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教材湘教版《地理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教材分析绍兴县越崎中学石磊培训回顾自去年秋季全省新课程的实施到现在已有一年时间了,在一年时间里先后听取了3次省级培训,听取了朱翔(湖南师大教授,教材主编)、段玉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李小冬(省地理教研员)、杨建军(浙江大学教授),汤国荣,郑伟大等十多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专家教授分别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高中课程方案及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策略等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了较为详尽的解读,之间还观看了体现新课改课堂教学实录.一年下来收获不小,感慨颇多。一、本章在必修《地理I》中的地位二、教材内容的选择选择依据:课程标准以内容要求的形式给出了教材必须涵盖的知识点,它们是选择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选择方法:逐条梳理内容标准所包含的知识点,确定教材的章、节、目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课标含义和要求对应的节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首先要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进行阐述,目的不是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行星打基础.然后重点说明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的宇宙环境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关注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标准”要求要从了解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地球的运动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本条标准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深入展开,而应抓住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内容.地球的结构三、编写体例•仍然沿用现行高中地理传统的章、节、目的体例,章下设节,节下设目•不同的是,本套教科书教材内容分为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非正文: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四、内容表述•分为叙述性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叙述性课文由正文、阅读组成正文展开阐述相关的知识点,给出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阅读材料补充正文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部分课程标准规定的、但从逻辑关系上无法落实到正文中的知识点,也在阅读栏目中得到落实。•活动性课文活动组成。•活动栏目出现在部分正文的后面,内容涵盖分析资料、演示实验、推理推测、归纳总结等多个方面。它用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图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丰富的地理信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对于解释空间位置、标识空间规律、展示空间过程、解释空间因果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叙述性课文中的图像是配合文字出现的,用以解释文字或阐述相关知识点;•活动性课文中的图像是配合问题出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图像的基本技能第一章“阅读”分类统计大量的“活动”是不同于以往教材的最大特色。第一章“活动”分类统计宇宙中的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宇宙的概念:地球作为行星的共性与个性地球的宇宙环境五、第一章知识结构、删减内容及重点删除: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月相扩充:地球的结构纠正:P16页太阳日与恒星日图教材对“磁暴”的错误解释。第一节知识结构及重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多层次天体系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不同级别天体系统地球在不同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其它行星运动特征比较第二节知识结构及重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直接提供光热满足人类能源需要影响:通信,气候造成:极光太阳大气分层光球黑子活动色球耀斑活动提供自然物质运动力间接提供化石燃料第三节知识结构及重点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第四节知识结构及重点内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划分依据划分界面各圈层组成、特点各圈层物质组成及特点四大圈层及相互关系六、需要进行的教学调整1、授课计划调整•克服传统的教学惯性,调整教学计划,适应新学制•每章的授课时间,给了参考意见•可以参考意见,设计教学计划,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全书的理解和认识,在给定学时内,重新规划设计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用书指导意见自己想法§1.1地球的宇宙环境221+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11§1.3地球的运动444+2§1.4地球的结构111小计88102、教学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平衡各章的知识容量,地理Ⅰ(必修)对某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铺垫、但是在课程标准中又没有教学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需要铺垫、教材没有给出的,教师要适当地补充•可以合并讲授的内容,教师可以归并3、教学方法的调整•内容精减和编排方式变化,教学方式也调整•改变“满堂灌”传统,回归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互动交流•讲述内容时,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发展演化过程和规律的认识;•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它们自主研究问题,发展自主学习能力。4、评价方式的调整•以往地理考评都是以知识点的考评为主,即考察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得牢固程度如何等。•强调建立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现在教学班额比较大,过程评价不现实•改革结果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考察,增加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地理理性思维等项目的考察。七、策略*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必要性)*重点理解一条理念(重要性)*扎扎实实备课(关键性)*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必要性)课标的主要精神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三维目标课标精神:时代性、实用性、探究性、自主性、选择性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素养、重视探究、过程性评价等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理解一条理念(重要性)课程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1、积极探索地理问题□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专题式讨论问题式讨论思维操练式讨论任务式讨论反思式讨论课程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3、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备课(关键性)探究教材熟悉课标试备课第一次修改第二次修改教参、教案集等教学反思案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标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课标关注的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要辩证看待太阳的影响,既有有利的,又有不利的影响。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通过具体生活,生产实践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的影响。*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教学方法*以太阳图片为线索,展开探究讨论。教学设计*活动一(语言描述):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活动二(读图指导):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活动三(概括描述):学会用简洁、专业的语言,描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活动四(学会辩证思维):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有利影响课后反思存在问题:师生互动不够好,组织讨论艰难。原因是:一该班才上第三课,师生间还很陌生,还未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给讨论带来一定障碍;二信息量比较大,拓展面较快,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状况还跟不上快速高效的节奏。三对学生的能力、知识面、表达能力估计不足,还缺乏了解。将来的措施:适当放慢节奏;重点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