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文言文阅读第二课时(1)●文言文阅读选文字数一般在500字左右,内容大体分两类:一是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或杰出才干等;二是古人事亲至孝等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的事迹。但除了传记,还应注意论说文和散文。所以,在备考中我们还应该对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小品文,特别是寓言、游记类文本进行阅读训练。扫描考向●考查侧重动态化,对文言文实、虚词的考查要求考生联系语境作答。●题型、题量将会保持近年的模式,即2~3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选材以浅易文言文为主;涉及的实词、虚词以及文化常识越来越贴近教材;侧重于文中信息筛选、内容概括与分析的考查。●文言断句,从语料来源看,一是摘选自文言阅读的语段,二是另选语段。扫描考向一、正确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仔细分析近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可知仅仅掌握了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具备正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其方法、技巧有:点拨方法1.辨析词性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点拨方法2.语法分析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和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其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忠诚”的意思。点拨方法3.语言结构法。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我们可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点拨方法4.联想推断法。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的实词的含义。如“不以外夷见忽”的“见”,我们可联想课文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我”的意思,“不以外夷见忽”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点拨方法5.语境分析法。语境,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点拨方法例如:“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句中的“责备”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现代汉语中的“责备”(批评,指责)去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就连贯不起来了。上文讲几个人都有缺点甚至罪过,按常理应该批评指责,最后怎么说不批评指责了呢?这时就要考虑对“责备”的理解是否正确了,进而想到文言词“责”有“要求”的意思,“备”有“完备”的意思,就可知道文中最后一句是说“君子对于人不要求完备”,即不要求完美。这样理解就与上文语境义吻合了。点拨方法6.逻辑关系法。有时,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亡”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而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的,意思是“同样”。点拨方法7.借助成语法。对于部分实词,我们也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思。例如“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解释“速”字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这里的“速”解释为“招致、邀请”,把这一义项带入句中,理解为“招致祸患”,意思无误,所以解释成立。点拨方法8.借助字音字形法。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条件。如“冀得一归觐”,“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是“拜见父母”的意思。又如“贫民虽平价不能籴”,在此之前,也许很多同学没有见过“籴”字,但它从“入”从“米”,意义自然与此相关。再结合前面一个“粜”字,不难推断出为“买进粮食”的意思。点拨方法文言文还经常使用通假字,所以当一个字用本音本义解释不通时,我们就要考虑它是否被借用作同音的另一个字了。如“今殴民而归之农”中的“殴”本意是“打”,照此解释这句话中的“殴”字显然不妥。故可推断它是“驱”的通假字。又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的“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备战,铠甲破敝,兵器也不锋利了。点拨方法二、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方法文言虚词不如文言实词多,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意义空灵,是学习的难点。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点拨方法(一)分清虚实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某个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例如同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义为“回头”,是实词,为动词;但“顾吾念之”的“顾”,义为“但”“不过”,是虚词,为转折连词。《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义为“认为”,是实词,为动词;《五人墓碑记》中,“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中的“以”,义为“将”“把”,是虚词,为介词。点拨方法(二)了解古今变化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为发语词,现在已不用。2.少数沿用下来。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还用。点拨方法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也”是语气助词,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的“也”是表示重复的副词。4.有的已被别的词所代替。如文言中表示语气的助词“矣”,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了”“呢”“啊”等所取代。点拨方法(三)关注代词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归入实词,在文言文中归入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对于代词以外的文言虚词的词性,特别是一些不典型的或很难区分的词的词性,如果不能分辨,不要纠缠,因为对于文言词的词性这类专门的语言学知识,目前的高考不做要求。点拨方法当然,对于一些典型的比较容易辨识的并且与理解文句关系比较密切的虚词的词性,如能区分,对答题还是有帮助的,因为正确分辨词性,有助于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词在虚词中比较特殊,因为它毕竟有比较实在的意思,容易被选来命题。对代词的理解,不能只满足于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还必须弄清它们称代的内容,这是根本性的。点拨方法(四)辨明意义用法《考试大纲》中只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没有提到“意义”;但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意义和用法”并提。意义是指词义,主要是指某个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用法包含内容较多,诸如词性,在句中表示什么关系,词语在句中担当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均属用法的范畴。点拨方法1.正确分辨虚词的词性,有助于辨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之”有三个词性。①作动词,“到,往”,如“辍耕之垄上”,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用法,属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②作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可以不必特别记,后者属大家比较生疏的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如“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解释为“我”。另外,还有近指代词的用法,如“均之二策”,其中“之”解释为“这”,也要记一记。点拨方法③作助词,一般有六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师”,这是一般用法,一看即知,不必特别记。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联系上下文,这个用法也容易理解。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点拨方法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或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定语标志区分开来。六是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样,通过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通过抓住生疏、疑难、特殊的用法,就减少了复习量。两者结合起来,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就容易多了。点拨方法2.辨析虚词的意义用法不能离开语境。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方法。例如《石钟山记》中“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无疑属于代词。点拨方法(五)强化分类记忆,突破重点虚词1.要对需要重点掌握的虚词进行细致的归类复习。归类的目的在于化繁为简,以“类”为突破口,逐个突破障碍。比如,在重点虚词中,我们可以首先分离出重要的兼类词,如:而、以、其、之、为、于等;在解决完这些兼类词后再把剩下的分为副词类、介词类、连词类等(当然不能绝对化)。以词性为类来复习虚词,能够加深学生对其语法功能的掌握。点拨方法2.比较异同,提高效率。析异的目的在于探究其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存同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提高识记效率。例如,“而”与“以”作为连词来看,用法很相似,只是“以”多了一种用法。“于”作为介词和“乎”作为介词有很多相同点,“遂”和“因”也有可互换的地方。点拨方法3.分类整理,同义归纳。对同类虚词进行分类整理。文言虚词中表“都”“只”的副词有好几个,表否定的副词不少,表“你、我、他”的人称代词也各有好几个,复习时可以将这些词进行同义归类,减少记忆量。另外,还可将表时间的副词按过去时、现在时归类,将表短促时间和迅速的副词分类整理。对用于句首和句末的语气助词分别进行归纳。点拨方法(六)了解一般,注意特殊1.文言虚词比较偏僻的用法,高考中一般不会考查,但课文中出现过却较生僻的用法并非绝对不考,因此文言虚词有的用法不可不注意。以“之”字为例,“之”字作动词属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之”作代词时用于第三人称很常见,但用作第一人称(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却是比较生疏的用法,要引起注意。点拨方法再如“其”字,一般用作代词,但在课文中表反诘、猜测等语气,出现过几次,也要重点掌握,“其李广将军之谓乎”中的“其”字表猜测语气。这样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复习起来就容易多了。点拨方法2.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中的“诸”是“之”和“于”的合音,“之”为代词,指代土石,“于”为介词,引出地点,“到”的意思。3.虚词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矣”上。点拨方法4.双音单音。文言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白话变为一个双音虚词。对这种情况要格外留意,千万不能将其当做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而加以理解。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是两个词,“因”解为“于是”,“为”解为“写”,千万不能将此处“因为”误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原因的连词了。点拨方法(七)依据课本材料,整理常见义项在复习时,应该对课本上的语言材料加以足够的重视,如果对课文不熟悉,就无法正确地判断句子中虚词的用法。因此,要将重点虚词的语法解读和平时的阅读复习结合起来,以加深和巩固对虚词的理解。点拨方法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