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2)试题(含解析)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26高中历史选修(1-2)【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1.从考点重点来看,选修一中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选修二中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是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反封建斗争的檄文、英美法中四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实践及特点是命题的主要考点。2.从考查的题型看,除个别省份作为必考外,多数新课标地区仍将以材料解析式的主观题为主,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3.从考查角度看,高考特别注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考查中外民主制度建立过程及新旧势力的尖锐斗争,或者将中外民主化进程及政治文献进行比较,考查民主思想对革命和政治化的促进作用。4.从热点角度看,“三农”问题、民生问题、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国家的建设是当前国家政治建设的热点问题。高考可能会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适当联系民主与法制建设,制度创新等社会热点问题,隐性地考查近代中外民主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梭伦改革→→突出考查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基本特点及其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商鞅变法→→着重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3.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重点考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5.欧洲的宗教改革→→突出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着重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8.明治维新→→重点考查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基本内容及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9.戊戌变法→→主要考查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突出考查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2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2.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着重考查英国国会与国王斗争的基本史实,从1649年到1660年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3.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主要考查《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4.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重点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责任制内阁制、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基本架构及民主制度的多样化特点。5.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突出考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拿破仑帝国建立、波旁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及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同专制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6.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着重考查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主要史实。7.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主要考查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19世纪后半期各国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名师点睛】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2、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3、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二、梭伦改革的内容:内容措施内容影响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其他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结果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成功)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4【试题演练】1.(2014年重庆文综10)“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作用考点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名师点睛】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内容:(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建立什伍组织。(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4)文化上,焚烧诗书。3.影响:(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5证兵源。(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中央集权;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特别提醒】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启示: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试题演练】1.(2014年四川文综0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考点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名师点睛】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6(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2.内容:(1)前期:创立新制。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2)后期:实行汉化:①迁都洛阳;②移风易俗。3.作用:(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试题演练】1.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答案】C【解析】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考点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1.历史背景(或原因):①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外战争败多胜少;③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④宋神宗即位后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主要内容:(1)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均输法。(2)加强军事实力方面: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并设置军器监提高武器质量。(3)改进选用官制度方面:改革科举制,重视时务;整顿太学,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重用有实际能力的改革派.73.历史作用:(1)开垦了大量耕地,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2)减少了冗兵,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设立军器监改进了兵器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3)变法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宋的统治.4.改革的性质(实质):北宋政权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改变积贫积弱局面而进行的一次至上而下的改革。或者或者(地主阶级领导的至上而下的维护北宋封建统治的改革)5.成败原因分析:(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①变法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导致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罢免王安石.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的阻挠.司马光任宰后相基本上废除新法.③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地方官员不按规定推行变法,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试题演练】1.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答案】A【解析】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商鞅变法措施、市易法、设立农工8商总局、殖产兴业考点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名师点睛】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同:(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

1 / 9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