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关爱学生的九个黄金点九个黄金点对孩子微笑与孩子沟通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让孩子自主送孩子鼓励给孩子机会为孩子着想替家长分忧对孩子微笑微笑的力量微笑——促使他人前进的动力。微笑是心与心的交接,是情与情的传递。微笑,每个人因它而变得神采飞扬,它化解了多少愁苦、鼓励了多少失败。一个微笑能唤醒所有低头的细胞,一个微笑更可以点燃生命中的曙光!人生途中每个灿烂的微笑搀扶着每颗心坚强地走下去!教师的微笑教师的微笑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它能在瞬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教师的微笑中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宽容,期待,鼓励,赞赏……包含教师全部的爱,它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整个社会体中,教师的微笑更加显得意义深刻和作用非凡。一、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一个微笑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学生的世界里都是非同寻常!!案例小敏是一个胆子特别小,不爱说话的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从不敢主动回答,一当被问到也总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其实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就是不自信。她的班主任不久了解到她的弱点后,就经常在课上主动请小敏回答问题,尽管有时她答得不好,班主任也总是微笑着耐心地倾听,还不时地点头。由于微笑给予她的鼓励,使她渐渐地有了自信。有次班主任请小敏上台做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一道比较难的题,开始小敏很紧张,可班主任一直微笑面对她,用眼神鼓励她,小敏很快平静下来了,顺利地讲完了题。这时,班主任又让同学们用掌声给予她鼓励。有了第一次的登台经历,小敏的自信心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二、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微笑无需成本,但却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使得到它的人们富裕,却并不使献出它的人们变穷。微笑发生在一瞬间,然而有时它使人们难于忘怀,终生牢记。——英国作家斯提德散文诗《微笑》案例有位班主任遇到一个被城区学校开除转来的差生,文化基础差,表现也不好。这样的差生很容易使老师对他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灭。由于他什么都不懂,上课难免要睡觉、吃东西,找人聊天,时时事事都让任课老师连连摇头。当其他老师都对他不抱希望的时候,班主任换了一种方式。班主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无奈,几次面带微笑的“聊天”之后,班主任竟然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了意外收获,是这位学生给班认行传的小纸条:谢谢老师!!!连着的三个感叹号让班主任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微笑“聊天”中,班主任了解到他以前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用他的话说应该是苛刻。久而久之,这种同样出于好心的教育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使他越来越反感,最终使他认为班主任是对他有偏见,事事看他不顺眼。于是他决定反抗,什么事都跟老师对着干……有了深入的了解,班主任经常给他微笑,给他自信和鼓励。渐渐,这位老师眼中的“差生”再也不是差生了!三、教师的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1.微笑是教师身心健康的标志,是美好的情操和善良的心灵交融在一起的象征。2.教师的微笑是教师本人自信的象征,是适应生活、工作环境的表现。3.教师的微笑是文明礼貌的表示。一个有修养、懂得教育学生的教师总是把微笑当作礼物,慷慨地送给学生,使人感到和蔼可亲。教师的微笑处处有奇迹当教师在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时,教师的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充满了友好和信任,他就会发奋努力,积极向上。当批评学生时,教师真挚的微笑会使学生容易接受,痛改前非。当鼓励学生时,教师亲切的微笑会大大增加鼓励的价值和作用,学生会由衷地感谢你。与孩子沟通沟通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列夫·托尔斯泰沟通的益处能获得更佳更多的认可;能减少误解;能使人更乐于作答;能使人觉得自己的话值得聆听;能使自己办事更加井井有条;能增自己进行清晰思考的能力;能使自己感觉现能把握所做的事。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要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避免师生隔阂和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益处,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1.沟通从心灵开始沟通的方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沟通。沟通从“心灵”开始,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首先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更平易近人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吐露真言”和“表现自我”,教师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特点,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沟通从心开始,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种热情的教育下,从这片土壤走向成功,走向卓越!2.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处在成长的阶段,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样就会有许多在成人世界里看来的“奇思怪想”。班主任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都会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班主任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3.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没有与学生分享,这样就造成了沟通的不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的、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师生沟通也是相互的!