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胡内迁―北民南迁―江南经济的开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46官渡之战47赤壁之战48魏蜀吴三分天下49北方少数民族内迁50北魏孝文帝改革51北方人口南迁52江南经济的发展53祖冲之和圆周率54《齐民要术》和《水经注》55王羲之和顾恺之56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官渡之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了解黄巾起义了解袁绍和曹操的区别(重点是曹操——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崛起的原因: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③实行屯田,发展经济。曹操图片。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袁绍与曹操在进行决战,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关键词:袁绍占据的地盘:河北、山西及山东东部、曹操的地盘:河南、以少胜多、白马战役、延津战役、官渡、许攸、乌巢、)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时,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建立了较稳固的统治。依附于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与刘备有关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隆中、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隆中对掌握诸葛亮图片年,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占领南方,一举统一天下。、组成联军,在一带与曹军展开决战,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历史故事:离间计、连环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借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课内思考题: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影响这两次战役胜负的原因有哪些?魏蜀吴三分天下:赤壁之战奠定了的局面。赤壁之战后,曹操实力削弱,转向经营西北;刘备逐步占有荆州大部分地区,接着又攻占益州(成都);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并向岭南一带发展。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定都。年,刘备在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222年,孙权称,至此,局面形成。掌握三国鼎立地图(能标注三国的地盘,都城、两个重要战役的地点)了解古人描写赤壁的诗词歌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问题:1、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2、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B赤壁之战孙刘打败曹操C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政权D222年,孙权称吴王3、标志着三国时代开始的事件是:A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B赤壁之战孙刘打败曹操C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政权D222年,孙权称吴王课内思考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说说你的见解。曹魏发展经济的措施及情况诸葛亮治蜀的措施及情况(三点)吴国发展经济的措施及情况(长沙走马楼吴简)课后题: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了解三国历史故事五胡内迁——民族融合——北民南迁——江南经济的开发朝代更迭:(东汉——隋朝统一前)三国分裂局面的结束(三国归晋)263年,灭蜀;265年,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定都,史称,司马炎就是;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课中思考题:唐朝诗人刘禹锡对西晋灭吴作了这样的描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查查资料,了解金陵、石头城是指现在哪个城市。你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五胡内迁、边民内迁)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掌握图片:西晋内迁各族颁布图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五胡内迁的影响: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有利于民族融合,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①汉胡互相影响的实例——胡床、方凳、畜牧业经验、汉人胡食…②西晋政府内迁五胡的高压民族政策——结果:五胡乱华局面,西晋被匈奴灭启示:要妥善处理好民族关系……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首先起兵反晋,不久,匈奴兵攻占洛阳,俘虏西晋皇帝;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东晋十六国:西晋以来的多年中,各族统治者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个主要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总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期,族贵族建立的曾统一北方;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想一举南下征服,统一中国时间、双方主要人物、结果——淝水之战的故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靴断流北朝政权的更替:386年,鲜卑部的首领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力渐趋衰落,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南方。北魏建立到北周结束,这就是北朝。从东汉到隋的建立,中国北方出现了几次统一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人物(包括孝文帝像)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影响:二、北方人口南迁(北民南迁)1、北民南迁的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数百年间2、东汉末年以来,北民南迁的原因: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也很尖锐3、东汉到东晋数百年间,北民南迁的三次高潮的时间及原因: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战乱频繁;②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西晋政府对内迁五胡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③十六国时期,内迁各族的割据政权混战不休;4、北民南迁的主要流入地区:益荆扬——闽江岭南;5、北民南迁的特点:①时间长;②规模大,人数多;③被迫、自发的逃避战乱兼有;④南迁地区集中;6、北民南迁的影响:①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经验;②推动了北方农作物品种的南移,如原来生长在北方的麦、菽等耐寒作物移植南方;③引起南方社会生活的变化,如麦菽在南方种植,改善了南方人民的食物节构,增加了品种多样的面食等。1、东汉末年至东晋的数百年间,中国曾经出现了人口大迁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这股移民潮趋于低潮是在何时?