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知识梳理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2、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调整:八字方针(4)文革对经济的冲击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对外开放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意义: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二)一五计划1、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2、时间:1953年——1957年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4、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二)一五计划(三)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人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3、意义: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一)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内容:(1)分析了国情: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经济文化现实之间的矛盾;(3)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没有坚持下来;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一)中共八大(二)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中央领导人犯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开始,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2、指导思想:195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本质区别)3、“大跃进”(1)主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中的高速度;(2)具体表现: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3)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状态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实际,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严重的“左”倾错误;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一)中共八大(二)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人民公社化运动(1)主要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2)评价: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错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探索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一)中共八大(二)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调整:(1)八字方针: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成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一)中共八大(二)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调整:(四)文革对经济的冲击(1)文革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2)1971年周恩来对经济进行调整(3)1975年邓小平对经济进行调整。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历史背景:(1)文革结束后,人民群众要求结束左倾错误的领导;(2)76至78年,经济建设取得一些成就;(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4)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全会确立指导思想2、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3)经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实质:对原先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结构和人民公社制度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内容:(1)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后全国推广。4、作用:(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5、深化:1984年,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时间:1984年2、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2年初,“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97年十五大,完善这一理论;4、21世纪初,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探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五)对外开放1、史实:(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2)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1)工业化是世界经济的潮流;(2)工业化是国家振兴的基础;(3)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差、底子薄;可能性:(1)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有了根本性的好转;(2)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3)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体地位;(4)借鉴苏联经验,并取得了苏联的援助;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熟的经验,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2)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工业,增强国防力量,巩固政权;(3)我国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十分落后,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三大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1、经济基础变化:三大改造前,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列强在华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2、生产关系变化:三大改造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现象;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消灭了剥削阶级;3、分配制度变化:三大改造后,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4、社会性质变化:三大改造前,是有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1、经济基础变化:三大改造前,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列强在华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2、生产关系变化:三大改造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现象;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消灭了剥削阶级;3、分配制度变化:三大改造后,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4、社会性质变化:三大改造前,是有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阶级形态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经济(1949-1956):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1956-1978):其特征是生产销售高度集中、高度统一;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和三大改造,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84年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比较1、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农民只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2、经营管理方式:单纯的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经营方式;土地属于集体统一管理,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3、发展结果: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改革农业的经营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2、农村合作化(1983-1956):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的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1958-1978):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领导人的错误认识,不断扩大农村合作化的规模和程度;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至今):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新中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从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原因(1)照搬苏联模式(2)缺乏经济建设经验(3)主观上急于求成;核心内容:实行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建设的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经济、开展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企业失去活力;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