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物理因素损伤ppt-长春中医药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物理因素损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物理因素损伤定义:是指由外界环境中的某些物理性危险因子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中暑、淹溺、电击伤、冻伤、烧伤等。可发生在健康人群。第一节中暑中暑,民间也叫“发痧”。中暑是盛夏暴发病证之一。季节性特别强。上海市急救中心,1991~1995年院前救治987例重症中暑病人,其中,73.2%发生在7月份。1994年,南京市高温期间救治的中暑病人达3000余例,其中80%是老年人。一、概念及分类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或水、电解质损失过多而导致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分类临床根据症状轻重分: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暑高热(热射病)重度中暑中暑痉挛(热痉挛)中暑衰竭(热衰竭)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节正常人体温是恒定的。产热=散热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方式散热。室温(15~25度)时,人体散热辐射(60%)、传导(3%)、对流(12%)、蒸发(25%)1.辐射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当环境温度达33度时,辐射散热为零。通常当气温(15~25度)时,人体通过辐射散热约占60%。最多散热部位:头(约50%),其次是手、足。2.传导和对流气候温和时,传导和对流散热不是十分重要的散热方式。在冷气候下很重要。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加快空气移动的任何过程(风)可加快这一冷却过程。传导:是水冷散热的方法。水传导热较空气快240倍。所以湿衣服把热从身体传出较干衣服快。3.蒸发——汗汗蒸发通常在热气候下更大。但当空气湿度大时,蒸发速度下降。相对湿度达75%时,出汗蒸发完全停止。气温与皮肤的温度相近和超过时,体热必须通过蒸发消除。每蒸发1g水,可散失2.4kJ的热量。(一)病因(1)基础因素:高温(一般指室温35度。)、高湿度、高热辐射(烈日下)、气流小、低气压、低风速环境下劳作、长途行走等。(2)主要致病因素: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过长、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是(二)诱因(1)老年体弱,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甲亢、先天性汗腺缺乏或广泛皮肤烧伤或损伤等慢性疾病。(2)穿不透风或紧身衣裤伴发热。(3)应用某些药物,如服用阿托品等影响汗腺分泌的抗胆碱类药物。(4)过度劳累、肥胖、饥饿、睡眠不足、饮酒、脱水、失盐等。(三)发病机制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体温37℃左右。当人运动时机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四)护理评估1.询问现病史季节性:炎热夏季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烈日下曝晒、劳作、行走等突然发生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晕厥等。2.临床表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中暑高热(热射病)中暑痉挛(热痉挛)中暑衰竭(热衰竭)(1)先兆中暑高温下劳作一段时间头昏、大汗、口渴、视物昏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烦躁、胸闷、心悸、恶心欲呕、疲乏无力、体温正常或略高。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而迅速转至阴凉通风处,稍加休息后,症状可很快缓解或消除。(2)轻度中暑先兆中暑症状面色潮红、皮肤灼热、P快弱、大量出汗,体温38℃。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迅速给予及时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3)重度中暑轻度中暑症状肌肉痉挛性疼痛、高热无汗、昏厥、虚脱或休克表现。(1)热射病(中暑高热)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多见于老年人。典型临床表现:高热(40℃)、无汗和昏迷,严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DIC。是中暑的严重类型,患者常在发病24小时内死亡。(2)热痉挛(中暑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在高温下强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肌肉痛性痉挛、四肢无力、疼痛,以腓肠肌多见。也可致肠道平滑肌、腹直肌痉挛,引起急性腹痛。类似急腹症。(3)热衰竭(中暑衰竭)又称中暑虚脱。是中暑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发生在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人和体弱者。患者体内无过度热蓄积患者无发热。表现: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头晕、头痛,继而脉搏细速、胸闷、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增快、体位性昏迷等。(五)急救护理中暑的急救原则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口服或静脉补液对症处理积极防治休克等并发症1.一般处理阴凉、通风、安静环境。休息或静卧。解开患者衣扣或脱去衣服,松开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电扇、空调、室内置冰块等措施,使室内温度降至22℃~25℃2.降温-是抢救中暑的关键环境降温:置于阴凉通风处或置于20℃~25℃房间内。体表降温:①头部降温②全身擦浴③冰袋④冰水浴体内降温:可采用冰水动静脉滴注、灌胃、灌肠等方法。药物降温3.补液轻症:口服含盐冰水或清凉饮料重症:静脉给予5%糖盐水1500~2000ml。4.对症处理:预防休克、吸氧、升压等。5.防治并发症:心衰、肾衰、肺水肿、脑水肿等。天太热了,降降温吧!水是防暑的良品。第二节淹溺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水意外事故死亡者近9000人,是美国意外死亡的第四大原因。男:女=5:1,男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所有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酒精中毒。上海市1991~1995年院前救治溺水者共400人,其中院前死亡175人,院前死亡率为43.75%。淹溺以7、8、9三个月发生率最高,分别占总数的15.23%、13.25%和12.50%。病因不会游泳者落入水中,或发生在会游泳者,多因游泳水域杂草丛生,水流过急,手足被缠绕不能自拔。水上运动跳水或潜水意外潜在性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在水中发作人不慎跌入粪池、污水池、化学物质储存池等。酒后游泳或游泳前服用其他药物。二、发病机制淹溺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两大类。(—)干性淹溺约占10~40%(二)湿性淹溺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1.淡水淹溺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低钠、低氯、高钾和低蛋白血症2.海水淹溺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高钠、高钙、高镁血症海水淹溺的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患者有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淤泥、杂草,腹部常隆起伴胃扩张。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并可有心力衰竭或DIC的各种临床表现。肺部感染较常见。淹溺者中约有15%死于继发的并发症。应特别警惕迟发性肺水肿的发生,注意防治。五、现场急救(—)淹溺的抢救1.自救不熟悉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音先,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呼吸宜浅,吸气宜深,则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土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图4)。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2.他救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对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淹溺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3.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一般情况下,若你未经过救护特殊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不要从水中移出受伤者;②保持病人背朝上浮起;③等待帮助;④始终保持头颈的水平与背一致;⑤在水中保持和支持气道通畅。若在暖浅水中发现无意识的淹溺者,不要试图将他移出,因盲目移出反而会加重伤情。若其有呼吸,使其保持面部朝上的姿势,支持其背部而稳定头及颈部。若水太深、太冷或有潮流,或需进行CPR,则将其从水中移出,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在水中稳定病人,并平稳仔细地移出病人很重要。若无背板或无其他硬支撑物可用作夹板时,不要轻易将病人从水中移出。很多淹溺者被发现时脸朝下浮起,必须翻转背部。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方法见(图6)。(二)医疗急救1.溺水者救上岸后首先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并打开气道。2.控水处理(倒水),时间不宜过长(1min即够)。3.心肺复苏,及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自动人工呼吸机。4.并发症的防治,主要并发症有脑水肿、肺水肿、溶血反应、酸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淡水淹溺用3%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海水淹溺用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静脉滴注,或右旋糖酐40500ml静脉滴注。6.淹溺者,尤其近乎溺死者必须转送医院观察和治疗,即使被认为危险已度过。因近乎溺死者可在淹溺发生后72h死于继发的并发症。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