无酸碱度7根系状况有根系等4土壤容重4.1实验意义:了解土壤容重,分析地区土壤;4.11实验地点:察耳岩村时间:2009年10月29日晴4.111实验器材:环刀、天平、小刀、铁锹、瓷碟、酒精等;4.1111实验步骤:1、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后用环刀取样,再取样前,先去掉表层约3厘米的O层;2、将所取的土样小部分放入瓷碟,捣碎后去除砾石和根系,倒入酒精搅拌;3、点燃酒精燃烧土样数次,待土样干后称重。其中环刀:高5厘米直径7.4厘米用于燃烧的土样W1=135.1克干土样:123.5克环刀土样总重:296.6克环刀干土样总重:X克4.11111原理:水分%=湿样土W1/烘干样土W2-1设环刀干土样为X克:135.1/123.5-1=296.6/X-1135.1X=36630.1X=271.1克又有原理:土壤容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