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20年夏天,在蔡元培先生即将赴欧洲考察之际,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开会欢送。几位教授都在发言中希望蔡元培此行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欧美。独独梁漱溟发问,“大家所谓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去是带什么东西呢?”“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一时间,众人皆无语。百年来,梁漱溟的问题被不断细化并敞开了更多讨论的空间。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投射在文化上的命题就是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的发展,也始终面临着“实力的增长’“和“魅力的提升”两个评价向度。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互动,首先是一个中华文明自我发现、自我重塑的过程。这有赖于我们深入把握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解读,凝练对中国历史选择和历史道路的文化表达,推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成熟,培育中华美学精神和价值导向,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将“中国智慧”上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层面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只有我们从理论建构层面到大众实践层面都把握住“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才能冀望与世界文明碰撞的深度和互鉴的广度。互动,更是一种双向发现的过程。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不但提供了独特的认识框架和思想资源,近代以来更是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参照。德国汉学家顾彬这样形容他几十年以来学习古代汉语的感觉:“一个完全新的世界给我开了它的门。李白来了,孟子来了,庄子打个招呼,我就入了中国的梦。”美国儒学学者安乐哲认为:“西方绝大部分的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儒学中的‘个人’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人’,强调人的关系性、共生性。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图景。”这些评价是中国文化不断“被发现”的象征,也提供给我们变被动发现为主动传播的启示。也许,“李白来了”“孟子来了”正是一些国家掀起汉语热的原因;而展示关系(家庭、乡土、族群)中的个人,正是中英合拍的纪录片《孔子》在海外播出时受到好评的原因,是BBC《中国春节》纪录片火了的原因。深邃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寻找各民族国家人民的同理心、共情心和好奇心,是推进戏曲、民乐、书法、国画、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现实路径,是以文化的方式说明中国的落地方法。(摘编自刘文嘉《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众人皆无语”是因为除了梁漱溟,没有人深入思考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B.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解读,是指从理论建构层面把握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C.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双向发现的过程,一方面是自我发现,一方面是我发现别人。D.只要找到让世界听得懂、乐于听的表达方式,“中国智慧”就可以上升为“世界智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是个引子,以梁漱溟之问,引出“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第二段顺势提出“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这一问题。B.弄清“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的问题,是解决“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关键,所以作者以此作为全文论述的重点。C.引用顾彬、安乐哲的话,意在论证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不但提供了独特的认识框架和思想资源,近代以来更是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参照。D.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开头两段提出问题,中间两段从两个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如何自我发现、自我重塑,尾段解决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实力的增长”和“魅力的提升”两个评价向度,但“实力的增长”不一定带来“魅力的提升”。B.中国文化既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又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能够给现代世界提供重要参照,所以中国的文化自信是有底气的。C.中国在西方国家开办孔子学院,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英合拍的纪录片《孔子》,都是中国文化主动面向世界的举措。D.只有阐释清楚中国文化的内涵所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要面对的外部语境,“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才能落到实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捉赃王羽林猛抽完烟回来,躺在中铺的女儿忽然坐起身,附在他的耳旁小声说:“电脑包丢了。”林猛一愣,眼睛扫向行李架,果然,两个拉杆箱中间的电脑包不见了。女儿轻声问:“现在报警吧?”林猛鼻孔里喷出一团怒气,说:“报什么警,你老爸就是警察,你该做啥做啥,我负责找包。”林猛拿起茶杯,向车厢的另一头走。看上去是去打开水,实际上是林猛在观察卧铺上的人。回来时,林猛的目光瞄向头顶的行李架。放下茶杯,女儿兴奋地凑上来问:“包呢,找到贼了吗?”林猛拍拍女儿的脑袋,说:“包在哪儿大概知道了,贼也发现了。”女儿性急地说:“抓呀。”林猛摇头说:“捉贼捉赃,知道不?”林猛不再搭理女儿,在边座坐下,看上去是在摆弄手机,实际上眼睛的余光一直盯着可疑的方向。刚才,林猛发现一个上铺的人伸着脑袋正在看行李架。虽说只看了一眼,林猛还是记住了那人的特征,那人上嘴唇的左侧有一颗黑色的小痦子。小痦子的眼神慌乱,满脸的憔悴。回来时,林猛看了一眼正对着小痦子的行李架,一个大大的双肩包没有靠到里面,双肩包的带子耷拉下来,随着行驶的列车微微晃动。刚开车时,列车员巡视车厢,将没放到位的行李物品整理了一遍,双肩包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林猛多少有些疑惑,有经验的窃贼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异样,再说也不会将赃物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有了这两个疑惑,林猛只能等,贼绝不能放走,但也不能冤枉好人。