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一(3)题。(11分)(2016年真题)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①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②。清商③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④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之一)【注释】①阿(ē)阁:四边有檐的阁楼,②无乃:莫非.杞梁:春秋时齐国大夫,战死后,其妻痛哭十日后自尽。③清商:乐曲名,声调清越悲凉。④慷慨:不得志的心情。(1)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楼阁之高的?请简要分析。(3分)(2)说说“中曲正徘徊”中“徘徊”一词的表面意思和内在含义。(4分)(3)诗的后四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10分)(2014年真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节选自《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1分)(2)对下列诗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事四五通”,穿裙子总要穿上四五遍。B、“腰若流纨素”,腰肢柔软得像飘动的白绸子一样。C、“指如削葱根”,手指白嫩纤细,像削尖的葱白儿。D、“纤纤作细步”,急急地走几个细碎的步子。(3)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起大早仔细地梳妆打扮一番,这说明了什么?请根据节选部分前面的内容和刘兰芝的性格特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2013年真题)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1)“孟冬”是指,“一心抱区区”一句中的“区区”与《孔雀东南飞》中“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意思相同,即。(2分)(2)诗的前两句写气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8分)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D.“奄忽”二句表达的是乐天安命,随遇而安的感慨。(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驾言迈,……,东风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9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现实之景。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2)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11分)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2)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1分)(1)(3分)一是用夸张手法,通过“上与浮云齐”来表现楼阁之高,二是写楼阁有“三重阶”来表现其高。(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2)(4分)表面上是形容乐曲旋律回环往复,内在含义是指歌者(弹奏者)内心怅望低徊的心情。(二者各2分,意合即可。)(3)(4分)后四句运用直抒胸臆和比喻抒怀(间接抒情)的手法(2分,每个要点1分),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出听者对歌者的深切理解和同情(2分,每个要点1分)。(意合即可)二、(10分)(1)(1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3分)C(3)(6分)①说明兰芝已做好了离开焦家的思想准备,决定及早离开焦家,不再受焦母的窝囊气;②说明兰芝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记住自己,表现了兰芝对仲卿的恋恋不舍;③说明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似乎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表现了兰芝刚强镇定的内心活动。(每点2分,意合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10分)(1)(2分)农历十月情意真挚(2)(4分)①前两句通过写季节转换、外界风寒,表现出了景物的凄清。(2分)②衬托主人公内心的凄凉。(2分)(3)(4分)①思妇无比珍视远方的来信,于是将其贴身珍藏,时时拿出来细细品读,聊以慰藉。(2分)②三年之后,字迹犹存,这是多么柔情与痴情的举动,又是多么值得同情和感动的感情。(2分)四、(8分)(1)(2分)(3分)D[本诗中,作者虽有盛衰有时、人生苦短之感,但仍发出及早“立身”的感慨,有积极进取的一面。](2)(5分)①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1分),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1分);②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1分),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焦灼与悲哀(2分)。(意思对即可)五、(9分)(1)(3分)C(2)(6分)①虚实相生,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洪波涌起”衬托下文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②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③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互相映衬,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六、(11分)(1)(5分)A.E(答A给2分,答E给3分。)(2)(6分)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2分)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看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领悟。(4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A项“以声写静”分析不当;E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试题分析: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超脱,能看破俗世,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对于生死问题的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