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学的智慧与慈悲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蒋劲松jiangjingsong999@yahoo.com.cn佛学的智慧与慈悲•佛学的性质•佛学的基本原则:缘起性空•缘起与慈悲•性空与智慧•见地与修行3佛学的性质•佛学vs.哲学:反思、批判、颠覆常识、系统思考–验证与思辨•佛学vs.科学:经验验证–亲证与实证•佛学vs.宗教: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缘起性与绝对性4缘起性空•佛学与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三法印(四法印)(大乘一实相印:实相无相)–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5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6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7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8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9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10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11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麈去垢,开头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12诸行无常--惜缘的人生•诸行无常,指出我们人生都是变化不居的,有生必有灭,一切的快乐与痛苦都在不断地变化,都不是一得永得而可以悠久的。正是这样,我们人生才充满希望,我们人生才应该珍惜。13人身难得•《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人道有三事胜于天道:一、梵行胜,人能尊重真理--法,尊重自己,尊重世间的法制公意,具有道德的向上心,有能息除烦恼众恶的动力。二、忆念胜,人能从经验的记忆中,启发抉择、量度等慧力,能设法解决问题。不但有世俗智,相对的改善环境、身心,而且有更高的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奥,到达彻底的解脱。三、勇猛胜,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牺牲在所不惜,非达到目的不可。14人身难得•所以,诸佛出人间成佛,人生又是如此优胜,所以珍惜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对自己的尊重。生命本身亦是无常,若不修行、作善,可能将失去人身,这对已经遇到佛法的人来说,都是辜负自己的生命。15诸行无常——洒脱的人生•生活中的我们会经常碰到得与失,没有智慧的人便会对得失耿耿于怀,当我们的生活得到一些利益时,便马上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由于我们不能解决得与失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16诸行无常——洒脱的人生•无常的智慧观教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得失,因为得与失都在无常变化中。得到的东西也不必欣喜若狂,有一天总会失去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失去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坏事,首先有一天它总会失去的,说不定哪天又会得到它,有时会因为失去它,从而得到更大的利益。17诸法无我——缘起慈悲的人生•诸法之所以是无我,因为诸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都是由各种因素和条件组成,所以没有常住性、独存性、实有性,所以诸法是平等的空寂,也就是无我。所以无我的人生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同体大悲的心,能从无我的慧光中涌现出真爱。18•人生宇宙的任何现象生起,绝非孤立突然,都不可作孤立的理解,应该从整体的、延续的与相关的去观察宇宙人生。从无限复杂的人生中,了知前后延续、自他依存的自己,是因缘和合而有。所以,主宰一切的我见是妄情的计执,不应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固执己见,要尊重别人,与人和谐相处,也就不会因我、我家、我族、我国,而引起无边的痛苦了。191、从个人到大众。•世间上的万物不能独存,一切彼此相互依存,才能成其事。譬如我们所穿的衣服,要经过工人的纺织、缝制,才能适合地穿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所吃的米饭,要经过农夫辛勤地播种,商人的搬有运无,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饭食;我们出门的舟车、生活上的所需品,没有一样不是取诸于社会大众的辛苦结果,没有了社会大众,个人必然没办法生存下去。20•所以,佛教经常讲“报四重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土恩。–四三宝恩。212、从自我到众生。•这是对上面“从个人到大众”的延伸,有些宗教与哲学只能以“人”为主体,只强调尊重人类,对其他动物便恣意杀害;而佛法是以“一切众生”为主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所以我们人类不应该以宇宙的主宰自居而对其他生命恣意杀戮,应当平等慈悲地对待与人类共存的其他生命,学会尊重生命。22从自我扩张到自我圆满。•因为我执与我见,将主客体对立,于是便通过向对征服,最大限度地攫取物质财富,只强调征服和改造环境,而忽视改造和完善人类自身,这也是西方文化“外向型二元思维”的缺点。23•所以,佛法的“内向型的圆融思维”要求抛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恣意向外扩张和征服的心态,学会首先征服自己、改造自己、圆满自己,然后以自己的清净功德,行慈悲摄受,以期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24涅槃寂静--解脱的人生•涅槃,就是佛教四圣谛中的“灭谛”,涅槃是指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灭除之后的灭,代表寂灭无染的境界,那便是充满快乐、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境界。25涅槃作为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自由解脱,人的一切行为当以此为最高目标。佛教主张回归生命之本,以解脱为务,目的就是要我们端正人生的目的与方向,勿舍本逐末,勿玩物丧志,勿为眼前的小利而忘了未来的大利,勿为个人短暂的小乐而牺牲众生与共的永恒的大乐。26自我实现的陷阱•世间种种学说、宗教,因为不能透彻生命的无我本质,妄执假我为真我,崇尚“自我实现”、张扬“权力意志”,往往容易误导人们处于一种冲突、争斗之中,从而陷入无限的烦恼、痛苦之中,反而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如果孜孜于单纯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使人们丧失自己的本来面目,心随境迁,沦为物质的奴隶,忘记了“解脱”这一根本目的。27•不仅物质如此,其他名誉、权力、学说、理论、理想、宗教、爱情、亲情……一切以我执为基础、为核心的所有目标都是有限的,执着都会导致痛苦、冲突,都会让我们愚昧,让我们走向愿望的反面。28•我们所追求的涅槃是活着的涅槃,我们所追求的解脱是现世的解脱,平常人总是寻求死后的归宿,其实生死之外本无涅槃。《思益梵天所问经》说: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如来虽说生死,实无有人往来生死;虽说涅槃,实无有人得灭度者。29•所以,在现世的生死中,我们要好好把握和珍惜现在,境本无生,唯心自闹,境若不生,心自如如,哪里有什么束缚呢?如果没有束缚,又到何处求解脱呢?30•道无所不在,处处可以体会,甚至吃饭、睡觉、行进之间都有道的存在。解脱也是如此,觉照当下的一念,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芒照破它,不可随它迁流,那就是当下解脱。31•若能当下解脱,则念念、时时处处就能作得主,这就是所谓“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能做到这一点,何愁生死不了,何愁烦恼不断,何愁涅槃不得?32庞蕴居士•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是木人见花鸟。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心境如如只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33缘起与慈悲•慈悲与因缘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善行为常见障碍–外在的障碍–伪善、妇人之仁–执着、狭隘–虚荣、野心–行善者自身罹患心理疾病•佛学的慈悲是慈善的保障和向导34缘起性空与智慧•智慧与因缘观(真空妙有)–深入缘起,随顺因缘,精进不息。–性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佛学的智慧是现量的智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了分明、信心坚定•佛学的智慧是有定水滋润的智慧–知行合一、如理作意、如法行持、八风不动•佛学的智慧是深而广的智慧–三世因果–众缘和合35佛学的见地与修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36白居易与鸟巢禅师•白居易出守杭州,谒鸟巢禅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那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37佛学的见地与修学•皈依为始•净戒为基•正见为目•救世为志•次第为序•依师为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