很快,熄灯了,车厢里暗了下来。忽然,一个瘦高的人从上铺下来,那人看看头上的行李架,向车厢的一头走去。林猛已经看出瘦高的人就是小痦子。林猛站起身,来到女儿的身边说:“睡吧,我去抽烟。”不等女儿说话,林猛就转身走了。推开门,林猛来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抽烟的小痦子。林猛上前,用小痦子的烟对了火。将烟还回去,林猛很自然地和小痦子聊起来。林猛看清了,小痦子虽然个子高,但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确切地说还是一个孩子。通过闲聊,林猛知道小痦子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之所以在年底单位最忙的时候请假回家,是因为母亲突发重病要在医院做手术。小痦子的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很一般,父亲打工的钱和母亲养鸡的钱都供儿子上大学了,巨额的手术费怎么也凑不齐。小痦子哭了,喃喃地说:“刚上班,实习期还没过,没有能力为父母分忧。”林猛劝了一会儿。第二支烟抽完,林猛将烟蒂扔进烟灰缸里说:“小伙子,叔叔最后说两句话,你要好好地想一想。第一句,人这一辈子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无论怎样难也要咬牙挺过去;第二句话就是,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要马上改,否则后悔就晚了。”夜深了,车厢里响起或轻或重的鼾声,忽然,一个瘦高的人轻轻地走过来,将一样东西放在了行李架上。之后,瘦高的人消失了。林猛在昏暗中笑笑,闭上了眼睛。早晨,林猛早早就醒了,从上铺下来,中铺的女儿也醒了。女儿清醒后,第一眼就看向行李架。看到电脑包后,女儿满脸的兴奋。林猛向女儿伸出一根手指,示意不让女儿说话。林猛凑近女儿,轻声问:“你还有多少钱?”女儿愣了一下,说:“还有五百多。”林猛伸出了手。林猛走到车厢连接处,在小本子上匆匆写了两行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绝不能再犯。我将手机号留给你,遇到困难可以打电话,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林猛找出一个信封,将纸条放进去,又掏出钱包,将自己的五百块钱和女儿的五百块钱合在一起,也装进了信封。下车后,林猛追上小痦子,将信封塞到小痦子的手里,然后和女儿一起向出站口走去。(有改动)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痦子本是窃贼的体貌特征,行文中作者用“小痦子”代指窃贼,既让人印象深刻,又使行文简洁,同时还体现了鲜明的褒贬色彩。B.列车员曾整理过行李架,然而“小痦子”对面行李架上的双肩包带子却耷拉下来并微微晃动,这一细微的变化让林猛锁定了窃贼。C.夜深时,那个窃贼轻轻地过来放回电脑包,“林猛在昏暗中笑笑,表现出的是他对窃贼能够知错就改的由衷喜悦与赞赏之情。D.小说题为“捉赃’’,是因为“捉赃”是故事的转折点,林猛放弃“捉赃”的选择是故事发展的高潮,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5.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请概括并分析林猛这一人物形象。(5分)6.窃贼明明偷了东西,作为警察的林猛却放过了他,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分析林猛这样做是否合适。(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2017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但是由于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部分企业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屡禁不绝。此次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禁止进口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固体废物,于2017年年底开始正式实施;对于夹杂物的品种与含量的限制要求将进一步加严;同时,还明确了进口废纸企业的环境管理要求,并设定了一定加工规模的行业准入门槛。材料二:中国在送交WT0的文件中表示,一般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垃圾中,常掺杂着为数不少的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污染中国的环境,为了保护环境与人民的健康,中国要调整垃圾进口法规,拒收高污染的固体废弃物。据报道,2016年中国共接收全球约一半的垃圾,进口约700万吨废塑料,总值达数十亿美元。在中国某一个小镇上,这里充满着垃圾处理作坊,而这些垃圾大都是进口的。这其中,有合法的,更有非法的。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将固体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甚至非法出口。每年数百万吨“洋垃圾”转运到我国,除了出口国的恶意倾销,更多的是一些利欲熏心的进口商在其中交易。在沿海地区,海外废纸、海外电子垃圾产品等洋垃圾通过各种途径大举进入中国,这些洋垃圾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摘编自《中国全面禁洋垃圾!整个欧美一下崩溃成这样》和新华网《“美丽中国”岂能成“洋垃圾”填埋地?》)材料三:(资料来源于中国环保在线《“洋垃圾”禁止令对废塑料行业产生了这些影响》)材料四:以美国俄勒冈州为例,之前这个州90%的垃圾都会运往中国。而禁令生效以来,当地有600多吨垃圾被堆在停车场上无处可去。英国卫报相关报道,从2012年起,向中国出口了270万吨的废塑料,占英国总塑料出口的2/3。英国回收协会表示,目前,英国没有能力处理堆积的大部分废料……即使有能力处理,按照欧美国家的垃圾处理标准,处理成本非常高,大概在每吨400美元至1000美元。而运到中国,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成本只有10美元至40美元。过去十多年,我国接收着全球近56%的垃圾。全球有七成的电子垃圾倾倒到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电子洋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在经过简单拆解后,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二次废物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是100年也恢复不了的!虽然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电子洋垃圾,但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不法分子不惜挺而走险。(摘编自刘辛未《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这些国家一下崩溃了……》)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报道并介绍了我国颁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方案及相关背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B.材料二介绍了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原因,并分析了洋垃圾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与途径。C.材料三比较2016年和2017年同期废塑料进口量,直观地展现了方案实施后的成效.D.材料四主要分析洋垃圾进口的巨大利润空间,分析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的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