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法律法规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林业法律法规主讲:潘明球第一章森林法律制度•第一节森林法概述•一、森林法概念•森林法是调整和规范人们在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森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森林法泛指一切与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森林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1、1施行;1998、4、29修订,修订和新增内容自1998、7、1施行•二、森林资源•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总称。•三、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以乔木为主体的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乔木林和竹林。•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四、林木•以树木为主体的木本植物,包括树木和竹子。•五、林地•指用于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用地,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的用地。•非林地:包括农地(耕地、轮休地)、牧地(草地、放牧地)、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未利用地(雪山、沼泽地、悬崖、沟壑、岩石裸露地等),其它(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200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意味着从过去的行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3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031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032灌木林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033其它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021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022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023其它园地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一级类二级类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011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012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013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六、森林种类划分---根据培育和利用主要目的的不同•《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二、森林法的基本原则(一)稳定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原则1、林权不稳定的后果(1)破坏森林资源(2)林权纠纷(3上访事件(4)群体性治安事件2、法定化的必要性(1)维护权益(2)调动积极性(3)遏止违法犯罪行为(4)减少林权纠纷(5)稳定社会治安3、我国林权政策的发展阶段•建国以来,林业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1)1950年—1956年: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化2)1953年—1978年: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村土地私有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3)80年代初期:林业“三定”时期在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下,全国开展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1987年夭折:分林分山收权收利•4)市场化运行时期(199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1994年开展了集体“四荒”转让,对林业“三定”制度缺陷进行修正和完善工作,林地的使用权进入市场化运作。••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发〔2007〕61号2007-12-9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2008-04-22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2.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1年12月31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2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森林法》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经济组织组织造林。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造林。•3.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原则•《森林法》第五条---林业建设方针•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1)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2)三大效益相结合•4.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原则1)采伐限额、采伐许可制度2)木材运输许可制度3)木材运输监督制度3)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4)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第二节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一、林权的概念林权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又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些法律都从不同的角度规定了林权。二、林权的主体和客体(一)林权的主体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1.森林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2.林木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个人。3.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和集体。4.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主体可以是国家、集体或个人。(二)林权的客体林权指向的对象,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其特征是1、森林、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注:自留地、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是生活资料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3、森林、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国家所有的和依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不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征占用林地必须办理审核审批手续;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三、林权的确定和林权证书的发放1.初始登记•《森林法》第三条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林权证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森林法》或《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的证书。2.变更登记•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林地,以及其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林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农村林地承包后,可以依法流转。•流转方式多样:转让、互换、出租、转包、•招标、拍卖、入股、抵押等••1)通过家庭承包后依法转让或者互换的,确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2)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宜林地的,经依法登记取得林权证后的,其林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的,确立新的承包关系,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3)依法抵押的,当抵押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权人依法处分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并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变化,林权权利人变更。•4)林地因被征用、占用或使用权有偿转让、拍卖,必然引起林权变动。•《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改变林地、林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应该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因此,当林权证中有关权属内容发生变化时,必须办理林权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1)主体消灭2)客体消灭•四、林权争议1.概念2.争议的性质—民事争议3.处理机关---人民政府机构--------林业主管部门4.处理权限单位之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单位与个人之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5.争议的解决方法(1)协商解决(2)行政处理:调解;行政决定(3)行政诉讼6、处理依据《林木和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第三节征用、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制度一、概述征用林地的概念指全民所有制单位因勘察设计、修筑工程设施、开采矿藏等使用集体所有的林业用地,其权属由集体所有转为全民所有占用林地的概念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其全民所有制单位依法使用的全民所有的林业用地,权属仍为全民所有•二、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的几种情形•1、建设工程长期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改变林地用途)•(1)国家林业局审核:国有重点林区的林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35公顷以上;其他面积70公顷以上。•(2)省林业厅审核:低于上述面积的•审核机关: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3)交纳四费: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地上附作物补助费•(4)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办理审批手续•(5)需要采伐林木的,办理采伐许可证•占用林地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批,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能否处罚?•2、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审批制度•(1)条件•(2)审批权限:•国家林业局:国有重点林区;防护林或特种用途林地5公顷以上;其他林地20公顷以上。•省

1 / 1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