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作文突破一审题第4课时│作文突破一审题•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它是介于旧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2011年17套试卷中的作文,有9个省市选择考新材料作文,占了大多数。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会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的文体不限(最大限度是不要写成诗歌)。第4课时│点拨提升点拨提升•过去的材料作文,强调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允许有较多的立意,只有最合适的立意,而不强调最佳立意。这是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这种作文提供的材料更为多样,既利于考生能多角度立意,也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吸收了过去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相比,审题立意的难度加大了。由于过去的高考中,话题作文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备考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漠视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以致有相当部分的考生遇到新材料作文时,面对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些茫然失措,写出的作文往往偏离了题意。为了在写新材料作文时不偏离题意,考生有必要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些程序和方法。第4课时│点拨提升•(一)文字材料•审题如审案,讲究一个“细”字。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没有读懂材料,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一处,结果往往会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新材料作文(文字材料)的审题程序是:•1.概括材料明要点•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如果是多个人物,确定谁是主人公;写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多的,还要注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明确材料说理的角度。第4课时│点拨提升•2.确定性质和倾向•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性。材料的结果好的,其性质往往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赞成;材料的结果不好的,其性质往往是反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贬抑;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朗,材料的性质往往是蕴藏的,应辩证分析,分析命题人的真正意图。•3.关键词语抓得准•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吃透材料的基本意思,是文字材料作文审题的最基本要求。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词语常常是材料中议论或抒情性的语句或是总结性的语句。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后,要注意语言的转换,可用“只有……才……”的形式把关键词语变成一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如关键词是“适度”可以转换为“只有适度,才能事遂人愿”。第4课时│点拨提升•4.筛选观点定主题•根据材料的内涵,认真分析材料中可能蕴含的各种观点,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筛选出切合材料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题。结合材料的性质和出题者的倾向性确立主题是最起码的要求。对多角度多含义的材料作辩证分析,是保证主题正确的必要过程,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之一。•特别提示: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含义多角度分析材料,排列观点,再从中选出第一主题。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原材料,结合现实生活,列出二到五个观点,为“好中选优”作准备。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考生脑袋一热抓住一个就写、结果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第4课时│点拨提升•示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的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第4课时│点拨提升•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步骤:•(1)概括材料明要点。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如何理解“中国崛起”。•(2)确定性质和倾向。该作文材料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备受世界媒体关注,信息指向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一段;二是中国崛起的突出表现,这主要是第二段的信息。其含义是指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快速增长。第一个信息是现实结果,第二个信息是具体形式。两则材料的信息,其性质和倾向都是正面的。第4课时│点拨提升•(3)关键词语抓得准。“中国”“崛起”“变化”等。•(4)筛选观点定主题。①中国崛起的具体体现如“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②中国崛起的实际过程。③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④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⑤中国崛起的背后。第4课时│点拨提升•示例2:2011年辽宁卷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第4课时│点拨提升•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步骤:•(1)概括材料明要点。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哲学家问学生是否闻到苹果的香味,结果说法不一,大多数学生说闻到了,但也有三个学生坚持自我。•(2)确定性质和倾向。哲学家教育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材料的性质是中性的,但通过问题的回答却有了褒贬之分。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要贬的,但毕竟有三个学生的回答是令人期待的,这是褒的。第4课时│点拨提升•(3)关键词语抓得准。“香味”“闻(不闻、闻到了、没闻到)”“默不作声”“摸”“感冒”。•(4)筛选观点定主题。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不人云亦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等。•(二)看图材料•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看图画或照片写文章。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必不可少的。要看清画面,一是总观全图,看全貌,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二是观察背景和人物。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份、年龄、活动情况等。第4课时│点拨提升•三是观察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除了画面上耶稣和他12个门徒在同进最后的晚餐那动人的情景构成画面的整体美以外,还在于这幅画的细节特别感人,尤其是那个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的面部细节画得传神。绘画是如此,看图作文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看清画面上有哪些细节,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四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作者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在画面之中的?第4课时│点拨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变式。它与材料作文的不同,只在于看图作文提供的是图画材料,材料作文提供的是文字材料。所以看图作文的审题思路与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大同小异。新材料作文(图片材料)的审题程序是:•1.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看图中画了哪些人物或事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上面有哪些文字,文字的表达指向是什么。要找全,找准,不要遗漏。•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依据事件的结果,判断图画的性质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中性的。•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即命题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要说明什么道理。第4课时│点拨提升•4.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即分析命题者为什么提倡,为什么反对,如果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中性的,要辩证分析,找出命题者要说明的道理。•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根据画面的性质、出题者的倾向性,确定第一主题。确定主题时,考生要联系头脑中的储备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第4课时│点拨提升•示例:[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王铎作品改动)第4课时│点拨提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步骤:•(1)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四只猫,面前的桌子上有四盘鱼,第一只猫吃完了鱼,双手抚肚;第四只猫未吃鱼,去捉老鼠;第三只猫对第二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第三只猫、第四只猫是主体,材料的性质主要是反面的。•(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不反对第一只猫“享受”鱼,赞成第四只猫捉鼠,但是反对第三只猫认为有鱼吃就忘记自己捉鼠的职责了。第4课时│点拨提升•(4)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生活条件好了,猫吃鱼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在于第三只猫和第四只猫之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好奇,猫抓老鼠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因为有鱼吃就成了别人的笑柄了,我们可以由此向人生社会拓展,就会发现这幅漫画的寓意原来如此: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有“鱼”吃了,是不是要放弃自己“捉鼠”的本分、职责呢?•(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享受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本性、追求、奋斗。第4课时│点拨提升•二、命题作文的审题•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指定的题目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可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基本格式是“题目+要求”。题目主要针对作文内容作限定,要求则是就作文的体裁、篇幅等形式作出限制。有时,命题作文就还会在题目和要求之前加上一小段提示。题目、要求、提示都要仔细审。第4课时│点拨提升•命题作文在高考中一直受到重视,自2006年到2010年18套试卷中,是命题作文的,依次是2006年7个,2007年9个,2008年8个,2009年8个,2010年7个,到了2011年,17套试卷中有7个,由此可见,命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考试的主要形式。审题准不准决定着命题作文写作的成败。命题作文对于题目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标题本身规定了写作范围,也规定了不能写的范围。为此,命题作文审题必须清楚下列三点:第4课时│点拨提升•(一)辨清文体•拿到一个作文命题首先要审清楚题目要求写什么文体的作文,是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要求写议论文或说明文。近年高考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有的作文标题本身是有明显的体裁倾向性的。如果不顺着标题本身固有的体裁倾向性来写,势必事倍功半。例如,2011年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2010年湖南卷“早”、2009年湖北卷“站在________的门口”等适合写记叙文。2011年江苏卷的“拒绝平庸”、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等比较适合写议论文。第4课时│点拨提升•有的作文标题本身没有明显的体裁倾向性,如2011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2010年广东卷“与你为邻”、2009年四川卷“熟悉”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决定写什么文体。考生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审准的体裁来写,决不能中途易辙。要切记:跑题绝不仅仅指主旨内容方面,体裁四不像也属于跑题。第4课时│点拨提升•(二)明确特指•就是把文章的内容限定在题目外延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首先要明确允许写什么,不允许写什么。如:2011年广东卷“回到原点”题目的“原点”,就不能写成“中点”“半山腰”“突出点”等;2011年湖北卷“旧书”的“旧”,特指“过去的”“历史上的”“传统的”等,不允许只写时尚的,不写“旧”的就是跑题。对于究竟写什么,考生要根据自己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