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资源★★★[摘要]本文针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成本与效益的认识开展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成本与效应、效益相结合;信息系统只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种方式,可以选用多种渠道;信息化建设成本要与信息化时代相结合,提出了信息化建设发展要经历“单元信息化、集成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3个时代,不同时代对信息化的成本、效应和效益不能相同评价标准;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要遵循“简、精、实”的原则。[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化;成本;控制信息化已经作为我国强国富民的重要国策,信息化工程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企业信息化工程投入的成本与期望的效果相差甚远,而加入“WTO”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信息化战略的关键,也是企业界、理论界关注的复杂的重大研究课题。一、信息化建设中成本与效益的认识一提信息化就会立刻联想起企业必须拥有大量的电脑、复杂的网络结构、昂贵的资金投入和彻底的业务重组,企业开展一场脱胎换骨的****,期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使得一般企业感到可望而不可即,没有充足资金、技术和人员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成功的机会更少。其实不然,无锡拉链集团的ERP实施成功使小企业发展成行业龙头集团,而南汽ERP实施的失败案例很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信息化建设中成本与效应的认知观。多办事少花钱成了评价业绩的传统标准,可是信息化建设往往要花大钱,担风险。欲使信息化建设成功,首先要搞清为什么要建设信息系统,然后选择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案去解决,信息化建设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因时、因条件、因能力和需要综合考虑。盲目采购电脑,构建网络,强行推行软件管理思想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和正常管理,最终导致投入大见效少,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1.成本效应与效益认识信息化建设中成本的筹划必须与待解决方案相结合,分析信息系统建设能解决什么问题,效应能有多少和多长时间,强调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应。同时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效应不仅是今天,而且是明天或更远的将来。为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先做总体规划,这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怎样规划,如何规划用好钱,所做的事能有多长时间的效应。在效益估算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内的效益,制订出正确有效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2.信息化建设成本构成与效益认识在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投入,缺乏软(咨询、监理、培训、制度建设等)投入。无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说明:没有信息咨询或信息技术咨询投入不够,企业往往把成功希望押在ASP(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诚信上;没有监理,实施质量完全依靠ASP的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培训,当信息化系统管理中出现问题时,无法正确解决。即使信息系统投入了正常运行,但是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多变的,信息系统必须持续维护,信息技术的支持也应该是持续的。咨询、监理和培训都需要花钱,而且不少。这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保障,不要怕花钱,而要核算花钱的效益,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体系建设。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工程实施成功率,信息化的教育,没有ERP系统的ERP管理理念先行,信息系统托管或代理,构建虚拟信息中心的建立等均是实施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不要把信息化建设的所有功能集中分布到每个企业,这将会导致更大的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行业、地方政府的中央数据库建设更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成本与效益关系信息化工程的每个项目都必须认真分析其经济性,判别是否能产生效益?什么时候能产生效益?确定是属于近期效益还是远期效益。企业信息化过程可分成单元信息化、集成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3个时代。1.单元信息化时代单元信息化时代相当于诺兰模型中的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征是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了解、实践,计算机技术与相关的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相融合,形成了单项技术的信息化。CAD、CAM、CAPP、CAT等制造信息系统技术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总账处理、会计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子系统逐步引入应用,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或职能部门的某些事务处理,所以信息加工传递不广、数据共享性差,形成严重的信息孤岛。因此,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处理事务的效率,这一时代信息化建设往往投入大,信息化成本增加大于企业信息系统产生的利润增加。2.集成信息化时代集成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是解决企业内部从硬件、软件、数据3个不同平台的集成到国家各部委内部、行业内部的硬件、软件、数据的集成,实现信息有偿共享,信息服务提供商、信息处理软件研发商、咨询中介机构、信息化实施监理部门、信息使用单位协调发展。这一时代相当于诺兰模型的信息时代。这一时代往往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巨大的资金,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正处于转换阶段,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明显增加,集成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性提高,通过一体化管理,企业活动的可控性加强,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效益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投入与创造的利润相当,出现利润增加大于等于信息化投入,产生了实际的经济效益。3.社会信息化时代信息危机引起新一轮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使信息真正成为人类拥有的资源,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社会信息化工程的起步往往不是自发行为,不是企业制订的战略规划的实施,而是从国家宏观层面的基础建设,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从政府角度提出全面推进信息化工程。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信息化工程基本建设已经完成,信息系统运行成熟,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信息的使用更加普及,人们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成本远远小于产生的经济效益,企业脱离了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图1信息化建设成本与效益关系示意图从信息化产生的效益和需要的成本来看,企业在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投入与效益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集成信息化,并以社会信息化为信息化建设目标。