原因是什么?3、东汉到东晋数百年间北民南迁的三次高潮分别发生在哪三个时期?4、北民南迁的人口主要流向的地区是长江中游的和,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其次是和,南迁人口近万,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5、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带来了、等北方耐旱耐寒作物,这些作物与兼作,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粮食产量1、东汉末年至东晋的数百年间,中国曾经出现了人口大迁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北方多战乱,兼之民族矛盾尖锐。2、这股移民潮趋于低潮是在何时?原因是什么?北魏时期,北方逐渐安定3、东汉到东晋数百年间北民南迁的三次高潮分别发生在哪三个时期?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4、北民南迁的人口主要流向的地区是长江中游的益州和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其次是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南迁人口近100万,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1/6。5、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带来了麦、菽等北方耐旱耐寒作物,这些作物与水稻兼作,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粮食产量三、江南经济的开发1、南朝——东晋大将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史称)。此后的160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的更迭,都城均在,总称南朝。三、江南经济的开发1、南朝——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此后的160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迭,都城均在建康,总称南朝。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①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前提;②东晋和刘宋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与经验,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④南方与北方人民共同开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3、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①农业的发展……②手工业的发展……③商业与城市的发展……(主要了解建康和江陵等城市的繁荣,番禺海外贸易的兴旺两个方面说明强调: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了北方。1、东晋南朝时期,、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2、南朝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是:3、南朝时期出现了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和。4、南朝时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和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国家5、南朝时代表冶炼技术进步的发明是:。6、西汉时就已经出现的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是在何时?7、南朝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了、等重要商业城市,(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8、时期,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1、东晋南朝时期,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2、南朝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是:牛耕、绿肥、粪肥3、南朝时期出现了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水碓和水磨4、南朝时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扬州和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国家5、南朝时代表冶炼技术进步的发明是:灌钢法6、西汉时就已经出现的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是在何时?南朝7、南朝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8、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1、东晋南朝时期,随着人口的迁移,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磨的改进,使面食更为丰富,三国时发明了。3、时期南方的餐桌上除稻米饭外,增加了品种多样的面食4、饮茶之风始于,逐渐流行祖逖是哪朝人?与之有关的成语有哪些?1、东晋南朝时期,随着人口的迁移,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磨的改进,使面食更为丰富,三国时蜀汉发明了馒头。3、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餐桌上除稻米饭外,增加了品种多样的面食4、饮茶之风始于三国,东晋南朝逐渐流行祖冲之和圆周率:的祖冲之,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大明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方面。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位数,比欧洲早年。掌握图片:祖冲之像附加知识:圆周率计算的历史、“祖率”《齐民要术》:时期著的《》,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就是的主要技术。其中许多宝贵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齐民要术》被译成多种文字,英国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是“”。课内思考题:到附近农村了解一下,《齐民要术》介绍的哪些生产技术仍在应用。掌握图片:贾思勰像《水经注》:《水经注》的作者是时期的。它是为代的地理学专著《》作的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著作。了解《水经注》的内容王羲之:王羲之是时期著名书法家。流畅潇洒,缜密端正。王羲之被尊为“”,代表作有《》。《兰亭序》书法的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里有20多个“”字,每个都不同,被叹为一绝。《兰亭序》号称“”。掌握《兰亭序》图片大致了解一下内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顾恺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画。他的名作有《》和《》掌握顾恺之两幅代表作的图片及大致内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石窟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到时期,许多地方都开凿了石窟。其中石窟和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两者分别在省市附近和省市附近。例题:今天,山西大同是煤都,河南洛阳牡丹红。可别忘了,大同的和洛阳的还有着历史上与敦煌千佛洞齐名的石窟艺术。四大石窟:加一个麦积山石窟220年到589年是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