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综述主要特点地质地貌土壤类型人文环境生态资源气候特点水文条件湿地分布环境破坏发展情况旅游资源保护作用结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综述-----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它们均为发源于玉树境内,故称玉树为“三江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玉树、果洛全境和海南、黄南、海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划分18个核心区,核心区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这不仅是目前(截至2012年)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主要特点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地质地貌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m,最低海拔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金沙江江面,平均海拔4400m左右。海拔4000~5800m的高山是保护区地貌的主要骨架。主要山脉为东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脉。由于受第四纪冰期作用和现代冰川的影响,海拔5000m以上的山峰可见古冰川地貌。保护区中西部和北部呈山原状,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宽阔而平坦的滩地,因地势平缓、冰期较长、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沼泽。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带,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多在1000m以上,地形陡峭,坡度多在30°以上。土壤类型三江源区土壤属青南高原山土区系,区内土壤大多厚度薄、质地粗、保水性能差、肥力较低,并容易受侵蚀而造成水土流失。随着海拔由高到低,土壤类型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和山地森林土,其中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沼泽化草甸土也较普遍,冻土层极为发育。沼泽土、潮土、泥炭土、风沙土等为隐域性土壤。人文环境保护区内总人口为约76000人,占三江源地区总人口的13.7%。在保护区总人口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它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保护区平均人口密度只有0.5人/平方公里。生态资源植被三江源区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保护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野生动物三江源区野生动物区系属古北界青藏区“青海藏南亚区”,可分为寒温带动物区系和高原高寒动物区系。动物分布型属“高地型”,以青藏类为主,并有少量中亚型以及广布种分布。区内有兽类8目20科85种,鸟类16目41科237种(含亚种为263种),两栖爬行类7目13科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53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气候特点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气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全年平均气温为-5.6~3.8℃。其中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6.4—13.2℃,极端最高气温28℃;最冷月1月为-6.6~-13.8℃,极端最低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262.2~772.8mm,其中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年蒸发量在730~1700mm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0~65%,年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沙暴日数一般19天左右,最多达40天。水文条件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北坡和粗尔肯乌拉山西段,昆仑山也有现代冰川发育。黄河流域在巴颜喀拉山中段多曲支流托洛曲源头的托洛岗(海拔5041m),有残存冰川约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0.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雪线以下到多年冻土地带的下界,海拔4500m~5000m,呈冰缘地貌,下部因热量增加,冰丘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类型发育。三江源区不但水资源蕴藏量多、地表径流大,而且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地下水属山丘区地下水,分布特征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空隙水。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的垂直补给和冰雪融水。湿地分布三江源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河流湿地:三江源区河流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有大小河流约180多条,河流面积0.16平方公里。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上游称扎曲)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砻江、当曲、卡日曲、孜曲、结曲等大小河川并列组成。流域总面积为237957平方公里。湖泊湿地:三江源区是一个多湖泊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河流域和长江、黄河的源头段,大小湖泊近1800余个,湖水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188个,总面积0.51万平方公里。其中,矿化度1~3g/l以下的淡水湖和微咸水湖148个,总面积2623平方公里。盐湖共计28个,总面积1480平方公里,矿化度大于35g/l。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有扎陵胡、鄂陵湖、玛多湖、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其中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具有巨大的调节水量功能。沼泽湿地:自然沼泽类型独特,在黄河源、长江的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河三源头、澜沧江河源都有大片沼泽发育,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总面积达6.66万平方公里。沼泽基本类型为藏北嵩草沼泽,而且大多数为泥炭沼泽,仅有小部分属于无泥炭沼泽。环境破坏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发展情况1999年,中国探险协会组织了水资源专家与其他科学家对澜沧江的综合考察,通过考察提出了“开发大西北,保护三江源”的建议。2000年2月2日,国家林业局以林护自字[2000]31号文《关于请尽快考虑建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函》下发青海省。青海省人民政府立即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青海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初步意见,并在2000年3月21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会后,青海省人民政府经过认真调研,于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1年8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派出专家组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也派员参与了考察。依据这次考察的成果,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和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依制定三江源保护区2001-2010年的10年建设总体规划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旅游资源三江之源,以其拥有的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雪山、大湿地、大动物乐园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其汇集了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玉树歌舞、赛马节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节庆活动,极为典型地体现出青海之大美意境和内涵。三江源生态旅游将以“三江之源”水源地生态与环境体验、“康巴安多”藏文化原生态体验、“青南高原”人与自然关系体验、“青南高原”户外运动与自驾车旅游为主体系列产品。以黄河源生态体验、长江源生态体验、澜沧江源生态体验、湖泊水生态、歌舞之乡采风、马背文化体验、宗教文化探秘、雪山冰川攀登探险、青南自驾游等为主打的系列产品,涵盖了游、住、行、食、购、娱六方面的内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作用一、保护战略资源和自然遗产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划建的最初目的就在于保护生持续发展,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遗产,使野生动物能正常的生存繁衍,使生态系统能协调持续发展,使各种有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和各种有益于人类的自然景观能保持本来面目。二、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也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三、保护环境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发挥着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草地退化和沙漠化,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已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生力军。四、科普宣传与环保教育基地科普宣传与环保教育是自然保护区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向公众揭示了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奥秘,也是人类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佳境。使公众逐步认知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五、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野生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自然保护区一直在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在药用。观赏资源培育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已起到示范作用。结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对于保护生物的繁衍生息和保护生态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保护的同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也兼顾了发展,做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