从理论上寻找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律作为指导,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制订信息化工程实施规划和方式,一步到位、追求最好是不经济的,也是造成信息化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状态,都不能忽视单元信息化建设,单元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全面提高阶段,也是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三、信息系统建设对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所有信息化工程追求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牢记“简、精、实”的原则。“简”:信息化迫使企业减少组织层次,简化组织结构,向扁平型重组,企业的中间层管理工作大部分被信息系统所替代。企业组织结构按企业各种流程设置,便于控制、协调。镇江船用辅机厂把供应、生产、销售合成运作中心、由副总经理直接负责的运行方式十分有效。企业还可以分别设置信息中心、财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组织,这些中心的负责人应当由相应的副总经理直接担任,取消信息无效传递的成本,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在信息化工程中不仅企业组织结构要“简”,而且各种流程和制订的各级管理制度也要尽量简单,而高效。把复杂的运算、相互制约规则由信息系统软件实现。“精”: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员工技能培养、企业资源配置和各类计划都要以精为基本要求,精益求精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获得新的机遇,JIT和LP生产方式是信息化成功的基石。“简”必须与“精”相结合,简而不精,无法达到目标,缺乏竞争力。因此,“简”是手段,“精”是关键。同时,只有通过精益求精的方式,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信息化才有用武之地,信息系统才能发挥作用。没有精益求精思想的企业实施信息化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实”:信息化工程建设以实为本。这不仅要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传递数据、存储数据和利用信息,还需要实时地实现上述各个功能。脱离实际的数据对信息系统来讲是毒品,将加速系统的失败。过时的数据是次品、废品,无法发挥信息系统效能。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企业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目前却成了试金石。企业界和理论界只有不断共同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道路,才能减少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作为试验品的风险。四、总结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是直接的,显而易见。但是信息化生产的效益是间接的,交融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脱离企业活动单纯评价信息系统生产的效益是十分困难的。如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产生的绩效一直是理论界、企业界关注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往往评价的结论相差很大。事实上企业的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重组等都属于信息化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评价信息化产生的效益就容易得多。同样,领导决策能力提高、计划可执行性加强和管理制度规范也属于信息化建设的效益评价范畴。更多相关文档·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7833字)·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4786字)·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研究(5181字)·跨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及对策(3915字)·企业信息化的几点改进建议(3307字)·信息化对组织员工的塑造(4858字)·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概念和意义探讨(4456字)·中小型企业实施ERP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6507字)·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4290字)·浅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构建(4253字)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com站长统计钠笠笛≡裎?9%的企业选择合作开发的模式,只有30%的企业进行自行开发。供应商为承接项目作出许多承诺,这些承诺有些是可行的,有些是要打折扣的,有些是不可行的,这就造成了开发速度慢、开发与业务脱节等问题,造成项目延期、不实用,甚至中途失败。即使是成功的项目,若没有售后跟进,也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应承认,我国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率不高,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系统开发商。四、提高我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一)转变观念,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人才,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核心的问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是职能的分工组合,而且包括战略层面的全局把握和操作层面的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强调的是将企业员工作为一种最活跃、最具动力的可开发的资源来对待,企业的所有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开发、经营、管理。(二)提高管理者素质,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及企业的日益重视,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大量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精通经营知识,应该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具有更多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巧。企业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是否是“真才”,而真正的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素质,还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人际沟通协调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等。“真才”的获得只能采用科学的衡量工具和手段。国外普遍采用的智能测量、人格测量、评价中心等科学方法应当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使企业的人才招聘选拔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真正选到人才。(三)完善培训工作,注重人才自我评价的实现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员工的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意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1.组织管理原则贯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