帮孩子明理教育重中之重——帮孩子明理所谓明理,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班主任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班主任要放手要孩子去做,让孩子在做事情的失败与成功的过程中明白道理,从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体验对与错,从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健康向上的,什么是颓废低下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事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在做事中明理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给孩子讲做事做人求学的道理,忽略了让孩子去亲身做,更忽视对孩子做事情的具体指导。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苦口婆心,孩子置若罔闻。我们常说: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言传身教”。现在,从孩子接受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强调的是:“听进身做”,在做中明理。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外在条件,而孩子的听进身做是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提倡:教师既要重视言传身教,更要重视指导孩子的听进身做。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自己以身作则,给孩子以榜样,更要让孩子在做事中体会明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孩子一些事情去做,让他们自己在心中形成看待事物的一套准则,真正理解“明理”二字的含义。教孩子求知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能否学好某门功课,兴趣是关键。如果对某学科有兴趣,心理上乐意去接受它,才有求知的兴趣,才能真正把知识学到手。1.就学科本身特点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老师可多收集些有关学科的趣闻,讲给学生,使学生在接触学科知识之前,先感受到它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接受它。2、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吸引学生。生动而讲究技巧的授课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注意培养讲课的艺术性,多钻研教材,多听课,以各种渠道提高自己。老师首先要明白:讲课,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注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配合,搞好课堂的双边活动且不可无视学生反应而只顾自己口若悬河。二、课堂求知首先是要精心组织授课环节,每个知识点的传授都要由浅入深、以旧联新,始终以恰当的启发和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老师且不可一包到底、只求学生机械死记硬背,要注意用语精练、讲究抑扬顿挫、课堂内容精密衔接。再有,上课时找出问题,调节好分组学生,进行交叉讨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子多留有几个为什么。最后,让各组选代表回答,并给予订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给孩子求知的方法确定学习目标,向目标一步步靠近。系统地学习,有条理地学习。勤于思考,多于动脑,多问问题。给孩子鼓励,有收获有成就,促进他进一步求知。让孩子自主孩子自主的重要性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的爱好,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为孩子打造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有了自主,才有创新。有了自主,才有独立能力。有了自主,才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了自主,才能有日后一切的成就。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语言上、行为上转变对学生的态度:态度上多一点宽容;表情上多一点笑容;语言上多一点商量;行为上多一点协同。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中:注意安排要求少一点,商量指导多一点;严词批评少一点,倾心交流多一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为教育主体的小主人应有的尊重、权利,以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的人格,为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空间。案例有位班主任的班级里有两个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他俩虽称不上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但也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开始的时候班主任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开始不写作业了。班主任很生气,同时也感到非常为难,作业不写怎么能行呢?有一天中午,班主任对他俩说:“如果你们不把作业写完,中午就不许吃饭!”几天之内,这一招很好使,可是过了几天又不“灵”了,他们宁可不吃饭也不写作业,这一回班主任都有点儿失望了,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班主任又想如果连他都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班主任决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班主任又想了许多办法。一天中午,班主任把他俩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班主任发现其中的一个学生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没过几天另一个学生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当时班主任虽然很高兴,但是害怕他们不能坚持下去。但令班主任欣慰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并且一直坚持到毕业。二、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及事务班主任可以把学校、班级常规交给学生去做,将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身进取的需要,以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级可以采用每天自评、每周小组评、每月班评,每期总评的办法。把班上民主选举班干部,班委们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班干部每学期改选。案例有位小学班主任,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发现他的学生虽然能按时回校,但却集中不起精神来早读,发呆的、聊天的、有口无心的很多。班主任没有采取粗暴地责备,冷静思考后,他觉得应该尊重、信任他的学生,这是作为小主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的事。于是,班主任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在老师吟诵《明日歌》的沉重惋惜声中,班主任引入了问题:“你们对早读情况有什么看法?这种现象原因何在?有办法克服吗?”经过讨论,同学们以坚定、自信的语气告诉班主任:“能!”并主动提出了不少建议。班主任很欣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